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面 52-----------------------
我们把炸药装进棺材,放在城下坑道内。攻城一开始,先点着炸药,西门城
墙炸开了一道口子。当部队向城里发起冲锋时,遭到敌人的阻击,我方伤亡
较大,安边城没有攻克。
定边和盐池打开后,我二十八军奉命在这两个县驻防。两个团在定边,
一个团在盐池。军部设在定边。
红军西征后,党中央所在地由瓦窑堡转移到了保安县城 (以后改为志丹
县)。当时,保安城小,相比之下定边算是陕北比较大的县城了。于是,中
央党校搬到了定边。董必武、李维汉、成仿吾、蔡畅、高岗等同志都到了定
边。他们一面办党校,一面做少数民族工作。一些同志曾两次同少数民族的
上层人士拜把子、交朋友。记得有一次我们同蒙古族一位活佛拜把子,蔡畅
同志年长,排行第一,我最年幼,排在最后。
在定边和盐池驻防期间,部队在搞好整训的同时,主要向这一地区的人
民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宣传和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民族政策,组织领
导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和地方武装。部队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首先建立
区乡两级革命政权,之后成立县级革命政权。还成立了不少群众团体,如抗
日救援会、青年救国联合会、抗日少年先锋队等,并组织赤卫军、游击队等
地方武装。盐池的地方武装发展很快,北区成立了一个赤卫连,城区成立了
一个赤卫排,北区的少先队还成立了两个赤卫小队。他们到处设岗,担任警
戒,捉拿汉奸和敌探,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根据中央争取全民族都投入伟
大抗日斗争的政策,我们对开明地主采取团结的方针,不没收他们的财产,
对其中能够拿出粮食支援前线的人,我们还赠送“团结御侮”的锦帐予以嘉
奖。
定边、盐池一带回族较多。我们在工作中注意严格执行民族政策,搞好
民族团结。对回族群众,我军实行“三大禁条”和“四大注意”。三大禁条
是:禁驻扎清真寺;禁止吃大荤;禁止毁坏回文经典。四大注意是:讲究清
洁;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不准乱用回民的器具;注意回汉两大民族的团结。
违犯者以军纪处罚。红军很快得到回族群众的拥护,民族团结搞得不错。回
族群众的抗日热情日益高涨起来,回民联合会、回民解放会、抗日救国会和
回民游击队等群众组织和武装相继建立起来。回、蒙、汉三个民族的代表还
在定边举行了盛会,互表民族团结、驱逐日军、争取祖国独立解放的心愿。
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凌晨,张学良将军电告我党中央,
要求红军协助东北军和杨虎成将军领导的西北军,共同防御胡宗南部队的进
攻。这时,国民党内的亲日派,打着“讨逆”的幌子,先后调遣二十多个师
从东西两面向西安逼近,妄图挑起更大规模的内战。蒋介石派去进攻陕甘宁
苏区红军的嫡系胡宗南部,也朝西安方向开去。中共中央应张学良和杨虎成
将军的邀请,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同志赴西安参
加谈判。并同时命令红军第一、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一部,南下集中到西
安附近,协助东北军和西北军准备迎战所谓“讨逆”。这时,国民党胡宗南
部、第二十五师关麟征部、第三军曾万钟的一部分,向我陕甘宁边区进攻,
被我击退。为了追击敌人,中央军委下令我驻甘肃环县东北黑城岔一带的三
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袁任远)和驻宁夏东部大水坑地区的二十八
军,临时组成追击军,由罗炳辉任司令员,我任政治委员。根据中央命令,
我们追而不击,主要防范胡宗南对张学良、杨虎成两部进攻。我们到甘肃平
凉后停止追击,驻平凉、崇信县。在此期间,我们向当地群众宣传我党抗日
----------------------- 页面 53-----------------------
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动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抗敌后援会等。不久,蒋
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追击军的
任务即告完成。
援西军进驻镇原
散失西路军纷纷归队
1936年10月中旬,我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
会师。1937年2月27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组织援西军问题的指示。按照
中央决定,由军长陈再道、政治委员王宏坤领导的四军,军长肖克、政治委
员郭述申领导的三十一军,以及二十八军和三十二军组成援西军,刘伯承同
志任司令员,张浩同志任政治委员,李达同志任参谋长,刘晓同志任政治部
主任,先在陕西镇原一带集中,准备相机援助和接应西路军。刘伯承同志住
在镇原集忠恕街慕氏家庙内。
镇原位于黄河中游,泾水之北的黄土高原,为华夏古土,有数千年的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