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蒙古独立内幕_师博【完结】(12)

  游牧人心中腾起一股怒火。先人那铁骑西征的历史激励着威武不屈的蒙古人,

  他们绝不屈服,一定要用血来偿还血债。

  第二节 迎头痛击

  一、血战贝加尔湖畔

  胸挂显示尊荣的金锭,

  身着标志官阶的盛装,

  俄国使节涌出克里姆林巍峨的宫门,

  遍访东南西北,

  异域殊方。

  沙俄一面派使与克尔木克蒙古人“通好”,实行“文明入侵”。一面对其他游

  牧部落则采取血与火的征战!

  贝加尔湖畔,生活着市里亚特蒙古游牧部落。布里亚特人归喀尔喀蒙古土谢图

  汗,车臣汗管辖。

  贝加尔湖畔是一个美丽、肥沃的地方。

  四周群山环绕,山势巍峨起伏,山顶浑圆整齐,仿佛刹那间凝住的巨浪,一个

  挨着一个浮积着,在贝加尔湖上空勾划出一道线纹:夏天,饰满常青松林的波浪;

  冬天,饰有参差多变的银边。

  贝加尔湖安坐在群山怀抱中,无拘无束,波澜壮阔。当地人传说,它不容异物。

  无论人还是畜,溺水而死湖中后,都会被抛上来。故而当地人称之为“圣海”。

  身材魁伟、体倍强收的布里亚特蒙古人,世代生活在这里。他们骑劣马执强弓,

  围猎、放牧。他们敬奉这里的山和湖,经常献上祭品,顶礼膜拜。

  生于斯、长于斯的布里亚特人安居乐业,与世无争。

  十七世纪二十年代,灾难开始降临到布里亚特人头上。那灵异、神奇的群山,

  和那波澜壮阔的“圣海”,都无法保全自己的子民。

  1634年,巴加尔湖畔。

  一伙黄发凹眼凸鼻的异族人忽然出现在这里。他们也骑马,手里端着一种布里

  亚特人从未见过的东西,腰里佩着长长的弯刀。

  布里亚特人无法知道他们的来意,也弄不清他们的归属。好客的蒙古人为他们

  建起了房子,送未了肉食,并派人服侍。

  这伙人的头目叫瓦西里·杜纳耶夫,是六十人长。

  “远方来客’休息了几天后,突然开口讲话。精通蒙语的通译告诉布里亚特人:

  “我们是全俄罗斯专制君主、受许多国的领主拥戴,大沙皇差遣来探视他的臣

  民的。你们世代安居,全仗沙皇庇护。知思应图报,他们要献上好的貂皮……”

  一向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布里亚特人,当即表示:“我们只有先祖成吉思汉,

  从没听先人说过沙皇。貂皮不能给异族人!

  奸诈的杜纳耶夫低估了蒙古人的实力。他命令兵士开枪,当场行死数人。

  愤怒的蒙古人纷纷上马,分成四路,象围猎野兽一样、勇猛冲杀过来,箭如雨,

  马如虎。

  哥萨克们挤成一团,来不及装火药就死于箭雨之中。贝加尔湖畔,留下了五十

  二具入侵者的尸体。

  侥幸活命的杜纳耶夫,只带着八名哥萨克逃走了。

  神圣的贝加尔湖不容异物。

  一年以后,杜纳耶夫卷土重来,他率领一百多名分副武装的哥萨犯,气势汹汹

  地来到了贝加尔湖畔。

  蓄意报复的哥萨克见人就杀,见帐篷就烧。从不畏强暴的布里亚特人,奋力反

  击。他们先是纵马射杀敌人,马被射死后就步战,用猎刀箭作武器,与敌人展开贴

  身肉搏。

  一时间,贝加尔湖畔血流成河,手持刀剑的布里亚持人伤亡惨重,但没有一个

  蒙古人心甘情愿地放下武器。

  齐布齐贵是布里亚诗人的英雄。他精于骑时,骁勇过人。他率兄弟与俄军激战

  数日,马被打死,身边人所剩无几,自己又身负重伤。当狂喊着遇向他的哥萨克们

  靠拢时,他大喊:“哥萨克们,我决不活着落到你们手里!”

  他手执猎刀、连续杀死数名哥萨克,最后身受重伤,壮烈牺牲。

  此次一役,哥萨克们胆战心惊。

  从此以后,沙俄用了六十年的时间,强行占领了布里亚特蒙古人的游牧地。

  他们先后建立了伊尔库斯克、色楞格斯克、和乌丁斯克。

  暴虐的异域人妄图长治久安。然而,不屈的布里亚特人从未停止过抗争。因为,

  保佑他们的“圣海”训诫时刻激励着:异物总会被逐走。

  他们不断袭击哥萨克,缴获武器,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马匹,杀死狂妄的沙俄

  征税官。沙俄统治者也多次征伐。他们取得的每一份利益都是以剑和血作代价的。

  对于沙俄的侵略行径,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车臣汗一方面派使节去莫斯科抗

  议,另一方面,刀兵相见。

  1668年。贝加尔湖以西,耀武扬威的哥萨克终日高枕无忧。虽然不时受到蒙古

  人的“骚犹”,但哥萨克们深信,那成不了多大气候,所以,有许多哥萨克离开了

  色楞格斯克、乌丁斯克、在贝加尔湖以西建立了一些堡寨。

  土谢图汗决定派骑兵突袭哥萨克堡寄,杀一下沙俄的威风。

  精锐的骑兵从天而降。妄自尊大的哥萨克面临“天兵”,惊慌失措,匆匆应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