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拉伯通史_希提【完结】(152)

  ⑤Hayawān,vol.iv,pp.146—147。

  ⑥IgnazGoldziher,Vorlesungenüberdenlslam,ed.F.Babinger(Heidelberg,1925),p.160。

  ⑦原名是艾卜·叶齐德,突厥人把他叫做巴叶济德,参阅Qushayri,pp.17—18;ibn-Khallikān,vol.i,p.429。

  ①Ibn-Khallikān,vol.i,p.261。参阅R.A.Nicholson.StudiesinIslāmicMysticism(Cambridge,1921),p.80;LouisMassignon,LaPassiond’al-Hallāj:ma-rtyrmystiquedel’Islam(Paris,1922),vol.ii,p.518。

  ---------------

  哈拉只的坟墓,在巴格达的西面,现在还作为一个圣徒的坟墓保存在那里。但是,最伟大的一神论兼泛神论的苏非家,是西班牙的阿拉伯人穆哈义丁·伊本·阿拉比(1165—1240年),他的坟墓在大马士革的嘎西雍山麓,现在被圈入穆哈义丁清真寺内。伊本·阿拉比同安萨里和巴格达人祝奈德(910年卒)②一流的正统派苏非家不同,他力图将苏非主义变成一门科学,想要为各界的入门者保存这门科学。泛神论关于“万物是真主”的观念的产生,应归功于他。在神秘的诗歌方面,阿拉伯人只产生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就是埃及人伊本·法立德(1181—1235年),他的杰作,是一首颂歌(t韵的)③,是关于神爱的绝妙的赞美歌。另一方面,波斯的第一流诗人,赛耳迪、哈菲兹和鲁密等,差不多都是神秘派的诗人。但是在哲学的苏非主义方面,阿拉伯语的著作界曾产生伊斯兰教所培养的最伟大的两位才子,法拉比和安萨里。后者曾使苏非主义及其若干非正统派的习惯,与伊斯兰相调和,并使神秘主义与伊斯兰教的理智主义相融合。

  在回历的头五个世纪中,被称为苏非主义的那种宗教经验,几乎完全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弟子和信徒的许多小组,聚集在某个人物的周围,或者因为纪念象哈拉只那样的精神导师,而聚集在一起,但是这种有组织的团体,是地方性的,没有常设的性质。在公元十二世纪结束以前,永久存在的团体开始出现了。依照这条原则而创设的第一个互助会(tarīqah)是嘎迪里叶派,因波斯人阿卜杜勒·嘎迪尔·支拉尼或支里(1077—1166年)①而得名,支拉尼享盛名于巴格达。这个互助会,是最宽大和最慈爱的互助会之一,现在会员遍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阿尔及利亚、爪哇和几内亚。就历史来说,第二个互助会,是里发仪叶派,是伊拉克人艾哈迈德·里发仪(1183年卒)所建立的,这个互助会的会员,象其他互助会的会员一样,会演各种杂技,如吞食红火炭、活毒蛇和玻璃片,用衣针和小刀刺穿自己的身体等。再其次是毛莱威叶派,通称为旋转的托钵僧,他们的互助会是以伟大的波斯诗人查拉勒丁·鲁密(1273年卒于科尼亚)为中心的。与一般穆斯林的习惯相反,鲁密使音乐在他的互助会的仪式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苗裔,生活于科尼亚,世袭他的领袖职位②。这个互助会的最高领袖,享有这样的特权,即土耳其的新哈里发必须由他给予一把佩剑。

  其他各式各样独立的互助会,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代发展起来,他们的苏非主义是五花八门的,从禁欲的寂静主义到泛神论的唯信仰主义,什么都有。在最大多数的情况下,互助会的创始人本身,就变成了崇拜的中心,被授予神的或准神的权力,而他的互助会的总部,发展成为崇拜圣徒的场所。

