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地结束了他那曾经看似充满光明的政治之路。1962年9月,在赫鲁晓夫这位太上
皇的投意下,泽登巴尔又在“反民族主义”的幌子下,把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图
木尔·奥其尔驱逐出中央,蒙古党和国家的机关报《真理报》指责他“怀疑蒙苏两
国人民兄弟般的友谊”以及“苏联给予我国的全面无私的援助的国际主义精神。”
凡是当时对蒙苏那种不正常的关系有些看法和不满的人,这种意见千万不能流露,
否则,厄运将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当时的蒙古全国,处于一片大清洗的恐怖气氛
之中,曾经有个笑话,说蒙古的羊互相见了面,也仍是点头而已,再也听不见羊群
的“咩咩”声了,整个蒙古大草原呈现出一片死寂。
蒙古高原的西伯利亚寒风比往昔似乎刮得更加猛烈了。然而,死水毕竟有微澜,
有些大胆的政治家,又勇敢地站了出来,重新在蒙古社会生活中掀起了细浪。蒙古
政治局委员,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二书记曾德,多次不合时宜地说了一些对苏联大哥
不恭敬的言论。自然,他也逃不脱被清洗的命运,毕竟,他个人的力量是太小了,
要想抗衡当时的泽登巴尔集团,岂不是以卵击石、螳臂挡车吗?1963年12月,他的
政治生命结束了,泽登巴尔给他定的罪名是“反苏”。还说曾德的活动“同反党的
图本尔·奥其尔的活动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其内容上是一致的”。一个所谓主
权国家的主要领导人,竟会因谈论另一国的政治而被定罪,这样的政治悲剧也许只
有在蒙古和苏联这种畸型的国家关系中才会产生。通过这些例子,人们会更加清楚
地看到当时的所谓社会主义大家庭是怎样的庞杂了。蒙古的清洗活动并没有到此结
束,1954年12月,中央委员洛呼兹等人又被开除出党,蒙古报刊在揭露他们的罪名
时指责他们“要求蒙古拒绝同其他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合作”,“直
接维护民族主义”,还说他们是“蒙苏人民钢铁般的兄弟友谊的敌人。”蒙古国家
的领导人的被解职,其罪名大都是“反苏”这一条,可见泽登巴尔集团和苏联是怎
样地紧紧依附在一起了。赫鲁晓夫在苏联进行清洗和改组,企图消除斯大林在人们
心目中的形象。相应地,赫氏的代理人泽登巴尔在蒙古也就发动了反对乔巴山为名
的政治运动,对全国各级机构也进行了清洗和改组,其手法和苏联的如出一辙,历
史有着惊人的相似。
泽登巴尔完全执行赫鲁晓夫的政策,赫鲁晓夫的一颦一笑,无不引得蒙古方面
的紧张万分,难怪有些西方记者讥刺说,蒙古国家领导人,眼睛并没有注视着国内,
而是紧盯着遥远的北方大国——苏联领导人的面孔。这真是一语中的。蒙古不仅在
国内政策上紧追苏联,在国际事务中,它也为苏联的对外政策摇旗呐喊,充当先锋,
尤其吹捧苏联赫鲁晓夫执政时的“和平外交政策”,全力支持赞同苏联提出的与资
本主义世界“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的总路线。尤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
系紧张时期,蒙古国家率先站在苏联一边,为苏联摇唇鼓舌、擂鼓助威,攻击中国
不遗余力。有时其言辞之激烈,之尖刻,比起苏联来,犹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样
做的结果,蒙古国家并没有从苏联那里得到什么封赏,相反,它日渐遭受合法意义
上的掠夺和剥削,成了苏联名符其实的“大牧场”和后勤供应基地。
二、“俄罗斯化”在行动
蒙古是一个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国家。它的每个省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东
部戈壁地区广布着石油,金、银、锡、钨、铝等贵重和稀有金属广布全国。尤其值
得世人称道的是,自古以来,蒙古民族就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蒙古地区有着
天然优良的大草原,非常适于放牧,所以,蒙古的畜牧业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畜牧
业是蒙古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蒙古人把牛、马、绵羊、山羊和骆驼喻为镶嵌在万
里草原上的五颗明珠,蒙古全国有百分之七十四的人从事畜牧业,它在世界畜牧业
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按人均拥有的牧畜计算,蒙古的马和山羊占世界
首位,骆驼和绵羊均居世界第六位,牛占世界第五位,蒙古人均牲畜拥有数比世界
平均数高三十八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由于七十年来一直跟
随苏联,政治上受到苏联的层层控制,经济上也受到这位老大哥毫不留情地掠夺和
压制,使蒙古的民族工业发展缓慢,整个蒙古大草原变成了苏联的原料供应地、资
本输出和商品倾销市场,广袤的蒙古草原变成了苏联的“大牧场”。
蒙古是一个地处亚洲腹部的内陆国家,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经济特点是对外依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