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面 71-----------------------
域中抗战力量的团结只有损失,这种机械的合法观点是不对的。”
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毛主席生前总是号召我们学点历史。小平同
志,江泽民同志也号召青少年学习近现代史,从中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是如何受帝国主义侵略欺辱,我们党是如何领导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推翻了三
座大山,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以史为鉴,可知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倘
若忘记了历史,有些事情就可能看不清本来面目或者被歪曲。
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的成立标志着冀南有了我党统一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
权,冀南平原游击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区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抗战局
面。广大人民群众为了驱逐日寇保卫家乡,掀起了参加八路军的热潮。出现
了许多“父送子、妻送郎,参军打东洋”的动人场面。使我军飞速发展。加
之收编的各类武装,这时我们的部队不是成倍、而是十几倍、几十倍地增长。
这样,部队的吃饭问题,光靠国民党就远远不够了。按国民革命军序列,
国民党是应该保障我们部队的给养的。但是,根本不可能。本来是想削弱、
消灭我们,怎么可能保障供给,让我们发展壮大呢?有了自己的政权,才能
顺利地筹粮筹款,解决部队及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的穿衣、吃饭、医药、装备
等。所以,行署成立后迅速制定了财政、工商、贸易、税收以及减轻群众负
担的一些规章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政策。第一是收税。束鹿县有个辛
集 (现已改称束鹿),是有名的棉花和皮毛的集散地,我们制定了“棉花运
销救国捐和不资敌货出境税暂行办法”,依法收税。第二是纳公粮。不搞平
均摊派,实行合理负担。制定了“冀南公平负担暂行办法”。按土地多少划
分等级,实行累进税办法。有一个起征点,然后土地越多,征收也越多。地
主阶级多负担一些,贫穷农民少负担些。多者多纳,少者少纳,大家都负担
点,这样比较合理。第三是开设银行。1939年10月我们办了个冀南银行,
发行货币叫冀南票,在太行、太岳和冀鲁豫地区都通用。冀南地区比较富些,
人口也比太行、太岳多,太行、太岳的物资、兵员要由冀南供给和补充一部
分。
我们到冀南几个月时间,就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平原抗日根据地也初
具规模,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党中央、北方局及一二九师的正确领导。刘、邓首长对开辟冀南
非常重视,作过多次重要指示,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派徐向前副师长率主力部
队抵冀南,直接领导指挥冀南各部队,我和再道、志坚同志作为他的助手。
冀南的形势发展较快,工作做得比较好,与徐帅领导有直接关系。
第二、冀南地方党有相当基础,冀南人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冀南地方
党在长期斗争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员,这些人土生土长,与群众有
密切联系。“七·七”事变后,组织了各种抗日武装。在其他各色武装中也
派进了一些党员,进行争取工作,而且很有成效。为我军开进冀南作了准备
工作。
第三、正确贯彻执行了统一战线政策。因而,提高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威
信,受到各界拥护。争取和团结了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的各界知名爱
国人士,争取收编了一些各类武装,壮大了我军力量,推动了各项工作迅猛
发展。
第四、时机有利。当时日军正集中进攻徐州、武汉,后方兵力不足,许
多县城及广大农村为我军控制,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抓住
这一时机,加速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并为迎击日军回师华北“扫荡”作了准
----------------------- 页面 72-----------------------
备。
一九三八年,我在前方突然接到一份电报,内容是:钟月林已经从无线
电学校毕业,要到前方工作。宋任穷现在何处,请回电。后来得知这份电报,
是叶子龙同志根据毛泽东主席口述发出的。那时候,我们的前方与后方根据
地之间都隔着敌占区,交通很不方便,除了电报外,几乎没有电话及信件等
其它通讯形式。
当时,我们部队驻在冀南离南宫城八里之外的韩家庄。我正在重病之中,
因感冒引发得了副伤寒,高烧不止,现在
我的一只耳朵不好,就是那时候留下的病根。当时,同志们都以为我没
救了,已经为我准备了后事。尽管后来治愈,可那次病对我身体消耗很大。
以前,我是个爱活动爱踢足球的人,那时足球放在我的脚边,我也无法踢滚
它。当时,部队缺医少药的情况是很严重的。
我们接到电报后,大约有一个多月没有回电。不完全是因为我在病中。
按常理,我身体不好,她更有理由来照顾。当时,前方部队里清一色都是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