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狼烟又起
1842年8月29日,在停泊于南京江面的“皋华丽”号上,清廷大臣耆英,伊里布
等在英国侵略者的胁迫下,与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订立了屈辱的《南哀条约》,接
受了英国提出的全部勒索条款。
占领定海达半年之久以及占领广州的英军终于撤走了。沿海员也时常有几艘英
国巡洋舰示威巡游。但所幸的是,天朝与夷人相安无事,清廷虽然觉得英舰的确有
损大朝“威仪’。但这总比出现血光之灾强些吧。
咸丰皇帝生来胆小。英军攻打天津那阵儿,北京城里人心惶惶,传闻四起;
“什么英军神勇、枪炮坚利”啦,“夷人会使妖法,连观世音菩萨也拿他们无可奈
何”啦……咸丰虽然深居禁卫森严的紫禁城。但传闻却一点没少听,于是整日提心
吊胆,恨不能地上生出条缝,躲里边儿藏起来。
于是,咸丰帝便只得“破小财化大灾”,以求息事宁人,自己也落得安宁。此
后又相继同美国和法国分别订立《望厦条约》与《黄埔条约》,料想日后便万事大
吉,谁知却打错了算盘。
咸丰皇帝和清延都不愿得罪洋人,认为以“仁怀之心待彼,即可无战事纷争”。
但他们的想法太幼稚简单了,无异于异想天开。
侵略者的狼子野心是不会知足的!
在清政府屈悔地割地赔款求和之后,英法侵略者也曾大掠夺得逞后安宁过几年。
不过,高潮之后,他们的满足感很快如烟云般散去,于是,其侵略的欲望越来越强
烈、掠夺的野性也逐渐膨胀,《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条款已远不
能满足其欲望。
英、法两个侵略者暗中集结兵力,俟机以动,同时不断无理滋生事端,以寻找
进攻清国的借口。自1850年后,清帝国与英法等国之间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英法
随之亦愈益强横,步步进逼,孱弱的清帝国求息事宁人,步步退让。
弱小之下的忍让,根本无法避免强敌的宰割。
1856年,英法总算找到了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亚罗号事件。
是年,清朝水师因缉查凶犯,在广州港逮捕了一艘名为“亚罗号”船上的涉嫌
水手。”亚罗号船主是中国人,船员也是中国人,广州水师便按律法审讯了该船的
水手。表面上,此案似乎与英法发动侵略战争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该船是在香港注册的,而香港当时已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因此,“亚
罗号”可以悬挂英国“米”字国旗。英国人狡猾地在“米”字旗上做起了文章:闻
讯而来的英国驻广州署理事巴夏礼,赶到广州总督府衙门,口口声声指责清朝水师
是故意借侮辱“克罗号”来侮辱英国国旗,攻击大英帝国女王……强词夺理,肆意
扩大事端,并提出各种无理要求。
作为两江最高官员,两江总督叶名琛向巴夏礼明确表示:逮捕“克罗号”船员
完全是大清帝国的内部问题。
他还列举大量事实驳斥了巴夏札所渭侮辱英国国旗的无耻谎言,指出英国的无
理要求,特别是那些露骨的人城要求是与“克罗号”事件完全不相于的。
但是,侵略者们是永不会有“公理’”和“正义”之心的,他们信奉的是武力
和赤裸裸的强盗逻辑。
1856年10月27日,英法侵略军的联合舰队开进珠江口,用舰队轰毁了广州城墙,
城外房屋许多被焚为平地,仗其船坚炮利,英法侵略军才攻进广州城。
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直逼京城咸丰皇帝不仅不指挥清军抗击。反而
抢先带领后宫佳丽,仓惶出逃,躲到热河行宫。
由于清军未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英法联军很快打到北京。10月8日,联军闯入圆
明园,驻园清军进行抵抗,但很快被侵略者攻陷。7日,英法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
可以自由抢劫三日,圆明园遭到空前的蹂躏。
园中之物,凡能搬动的。他们就用车装,用麻袋扛,而且装满腰囊,不能搬走
的东西,便以棒击碎,直至完全毁坏。短短一天之中,这个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
被洗劫一空;园里收藏的所有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精美物品、珍贵义物、名人字
画被一抢而光;许多古铜器皿、名瓷器、象牙雕刻、珊瑚屏风、楠木装饰被彻底毁
坏……
10月18日,联军司令部再次下令、并以几十支马队,三四千人从四面八方冲入
圆明园放火焚烧,顷刻间,世界最壮丽的园林,成为一片火海,无数珍贵文物、历
史典籍,都在烈焰中化为灰烬。侵略者记述道:
“一百码外就可以感到那种炎热的气息,火声噼噼啦啦响着,足以能人跑震,
随后,一声巨响,屋顶倒塌,真是惊心动魄。”“圆明园上空的烟团经风一吹,经
20多里,直飞到京城,灰尘都直落到城中巷街内。”“雨天中,天空暗淡,就象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