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十五疑案真相_阚红柳【完结】(22)

  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枯槁。……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斑丝廓

  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

  诗中的庐江太守指的就是张纯修,字子敏,号见阳,辽阳人,隶汉军正白旗,

  累官安徽庐州府知府,有《语石轩词》一卷。他与容若友善,康熙三十年(1691)

  于扬州刊刻《饮水诗词集》,其序云:" 容若与余为异姓昆弟。" 可见相交

  之密。

  他在序《饮水诗词集》中叹道:" 谓造物者而有意于容若也,不应夺之如此

  其速;谓造物者而无意于容若也,不应畀之如此其厚。" 容若在风华正茂之年突

  然离世,老天不给如此多才的人物多一些年月,实在是文坛一大恨事。

  " 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枯槁。

  ""楞伽山人" 是纳兰容若的号,曹寅在诗中怀念当年在明光宫当侍卫时,纳

  兰容若一表人才,马曹、狗监(可能是指一些同在宫中工作的人)常开他玩笑的

  情景,而现在容若已经去世,感到分外伤痛。最后痛心地说出:" 家家争唱饮水

  词,纳兰心事几曾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 意思是:虽然大家

  很喜欢唱优美的《饮水词》,但谁又能真正了解纳兰的思想?现在我已经是斑斑

  白发,空寂孤独,有谁与我同在?寂寞宁静的诗坛也只能如此了。纳兰容若的词

  写得很美,很多是痛苦的倾诉,喜欢它的人很多,但争唱《饮水词》的人却并不

  理解纳兰,不理解这样一个极尽人间富贵的相国公子,为什么写出来的词会那样

  的悲苦?

  曹寅为没有人能理解纳兰而伤感。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欢乐与痛苦," 焦大

  不会像贾宝玉那样去爱林妹妹" ,焦大绝不会理解贾宝玉。只有曹寅才能真正地

  理解纳兰的悲哀的人生。

  一般人很难想象,一个相国公子会有这许多的愁绪。这与一般人很难理解贾

  宝玉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类似。

  纳兰容若有明显的离世思想,有关这方面的词不少,他把跟着皇帝出巡看成

  是不能忍受的苦差。在随驾外出时写的诗词,都是充满忧伤的,如《临江仙。塞

  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可怜寂寞粉墙

  东。已分裙钗绿,犹裹泪绡红。曾记鬓边抖落下,半床凉月惺忪。旧欢如在梦魂

  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秋海棠,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秋海棠科。此花叶大棵矮,背有明显的红丝,

  花小,聚生、粉色。又称" 八月春" 、" 断肠花".据传说云:古代有一痴情女子,

  被遗弃后,伤心落泪,其泪水落地,即生出此花。作者或护驾塞上,或奉命出使,

  于塞外得家书后感到自己与秋海棠一样已经断肠。

  第33节:新红学诞生

  康熙二十一年(1682),纳兰随皇帝东巡,在山海关停留,写了《浪淘沙.

  望海》: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任将蠡测笑江湖。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鳌无?竿拂珊瑚。桑田清浅问麻姑。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莲壶?

  词中以惊喜的心情,豪迈激越的笔调,又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铺陈渲染,

  写出了对海外仙山无限的神往。有人认为这首词一改原来词中充满伤感的基调,

  其实这正是反映了纳兰厌恶世俗世界,对虚无缥缈的神仙幻境的追求,这与曹寅

  写的" 游仙诗" 具有很类似的心态。

  《红楼梦》中,那位含玉而生的、在贾母等人的心中像金凤凰一样的贾宝玉,

  虽然有一个可供他与姐妹、丫环等玩乐的大观园,但是他没有出路,他的心是苦

  的,他的希望只能是:" ……只求你们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飞灰,——飞灰

  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

  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 又说:" ……比如我有造化,

  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

  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

  是我死的得时了。……" 贾宝玉无法摆脱世俗的困扰,只能以化灰化烟来解脱自

  己。最后除了跟着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大荒山去,还能有什么呢?

  只要略加比较,就可以看出,贾宝玉这个文艺形象是多么像是为纳兰容若写

  的。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认为《红楼梦》中

  贾宝玉的原形就是纳兰容若了。

  自传说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在" 新红学" 诞生后很长一段时间,由胡适先生

  所考证出来并提倡的" 自传说" ,一直是《红楼梦》人物原型认识的主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