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第二个
问题,是关于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在当时也是逐
步明确的,而且对这一方针的认识也需要不断提高,不断加深。在实行中必
须把农业摆在重要地位,也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地位。如果摆不适当,就
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个问题,是贯彻政策问题。那时提政策问
题,是事出有因的,即“五风”。盛行引起来的。为了纠正“五风”必须坚
决贯彻政策。特别是“共产风”,打击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地破坏生产
力。必须严肃认真地遵照中央的政策,彻底纠正。第四个问题是作风问题。
除“共产风”外,一些干部中的命令风、浮夸风、特殊风和瞎指挥风也是必
须纠正的。纠正这些坏作风要对症下药,一个总的药方,就是加强群众观念,
走群众路线。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加强群众观念,走群众路线。
没有这一条,就做不到实事求是,也不能密切联系群众,几种坏作风也难以
纠正。五,工业问题。强调了在东北地区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前提
下,工业的重要性并未减弱,任务并未减轻。相反的,东北地区的工业要进
一步大力支援全国,这是头等重要的任务。彭真同志向我谈东北局任务时这
是第一条。同时,工业还要支持农业,这也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六,关于目
前工作安排问题。东北局刚刚成立,全地区面临的工作很多。如生活安排、
征购粮食、贯彻“农村十二条”、整 党整社、冬季生活和明年工农业生产
----------------------- 页面 163-----------------------
的准备工作、编制明年经济计划、基层选举、精简机构、压缩城市人口、接
收移民等。工作任务是繁重的,都必须做好。当时东北局摆在最重要位置的
是两项工作:一是安排群众生活,二是农村整党整社,通过抓这两项带动其
它工作。七,加强国防问题。那时,东北地区,国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工业支援全国,搞好农业,加强国防,是中央指示东北地区的三大任务。东
北是一个战略地区,必须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鉴于这个问题的特殊性与重
要性,留待以后书记处专门讨论。第八,讲了东北局的组织和工作问题。东
北局的工作机构是本着精干的原则建立的,全机关暂定编制710人。调配干
部的原则也是既照顾中央局的需要,又不过多地削弱各省的力量,因为全地
区的工作主要还是靠各省来做。第一次全会之后,经书记处研究确定并报中
央批准,配备了东北局各部委的主要负责人:强晓初兼任秘书长,喻屏兼任
组织部长,关山复任宣传部长,倪伟任计委主任,王新三任经委主任,冯纪
新任农委主任,白潜任财委主任,冯秉天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关于书
记处的分工,除由我负责全面领导外,欧阳钦同志负责常务和农业工作,马
明方同志负责财贸和政法工作,黄火青同志负责工业工作,吴德同志负责宣
传、文教工作,陈锡联同志负责国防、军事工作,喻屏同志负责组织工作,
强晓初同志协助欧阳钦同志处理东北局书记处的常务工作。总结发言最后,
讲了一个团结和学习问题。强调把国内工作做好对于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现
代修正主义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做好工作就要加强团结,加强学习。
在学习问题上,要采取认真的态度,深刻领会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领会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自觉性,
减少盲目性,把工作做好。
1965年,东北局人事作了一些调整。鉴于赖传珠同志去世,白潜、冯纪
新、关山复同志相继调离东北局,沈越同志任计委主任,倪伟同志任财委主
任,喻屏和强晓初同志不再兼任组织部长和秘书长工作。东北局委员新增加
了曾绍山、吴宝山、沈越、张树德、李治文、徐元泉、于林等七位同志。
总的说,东北局的班子是团结的,是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
政策的。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东北局的领导集体团结一致,齐心努力,同东
北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做了许多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为推进东北
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我
个人来讲,在指导思想上没有摆脱“左”的束缚,如在一段时间里强调了“以
阶级斗争为纲”,在工业方面“以钢为纲”等。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当
时东北的工作有缺点也有错误。在我主持东北局工作的六年多时间里出现的
问题,当然应该由我负主要责任。
恢复农业生产
东北局成立的1960年,正是我国从1958年开始连续三年“大跃进”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