雕塑画板。“我生活在遗迹堆里,”他在给一个婶婶的信中写道,“连做梦也难想到其
他事。”
勒亚德深信,是他而不是波塔找到了真正的尼尼微遗址。勒亚德和波塔一样,对古
遗址没有进行科学考察,一门心思地寻找惹眼的东西,运回家去。不久,大量的飞狮飞
牛和其它宝藏开始踏上艰险的旅程,沿下游漂运。仅仅一个巨大的牛像,就需要一只由
600张羊皮制作而成的皮筏子运载,一队全副武装的防盗匪士兵来保卫。勒亚德的发现
物在波斯湾的底格里斯河口装船转运,送往伦敦,在庄严的伦敦博物馆里再现风采。
1847年,勒亚德开始发掘库羊吉克,那个波塔在发现喀霍沙巴德之前曾检测过然而
又放弃了的上丘。勒亚德发现波塔当时找对了地址,只是挖掘得不够深。实际上,在库
羊吉克土下20英尺处,有大量的文物。正如享利·罗林逊在翻译楔形文字过程中很快证
实的一样,库羊吉克真的是长期被人们寻找的尼尼微。勒亚德发现的第一个遗址是一个
叫尼姆路德的城市。尼姆路德城与波塔发现的喀霍沙巴德有相似之处,历史上都曾作过
亚述帝国的首都。然而,尼尼微才是传说中的亚述王国最强大的国王们的首者。才是
《圣经》中所说的先知约拿布道的首都。
通过几年的发掘,勒亚德在尼尼微收获惊人。他发掘出了自公元前704~681年一直
统治着亚述的国王辛拿切利甫的部份宫殿。宫殿拥有71间房间,其中一间是随后建造的
图书馆,这是辛拿切利甫的孙子,阿西巴尼浦的杰作。图书馆包揽了古亚述丛书国——
从语言、历史、文学、宗教到医学,无所不有,宫殿至少还有27个入口,每一个都由巨
大的牛、狮或者狮身人面石雕卫士守卫着。也许最令人难忘的要算是那些记载着亚述历
史和神话的石雕壁画。勒亚德估计,如果把画一幅接一幅地排列起来,几乎有2英里长。
由于大英博物馆提供的资金极其吝啬,恼怒的勒亚德于1851年离开发掘地,返回了
英国。在美索不达米亚,来自阿拉伯、伊拉克、法国、德国、英国以及美国的考古队仍
在进行着零零星星的发掘,有的发掘者高度重视科学考察价值;有的则仅仅算是些劫墓
暴发户,直到20世纪,人们才真正开始了对尼尼微、尼姆路德以及其它古美索不达米亚
城市的科学考察。然而,从这种《圣经》和历史似乎交错难分的土地上寻找到惊人的发
现,却是在20世纪。
19世纪50年代初,大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花了多年时间,把勒亚德从尼尼微发现的
24,000多块楔形文字碑分类翻译,其中一位最成功的翻译人员叫乔治·史密斯,一位
热情的亚述学学者。一天,在考察一堆破碎的石碑时,他偶然读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东
西。碑文记载了古巴比伦时期,上帝派大雨和洪水来惩罚邪恶有罪的人类时的情景。在
那次大灾中,一个名叫尤特拿比利姆的人造了一只木船,载上家人和许多动物,在洪水
中幸存了下来。史密斯意识到,碑文记载的故事极象《圣经·创世纪》一书中描述的
《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
史密斯的发现引起了轰动。有些人声称那段碑文证明诺亚方舟的故事是真实的;而
另一些人却争论说,碑文表明《圣经》故事是依据更古老的神话而写成的。可是那块有
关洪水故事的碑已破碎,史密斯也因此无法提供巴比伦故事的全文。
于是一家叫《每日邮报》的伦敦报纸派史密斯去尼尼微找回破裂碑文的残余部份,
有史以来的奇迹般的巧合出现了,史密斯竟然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就碰上了那遗失碑
文其余部份。然而新恢复的碑文全文并没有增添什么有关洪水的内容,而希望继续发掘
的史密斯2年后又因痢疾死在了叙利亚。
自波塔和勒亚德时代起,我们对古美索不达米亚己有了大量的了解。甚至除了美索
不达米亚各城市的发掘和楔文文献翻译外,我们还填补了有关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以及
亚述人问题的诸多细节。
紧随古苏美尔之后的是两种强有力的文明,即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大约在公元
前2000年,这两种文明都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当时巴比伦在南方,而亚述在北方。巴
比伦持续几个世纪都比较强盛,可是,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两个民族都受到了美索不
达米亚以外的某个入侵民族的统治。公元前14世纪,侵略者被驱逐之后,亚述又控制了
巴比人伦。公元前12世纪,亚述在国王格拉派尔塞的强有力的统治下曾一度繁荣昌盛;
然而在格拉派尔塞死后,国家曾一度衰落、公元前883至627年,在国王辛拿切利甫和国
王阿西巴尼浦等在位期间,亚述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辉煌和荣耀。
就是辛拿切利甫使尼尼微成为了亚述帝国的首都:城市建在山上,围墙长达7英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