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的一些老熟人又到一起了,非常高兴,大家互致问候。二纵的主要领导
同志都到了,我们研究了纵队机关和3个旅的组成问题,旅的干部大军区都
任命了。
邯郸是平汉路上一个较大城市,是河北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当时有3万多人口。在军事上是个战略要地,是华北的南大门。邯郸又是座
古城,是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古迹很多。我们冀南的一些老人相逢在这座古
城,真想参观游览一下。可是大战迫在眉睫,时间不允许。我和再道他们说:
“打完这次战役,我们好好看看这座古城是个啥样子。”
10月24日,我们向敌人发起了反击,二纵向邯郸以南地区之敌发起攻
击。我各纵队积极做好总攻部署,同时,加紧做争取高树勋部工作。高部原
属西北军,不是蒋军“嫡系”,属于“杂牌”,受歧视、排挤。该部中一些
民主分子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不满,该军内部也有我地下党的同志在工作。为
了最终争取高树勋起义,在我军发起总攻前,刘邓派李达参谋长亲自会晤高
树勋将军。 30日,高率新八军及河北民军共万余人在磁县马头镇起义。这
下,使敌人乱了阵脚。我军发起总攻后,一举将敌歼灭。11月2日,历时10
天的平
汉战役胜利结束。歼敌2个军,1个军起义,俘敌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
官兼第四十军军长马法五、第十一战区参谋长宋肯堂以下官兵2.3万余人。
邯郸战役的胜利,高树勋率部起义起了重要作用。刘伯承司令员看望高树勋
时,转达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对他高举义旗,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的
壮举的热烈欢迎。
平汉战役的胜利,敌两个军被歼,1个军起义,在国民党军内部引起很
大震动,沉重地打击了蒋介石的内战阴谋。同时,对阻止国民党军沿平汉路
北进,掩护我军在东北战略展开,迫使蒋介石签订“停战协定”起了重要作
用。
平汉战役结束后,我和再道等同志游览了邯郸城,参观了古赵国的一些
----------------------- 页面 110-----------------------
名胜古迹。不少成语典故与赵国古都邯郸有关,如“邯郸学步”、“胡服骑
射”、“完壁归赵”、“将相和”、“黄粱梦”等。当时邯郸工商业比较发
达,有面粉厂、发电厂,电机是五百千瓦的,据说还是清朝慈德太后那儿搞
来的。见了电灯,当时真觉得了不起,高兴得不得了,眼都看花了,游览了
邯郸城,大开眼界。
平汉战役后,各参战部队利用一定时间进行了战斗总结和休整。
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大军区也召集所属各纵队、各军区领导以及地方负责
同志在峰峰开了一次会,对平汉战役作了初步总结。刘邓讲了话,还请与会
同志吃饭。席间,刘邓向大家敬酒,大家也举杯相庆。
平汉战役后,大军区又以太行和冀鲁豫部队组建了第六、第七纵队。
这时,中央发电报到濮阳,令原来准备派到山东去的林彪去东北。同时
去的还有10多个中央委员,彭真、陈云、罗荣桓、李富春、林枫、吕正操等。
要他们到东北创造和巩固根据地,与苏联打通联系。中央还要求各地干部,
凡是东北人都回东北去。我们从冀南部队中抽调班、排、连、营、团长,组
成5个团的架子,而且是最好的干部。当时认为,只要把东北根据地创建起
来并巩固住,我们的胜利就可靠了。当时,中共中央从各解放区共抽调了十
一万人的部队和二万名干部进入东北。
1946年7月,二纵由邢台移驻威县,与冀南军区合并,陈再道任司令员,
王从吾任政治委员,副司令员王光华,副政治委员刘志坚、马国瑞,参谋长
王蕴瑞,政治部主任钟汉华。
----------------------- 页面 111-----------------------
第十一章 从北方到南方
八年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轰轰烈烈的第三次国内革命
战争开始了。由于我党我军在发动群众,组织武装等一系列政策上的英明正
确,我们很快由战略防御进入战略反攻。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使蒋家王朝风
雨飘摇,我军在解放全中国的伟大战争中,节节胜利。随着革命的步伐,我
一步步从大北方,走向大江南。
在普冀鲁豫中央局组织部
办党校,培训地、县领导干部
1946年6月,我调到地方工作,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部长兼党校副校
长,直到1948年4月。
晋冀鲁豫中央局是1945年8月成立的,书记是邓小平,副书记是薄一波,
秘书长陶希晋,宣传部长张磐石。中央局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
区党委。中央局组织部的干部是分别从所辖的四个区党委调来的,以便熟悉
这些地区的干部情况。太行有刘建勋,太岳有马宗磷,冀南有乔增堂,冀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