  ---------------

  ②Qushayri,pp.24—25;Hujwīri,pp.128—130。

  ③Dīwān,ed.AminKhūri,3rded.(Beirūt,1894),pp.65—132;tr.almostentirelybyNicholson,Studies,pp.199—266。

  ①现存的最好的传记在al-Dhāhabi,“Ta’rīkhal-Islām”,D.S.MargoliouthinJournalRoyalAsaticSociety(1907),pp.267—310。关于他的种种奇迹,可以参阅ShattanawfiBahjatal-Asrār(Cairo,1304),在这本书的页缘上有支拉尼所作的七十八篇说教,叫做Futūhal-Ghayb。

  ②他没有子女,他的苗裔,是指他的弟兄们的苗裔。——译者

  ---------------

  在非洲,最强大的宗教团体是沙兹里叶派①,是阿里·沙兹里(1258年卒)所创始的,在摩洛哥和突尼斯特别强大,有许多不同名称的分会。摩洛哥伊斯兰教的特点,是圣徒在那里或许比在任何其他伊斯兰教国家都更加受到崇拜。现代的赛奴西协会,先后以贾加布卜绿洲和库弗腊绿洲为总部,是阿尔及利亚的舍赫赛奴西在1837年所创始的,同以前的各种互助会有显著的差别,因为这是一个具有政治目的和军事目标的宗教团体。在埃及居于领导地位的地方性的互助会,是伯德威派,因埃及人艾哈迈德·伯德威(1276年卒)而得名,总部设在坦塔。在土耳其最强大的互助会之一,是白克塔什派,这个教派与土耳其近卫军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很有威望。这个互助会,早在1500年就兴盛起来,奖励独身生活,尊崇阿里,在它的教义学中还可以看出基督教影响的痕迹。这个团体,与其说是一个苏非派的互助会,不如说是一个教派。土耳其托钵僧的互助会,不仅继承了小亚细亚古老的宗教,而且保存了早期土耳其人从中亚细亚带来的萨满教的痕迹。

  苏非派的各互助会,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教会组织。这些团体的成员,通称为“德尔威什”(dervish,苦行僧)②,他们生活于特殊的宿舍里,这种宿舍叫做“台基叶”(takīyah),“扎威叶”(zāwiyah)或“里巴兑”(ribāt),这种宿舍同时还用做社会活动的中心,这个任务是清真寺所不能执行的。除长老和门徒外,互助会还可以有第三类成员,即凡俗会员,他们要服从互助会领袖的指导。除创始一套修道制度和宗教仪式外①,苏非家对于伊斯兰教还作了别的贡献。念珠(subhah)在穆斯林中间的传布,显然应归功于他们②。现在,只有严格的瓦哈比派,把念珠当做异端(bid‘ah)而远避之。这种祈祷的工具,起源于印度,可能是苏非家从东方基督教会借来的,不是从印度直接传入的。在十字军战争中,念珠传入罗马天主教的西方。在阿拉伯文献中,初次提到念珠的,是桂冠诗人艾卜·努瓦斯(约在810年卒)③。巴格达鼎鼎大名的神秘家祝奈德(910年卒),用念珠作为达到入神状态的媒介,有一位批评家规劝他,说他这样一位享尊严之大名的人物,不应该使用这种异端事物,他回答说:“我不愿抛弃把我引到真主面前去的道路。”④此外,苏非主义还创始和普及了崇敬圣徒的仪式。《古兰经》并没有准许崇敬圣徒。这种风俗,是在基督教习惯的影响下产生的,是为了响应神秘的呼唤,也是为了适应跨越伊斯兰教教义学中天人之间的鸿沟的需要。伊斯兰教并没有承认圣徒的正式规定,凡是能显示奇迹(karāmāt)而受到群众欢迎的,都被认为是“外理”(wali,真主的朋友)。逊尼派和十叶派,本来都觉得祈祷圣徒是一种多神教的崇拜方式,到十二世纪时,主要由于苏非派的影响,圣徒崇敬同正统派的原理之间,发生了哲学上的调和,于是那种感觉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