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工作的意见,对县委提意见,促进县委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对上对下
对同级都可提意见。工作组和县委也有对立面,但主要是县委自己决定,不
能把意见强加于人。你们了解的问题,给省委、市委汇报。要作的工作是:
调整、减人、减少非农业人口,减少商品粮供应。做到县委报告上说的那两
句话: ‘留者安心,去者满意’,从现在起,抓到秋收见效。中间你们还可
以轮流回去汇报。作风要踏踏实实,不要像过去有些事那样, ‘红旗一插,
万事皆休’,要搞到实现”。
总理这次来,正值中央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央财经小组起草的
关于 1962年调整计划的报告,下决心对国民经济进一步大刀阔斧地调整之
后,所以,总理既深入到农村,又深入到许多工厂,如鞍钢冷轧厂、第二初
轧厂、沈阳一一二厂、沈阳拖拉机厂、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拖拉机厂、吉
林化学工业公司、丰满发电厂、大庆油田等。在视察中,总理在各地,发表
了许多关于大力精简职工、减少城市人口,压缩基建规模,缩短工业战线,
进一步动员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农业的指示。对东北地区的经济调整,起
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少奇同志是1961年7月来东北视察的。7月17日,我们向他汇报东北
地区的工作,少奇同志有许多插话。当我们汇报有人对人民公社怀疑的问题
----------------------- 页面 188-----------------------
时,少奇同志说:“有些人有怀疑、抱怨、牢骚,讲出来好。三面红旗可以
让人怀疑几年。只是要注意一下,不能利用困难来捣乱。这种人是极少数。
可以怀疑,但要努力工作,团结起来克服困难。不要人家一怀疑,就不让讲
话。你又说要实事求是,又不允许怀疑,不允许讲老实话,这是不对的。有
人说比例失调,这也没有什么,不适应就是失调。”少奇同志还说:“问题
在于采取什么态度,是幸灾乐祸别有用心,还是努力工作求其适应。要切实
让人家讲话,这样党内生活就生动了,就可以讨论问题了。只要求一条:服
从和执行决议,有意见可以保留。还要看三年、五年,再来作结论。有些人
是要到三、五年后才能说服的。”
少奇同志特别关心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他这次到东北来,主要视察了东
北的林区。他说:“一是地面长的粮食、木头等。一是地下挖的煤炭、矿石
等。把这两种东西加工,就是工业,就变出了各种东西。”7月18日至8月
10日,少奇同志在林业部罗玉川同志和东北局喻屏同志的陪同下,在黑龙江
省先后视察了大小兴安岭林区、大庆油田和一些工厂。少奇同志关于林业建
设工作,发表了许多重要指示。7月25日,少奇同志在伊春市委委员、市长、
林业管理局局长、各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共讲了七
个问题。第一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尽可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第二是工资问题,少奇同志主张,工资要按收购价格来定;第三是恢复一些
合理的规章制度;第四是更新问题,少奇同志说:更新无非是两种方法:一
种是人工更新,一种是天然更新。以后人工造林是不是采取包栽、包活、包
成林的办法。第五是林业局的体制问题。根据当时以林业局为核算单位的情
况,少奇同志建议说:“以后,是不是以林场、森林铁路、制材厂为核算单
位,林业局就是总公司,林场生产木头,卖给林业局。”少奇同志主张,“基
本核算单位也要四固定,像固定人员、固定设备、固定面积、固定工具。也
要几定几包,不能乱调。调乱了就不能核算了。基层为单独核算单位,经营
就更积极了。”第六是关于林材贮运问题。第七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问题。
在当时的情况下,少奇同志经过广泛地调查研究,结合国情实际,提出了许
多改革的问题,这些思想,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少奇同志回到
哈尔滨以后,又提出建立育林基金的问题,即每采伐一方,提一定的钱用来
育林,记得大约是百分之一。在黑龙江,少奇同志还亲笔题写了“充分利用
森林资源,尽可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
小平同志也是多次来东北视察,但时间最长的一次要算1964年6月至8
月的这一次。从6月22日开始,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等同志先后视察了
东北地区的许多工矿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6月22日,小平同志一
行来到沈阳,首先视察了沈阳较大的几家军工企业,参观了辽宁工业展览馆,
听取了沈阳市委关于机械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协作情况的汇报。 28日,赴大
连。视察了大连钢厂、大连化工厂、大连造船厂和化学物理研究所。7月2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