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故以" 腥膻" 喻之。" 割腥啖膻" 与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 的意思相同。
因此联句就很像是反清人士在颠簸流离中的一次聚会上的作品。
又如" 芦雪亭争联即景诗" 则用满天大雪形容清兵入侵开始,用大雪中的酷
寒形容人民遭受的苦难。
" 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形容清兵入侵,一夜之间打到家门口。
" 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 是暗指抗清斗争失败,国家沦陷。" 龙斗" 形
容国家间大规模战争。" 坤轴陷" 与" 女娲补天" 出自同一典故,形容国家沦陷。
第29节:宝玉应是明珠的儿子
" 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 等句描写清兵大屠杀后的惨景。查继佐曾写道:
清兵陷嘉兴时," 城中被屠,郭外数十里无人迹至者".朱彝尊的" 夏墓荡" 一诗,
描写了夏墓荡在清兵烧杀虏掠数月后,仍然是" 飞遍芦花不见人" 的惨景。上述
" 苇蓑" 两句诗就是借柳宗元的《江雪》所描写的酷寒死寂景象来形容清兵大屠
杀后的惨象。" 霞城隐赤标" 句中的霞城即赤城山,在浙江天台县。诗中描写的
芦苇又是江浙一带的常见植物。因此诗中描写的可能就是" 嘉定屠城" 、" 扬州
十日" 惨剧后的景象。
" 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鴞" 形容清朝统治下的白色恐怖。
" 寂寞对台榭,清贫怀箪瓢" 是激励人们穷且益坚,不坠救国之志。
又如" 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 ,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到" 更
残乐已谖" ,描写中秋夜的欢乐景象,暗喻清兵入侵前人民的安乐生活。第二部
分从" 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 开始,描写深夜雪霜降临后的情景,暗寓清兵
入侵后的凄凉恐怖景象。其中" 箫增嫠妇泣" 、" 啼谷一声猿" 等句,用以形容
清兵烧杀掳掠后的惨景。第三部分从"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开始,告慰人
们黑夜即将过去,不要过分悲伤(" 有兴悲何极" ),要以乐观的姿态度过最后
的黑暗时刻,迎接灿烂明天的到来("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
还有" 咏蟹诗" :蟹系青色,隐" 清" 字。" 螯封嫩玉双双满" 隐" 满" 字。
" 卿八足" 映射" 清八旗" ,因此螃蟹隐喻满洲贵族。" 横行公子竟无肠"
等句就是抨击满洲贵族的残暴野蛮了。
另外据脂批透露,对《石头记》进行" 披阅增删" 开始于1744年,亦即明亡
一百年,这又可能是巧合。第一回有一脂批曰:" 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
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 这一批语就反映了当时亡国之痛还没有被
遗忘。也许《红楼梦》真就是一部吊明反清的作品,一部明亡百年祭了。
明珠家事说后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即明珠家事说。
最早记载这件事的大概是赵烈文的《能静居笔记》:曹雪芹《红楼梦》,高
庙(按指乾隆)末年,和(和珅)以呈上,然不知其所指。高庙阅而然之,曰:
' 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 后遂以此书为珠遗事。
也就是说,乾隆看了《红楼梦》,就说书中写的是康熙朝的大学士明珠的家
事。而其中的贾宝玉应该就是明珠的儿子、著名的诗人纳兰性德。
支持这种说法的,首先应当是纳兰性德所具备的家庭背景。
纳兰性德,字容若,生于1654年,与康熙同岁。他的父亲明珠,辩若悬河,
兼通汉满语言文字,在平定三藩之中因赞襄军政之力为康熙皇帝所赏识,后位至
大学士。但明珠其人,操守很是一般,他的家里可谓是金玉山积,正是一幅连府
通街的世家气象。
第30节:得风气之先
纳兰容若受选为伴读、侍卫,出入扈从,但在31岁风华正茂的年龄就不幸去
世了。纳兰容若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在经学方面,纳兰容若
辑刻了一部大型经解丛书《通志堂经解》,收录宋元以来解经著作一百四十余种,
一千八百余卷。这是一件规模弘大的工程,自然和其父明珠、老师徐乾学乃至康
熙帝的支持分不开,但容若在底本的提供与选择、校点和序跋撰写等方面仍做了
大量工作。
他还撰写了80卷的《合订大易集义粹言》。
《渌水亭杂识》是纳兰容若的一部笔记,内容极为丰富,显示了青年容若对
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独特的思想个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三点是:一、书中大量记
载了西方科技成就,反映出17世纪中国得风气之先的知识分子的开放心态。
二、有关文艺的条目体现了纳兰容若卓绝的文学观,至今仍为文学史家所重。
三、主张社会应容纳各种思想,不能独尊一家一派之学而排斥其他学说。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