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些辣椒汤,每人准备一根拐杖等。越过雪山,天气果然又暖和起来。我们
继续向北前进。
两大红军主力会师懋功
一、四方面军亲密如兄弟
1935年6月17日,我们到达四川懋功,红军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胜利
会师。这是全军指战员盼望已久的事了,如今变成了现实,大家那个高兴劲
儿,那样热烈的场面,真是感人,令人难忘。两个方面军的同志们互相体谅、
关心、帮助,非常亲热。一方面军经过长途跋涉,显得很疲惫,吃的穿的都
比较困难。四方面军人比我们多,物资也多,他们从各方面主动帮助我们。
李先念同志当时任四方面军三十军政治委员,他率三十军和九军一部在懋功
迎接我们。三十军的同志们一见到我们,就拿出很多吃的用的东西送给我们,
----------------------- 页面 39-----------------------
对我们热情帮助,关怀备至,还招待我们美美地吃了一顿。这两支红军部队,
亲如兄弟的无产阶级友爱团结精神,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
陈赓同志原来在四方面军工作过,早在鄂豫皖苏区就同张国焘的“左”
倾冒险主义领导作过斗争,在上海治伤时还向中央揭露过张国焘的问题,因
此,张国焘很恨他。这次见面后,张国焘问陈赓同志:一、四方面军两相比
较,各有哪些长处和短处?
陈赓同志是个很直率的人,从不模棱两可,隐讳自己的观点。他说:我
在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都干过,依我看,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都好。四方面
军能打仗,干部、战士的战斗作风好,一方面军除了能打仗外,政治工作、
群众工作比四方面军做得好一些。
张国焘听了很不高兴,要整陈赓同志。张国焘的为人,由此可见一斑。
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侵华活动,并与国民党
亲日派加强了勾结。我党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得到全国各阶层
人民的热烈响应,有力地打击了蒋介石坚持内战的反动政策。全国抗日高潮
正在到来,整个形势对我们很有利。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决定红军继续北上,
以促进全国抗日高潮的发展。这一决策,得到全党全军的热烈拥护。窃据四
方面军主要领导职位的张国焘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惯耍阴谋,野心很大。他
把四方面军视为己有,自恃人多,兵强马壮,看到一方面军经过长征苦战,
实力消耗很大,瞧不起一方面军,便向党伸手争权。1935年6月26日,在
会师后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上,作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
战略方针的决定》,决定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创造川陕甘根据地。张国焘当
面表示同意中央的北上方针,但一返回营地,便在军内散布谎言,挑拨一方
面军与四方面军之间的关系,歪曲党中央北上抗日的主张,并借口所谓“组
织问题”、“统一指挥”问题故意拖延四方面军北上行动。八月初,中央又
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再次肯定两河口会议决定的正确性。会议前后,
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对张国焘进行了说服教育。张国焘表面同意中央的方
针,但实际上坚持错误,对抗中央的决定,继续反对北上坚持要南下,背地
里大搞危害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阴谋活动。
毛儿盖会议后,党中央决定部队分左右两路北上。徐向前、陈昌浩、叶
剑英、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右路,包括一方面军的一军团、三军团和四方面
军的四军、三十军。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在左路,包括四方面军的九军、
三十一军和一方面军的五军团、九军团。干部团随党中央在右路。
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决定干部团同四方面军的红军学校合并,改
编成新的红军学校。红军学校的校长是倪志亮,政治委员是何畏,教育长是
李特,政治部主任是刘少奇。由于张国焘要整陈赓,陈赓同志无法在红军学
校工作,被调到一军团任师长。这时,董必武、徐特立、成仿吾等几位老同
志都到红军学校政治部工作。干部团编成红军学校的特科团,代理团长是韦
国清同志,我任政治委员。下辖四个科:骑兵科,科长苏进;工兵科,科长
谭希林;炮兵科,科长冯达飞;机关枪科,科长王智涛。
红军学校编在右路军。我们是从四川卓克基,经马尔康、梭磨、马塘、
打鼓到达毛儿盖的。这一带是藏民区,一切都与内地不同。红军进入这里之
前,由于反动派的欺骗和威胁,驱使老百姓弃家逃走,我们像到了无人区,
到处找不到入,吃粮成了大问题。我们饿着肚子住在喇嘛寺。地里的麦子正
在灌浆,还没有成熟,无法收割。我们常常每天只吃二、三两青稞,主要靠
----------------------- 页面 40-----------------------
挖野菜和豌豆苗充饥。一有机会碰到老百姓,就立即展开工作,反复讲政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