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耕牛,到1942年,平均每百亩才有一头耕牛。在敌人烧杀抢掠下,许多村
庄被洗劫一空。
敌人强行摊派劳役也是十分惊人的,许多家因繁重的劳役而荒芜了自己
的田园。例如,冀县北冯村共190户,1943年7月份出劳役766人,每户平
均4人。最严重的巨鹿县大吕寨村共300户人家,同年5月份出劳役竟多达
15000多个工日,每户平均50余个工日。出劳役的民夫受到非人的待遇。例
如,敌人强征滏阳河两岸老百姓冬季挖河,怕人们偷懒,竟强迫大家脱掉衣
服干活。而且有时竟将最后一个到工地的民夫当众处死,以警告大家不得迟
到。抓壮丁、服劳役,使冀南区的劳动力受到极大的破坏。
同时,冀南平原的耕地也遭到严重的破坏,不断减少。据当时的统计资
料,仅就敌人在冀南修建的据点碉堡和公路沟墙所占耕地为例,截至 1943
年共有据点碉堡1100多个,以每一个据点或碉堡占地15亩计,共占地1.6
万余亩。公路及封锁沟墙长1.3万余里,平均宽3丈,每里占地9亩,共占
地11.8万余亩,这两项合计占地13.5万余亩。另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冀南
人民单是为敌人修路、挖沟以及修据点、碉堡,即需出工763.6万多个。
在残酷地反“铁壁合围”斗争中,我军同冀南广大人民英勇奋战,予敌
----------------------- 页面 91-----------------------
以沉重打击。但是,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和牺牲,我军许多优秀指战员和地方
党政干部血洒冀南大地,为国家和民族献出了宝贵生命。仅在1942年和1943
年两年中,我们便牺牲了旅、分区和地委、专署级干部20余人,他们是肖永
智、易良品、杨宏明、赵义京、陈元龙、孙毅民、袁鸿化、夏祖盛、陈耀元、
李忠、李力、王泊生、李松霄、解蕴山、高捷成、刘铁之、郭好礼、郑前学、
刘诗松、张峻峰、董宁等。我军团级干部和地方县级干部牺牲50余人,如桂
承志、陈子斌、徐绍恩、李汉英、徐宝珊、梅华樊、石嘉植、马参、欧平、
马功岑、宁心力等。抗战期间,冀南牺牲的干部很多。团以上干部的名字我
大部分还能记得,特别是旅、分区和地委级干部,我都记得。上述只是两年
当中牺牲的干部,若是整个八年抗战以及解放战争,冀南牺牲的干部就更多
了。他们都是好同志,都是我军优秀的指挥员和优秀的党政工作者,不少同
志牺牲时年纪很轻,如肖永智牺牲时才27岁,风华正茂,很可惜。他15岁
就参加了红军,担任过旅政治委员、分区政治委员,还兼过地委书记。他政
治上军事上都很能干,是一二九师很优秀的青年干部,人很聪明,打仗有勇
有谋,很了不起,是栋梁之才。刘师长、邓政委都是器重的。他的牺牲实在
令人惋惜。本来决定他到太行党校学习,已经通知了他。当时正赶上四分区
和七分区部队,在临清以南地区发起
消灭伪军肖健久部的战斗,他那时是七分区政委,找到我,
要求参加这次战斗。我说:“已决定你去太行党校学习了。”
他说:二十二团是我带到卫东的,这次又是和四分区协同作
战,对开辟卫东关系重大。为便于指挥,密切协同配合,他非
要打完这一仗再上太行不可。和他同去学习的还有三分区
参谋长高厚良同志,他还给高厚良写信,要高等他一同去太行。可是,
没有想到在这次战斗中遭日军袭击竟和我们永别
了。和他一起牺牲的还有四分区政治部主任袁鸿化同志。这
一仗是非打不可的,痛心的是这一仗牺牲了两位旅级干部。
如果当时我要再坚决一点,下个死命令,非让他走不可,肖
永智同志也就走了。每想起肖永智同志牺牲的那段往事,心
情总是不能平静,十分难过。
党政军民齐努力
生产自救,战胜大灾荒
除了军事上的困难外,天灾也来了。 1942年春,天旱无雨,夏粮收成
无几。春旱持续发展,旱情波及十几个县,许多地方大秋作物无法下种,致
使秋收所获甚微。
1943年灾情更为严重。先是旱灾,自春到秋久旱无雨长达8个月。许多
水井干涸,河水断流,甚至人畜的饮水都
成了问题。冀南灾荒发展比较早和最严重的地区为一专区的元城、大名,
三专区平大路以东地区,四专区的清江、邱县、企之、广曲、临清,二专区
的巨鹿、冀特区、新河、宁南三
区,六专区的垂杨、清河、冀县等地。夏粮几乎颗粒无收。有些地区未
能播种,有些地区春苗枯死,入秋后仍是白地一
片。冀南全区有884万亩耕地未能播种,有不少地区成了“无苗区”。
旱灾之后接瞳而来的是水灾。饱受8个多月干旱之苦的冀南军民,入秋
后,又连遭暴雨,洪水泛滥,滏阳河、卫河两岸尽成泽国。水势稍退后,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