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上上下下的人物个个都个性鲜明,甚至连刘姥姥这个形象都鲜活得欲透出纸背。
他们是作者曹雪芹凭空杜撰的吗?还是影射了些什么人?亦或是包藏了什么
信念?
人们揣测着,疑惑着,争论着。
民国初年,一部署名兰上星白的《红楼梦人物谱》的书出现了。这位作者对
《红楼梦》的人物仔细地理了一下,精确地说出了里面出现的人物数:总收人数
721 人,还提到了古代帝王23人,古人115 人,后妃18人,列女22人,仙女24人,
神佛47人,故事人物13人,共262 人,这两类加起来有983 人。这么多的人物,
让每个人物都形象清晰,着实是一件难事,更难的是还要用他们来婉转地表达些
什么。难怪现代很多人说,读" 红楼" 读了这么多遍,还是没看懂。
第26节:《红楼梦》写的是谁的故事
所以说《红楼梦》是古今中外的一部" 奇书" ,奇就奇在自其问世之后,便
不断有人要索解出其所隐藏的真谛。那么在人物这方面,《红楼梦》又" 隐藏"
了些什么呢?他讲述的是什么人的故事呢?
吊明说在《红楼梦》刚刚问世的时候,其中的一些" 奥妙" 就已经为人们所
揣测。当时大家彼此心照不宣的,大概就是所谓" 吊明说" ,或者" 南明说" 了。
按照这两种说法,《红楼梦》的人物塑造与清初的反清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作品中人物的悲剧性冲突代替了民族的冲突。贾府破败抒发的是亡国悲痛。
作品里人物的大部分诗词则是吊明反清的诗词。
先说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贾宝玉、林黛玉前世今生的名字、住所,都与石头(玉)和红色有关,如"
赤瑕宫" 、" 绛洞公子" 、" 怡红院" 、" 绛珠仙子" 、" 神瑛侍者" 等等。作
品名称《石头记》、《红楼梦》及书中的许多人名、地名如" 脂砚斋" 、" 悼红
轩" 等等也与石头和红色有关。而石头与红色都可以影射明朝和明朝皇族。石头
即石头城,即南京。南京是明朝最早建都的地方,是明朝的陪都,还是南明王朝
兴亡之地,因此是一个最容易使人联想到明朝的地方。明朝皇帝姓" 朱" ,所以
人们推测书中的石头和红色可能是影射" 朱明" 王朝。
而与之相对应,作品用金、水、雪和青色影射清朝。因为满族的祖先女真贵
族曾建立" 金" 国,清朝的前身是" 大金" ,姓氏" 爱新觉罗" 的意义是" 金".
清皇太极改" 大金" 为" 清" ,是因为" 清" 用水作偏旁,而" 明" 含火义,以
清代明,犹如以水灭火。
脂批在解释" 牛清" 这个名字时就明确指出:" 清属水,子也。" 暗示作品
用" 水" 映射清朝。" 雪" 是水变化而来,满族人原居住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因
此" 金" 、" 水" 、" 雪" 和青色应该是用来影射清朝的。北静王的名字就叫"
水溶"." 金玉良缘" 的隐寓应该是满汉结合。
薛宝钗的" 薛" 与" 雪" 同音,因此薛家可能是满族贵族。" 薛宝钗" 的隐
寓就可能是" 满族贵族女子" (" 宝" 者贵也)。而其兄的名字" 薛蟠" 的含义,
可能来自元代邓牧的一句话。邓牧说:" 茫茫九原,龙蛇居之。" 把元代统治者
比喻为蟠居在中原的" 龙蛇".作者借" 薛蟠" 这个名字,一方面暗示薛家是满族
贵族,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其盘踞中原的现实。
因此,贾府就是原明皇族,作者(顽石)就是明皇族后裔。在作者看来,明
朝皇帝才是" 真王" ,清朝皇帝是" 假王".当满族贵族这些" 假王" 变成" 真王
" ,明朝的" 真王" 就成了" 假王".这就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 这句话的意思。
林黛玉外号" 潇湘妃子" ,暗示她是一位" 王妃" ,因为贾宝玉也算是明朝
的亡国" 王子".自称为" 畸笏" 的批书人之一,可能就是明朝贵族的后裔。" 畸
" 作零星、剩余解," 畸笏" 即珍藏着祖上遗留下来的笏板的人,一个不忘明朝
的人。
第27节:正所谓" 中山狼" 行径
由此可见,描写贾府破败就是要抒发亡国痛楚。
还有就是" 元、迎、探、惜" 四春了。
先看看惜春的判词,是这样写的:"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
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不是" 三春争及初春景" 么,怎么又" 勘破
三春景不长" 了?究竟什么是" 三春景不长" ?" 三春" 是亲姐妹么?
其实,如果印证到" 南明" 说,那么南明小朝廷的" 三帝一监国" ,即是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