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拉伯通史_希提【完结】(16)

  ③Bibliothecahistorica,Bk.Ⅱ,chl,§5。

  ④Bk.ⅩⅥ,ch.1,§11。

  ⑤Bk.ⅩⅥ,ch.4,§27。

  ---------------

  路线,并且开发也门的资源,以增加罗马的财富。他们向南方侵入,经过几个月的跋涉之后,人马死去十分之一,不得已而撤退到先前攻下的奈格拉那(即也门的纳季兰),从那里开拔到红海岸,然后,横渡红海,而至埃及。返回的时候,途中耽延了六十天的工夫。他们在阿拉比亚所达到的最远的地点,是麦里阿巴,这或许不是赛伯伊人的京城马里卜,却是在东南方的麦里阿麻。著名的希腊地理学家斯特累波,记载了此次远征事件,他是大将迦拉斯的朋友。他把这些灾害都归咎于远征军向导的无信义,这个向导是“奈伯特人的大臣素莱阿斯”①。欧洲的强国冒险深入阿拉比亚内地的重要进攻,这算是第一次,其实,也算是最后一次,因为,自这次进攻可耻地结束以后,欧洲的任何强国再不敢作此打算了。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整个的阿拉比亚,都放出极佳美的芬芳”②,那个地方是“乳香、没药、肉桂、桂皮等唯一的产地。生乳香的树是飞蛇所守护的,那些蛇并不大,但有各种的斑纹,每棵树上都悬挂着很多的飞蛇”。③地理学家斯特累波,却比这位过分轻信传说的最古的历史学家稍稍明智些。在他看来,南部阿拉比亚固然是“芬芳的地方”④,但那里的“蛇不过五六寸长,跳起来只能跳到人腰这样高”。⑤狄奥多拉斯反复申言同一的意见,他说阿拉比亚是出产香料的地方,那里的土壤全是馨香的⑥。普林尼在他所著的《博物学》第6卷中总结了罗马人到公元70年为止关于东方各国的知识,他也著重指出阿拉比亚的这种特点⑦,在讲别的问题的时候,他又说赛伯伊人“是阿拉比亚各部族中最有名的,因为他们那里生产乳香”。①在那个时代,哈达拉毛显然是出产优良乳香的地方。希腊人和罗马人显然是把阿拉比亚人所贩卖的一切货物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土产,那些商人为了独占香料的买卖,而严守秘密,不让别人知道他们的货物有些是从阿比西尼亚和印度贩运来的。

  这些古典文献的著作家,对于南部阿拉比亚人的财富,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斯特累波说,有些城市是“用美丽的寺院和宫殿装饰着的”。②普林尼以迦拉斯的见闻为根据,同意斯特累波的说法③。阿拉比亚的物产固然以乳香和各种香料为最著名,但那里的矿床,尤其是金矿,几乎获得同样的重视。这些矿床分布于西海岸一带,北自米甸,南至也门,并延伸至中部地区。狄奥多拉斯④断言阿拉比亚有金矿,金质极纯粹,简直无需乎冶炼。麦格迪西⑤和哈木丹尼⑥(公元十世纪人)各以一节专述阿拉

  ---------------

  ①Bk.ⅩⅥ,ch.4,§23。

  ②见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410页。——译者

  ③见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408页。——译者

  ④Bk.ⅩⅥ,ch.4,§25。

  ⑤Bk.ⅩⅥ,ch.4,§19。

  ⑥Bk.Ⅱ,ch.49,§§2-3。

  ⑦Bk.ⅩⅡ,ch.30。

  ①Bk.VI,ch.32。

  ②Bk.XVI,ch.4,§3。

  ③Bk.VI,ch.32。

  ④Bk.II,ch.50,§1。

  ⑤Ahsanal-Taqāsīm,ed.deGoeje(Leyden,1877),pp.101—102。

  ⑥SifatJazīratal-‘Arab,ed.D.H.Müller(Leyden,1884),pp.153—154。

  ---------------

  比亚的矿产,对于金矿,叙述得尤为详明。还有些宝贵的、残缺不全的报告,散见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典籍里面。

  斯特累波告诉我们,在南部阿拉比亚盛行弟兄数人共娶一个妇女的一妻多夫制⑦,并保持长子继承制。他说他们的酒,大部分是用椰枣制造的,他们用芝麻油代替橄榄油⑧。

  公元150年与160年之间,托勒密著《地理学》一书,书里的世界平面地图,曾确定了欧洲人和亚洲人在几百年期间的地理观念,他在那部书里,企图用科学的形式传达同时代的商人和旅行家的记录和个人的见闻。他所绘制的阿拉比亚地图,就是以此类报告为基础的第一张略图。

  ---------------

  ⑦Bk.XVI,ch.4,§25。

  ⑧Ibid.§26;Pliny,Bk.Ⅵ,ch.32。

  ---------------

  第五章赛伯伊和南阿拉比亚其他的国家

  赛伯伊人是首先开化的阿拉比亚人。晚期的楔形文的文献中有关于他们的描写。希腊文献中提及他们的,当以提奥夫拉斯塔(公元前288年卒)所著的《历史新技》①为最古。阿拉伯半岛的西南隅,是赛伯伊人早期的故乡。阿拉伯半岛西南隅,得天独厚;每年有适量的雨水,土地肥沃,距海很近,扼印度交通的咽喉:这些都是与这个地方的发展有关的决定因素。这里出产乳香、没药等香料,有可供人民调味用的,有可供朝廷大典和教堂仪式中焚香之用的;制焚香的材料,最为重要,那是古代商业上最有价值的货物。那里有很希罕的和很珍贵的产品,如从波斯湾来的珍珠,从印度来的香料、布匹和刀剑,从中国来的丝绸,从埃塞俄比亚来的奴隶、猿猴、象牙、黄金、驼鸟毛,都是从这里转运到西方的市场上去的。《红海周航记》②一书的著者给我们遗留下一张鸟瞰图(公元50—60年),由此可以窥见莫扎(即现在的穆哈)市场的概况:输入此地的货物,包括紫色布,粗的和细的都有;阿拉比亚式的、有两只袖子的衣服,有朴素的,有平常的,有绣花的,有织金的;番红花、骆驼草、薄棉布、斗篷、毯子(不多),有些是朴素的,有些是仿本地式样制造的;各色的腰带,芬芳的香油(分量是适中的),酒和小麦(不多)。赛伯伊人是南海的腓尼基人。他们了解南海的路线、暗礁和港口,熟悉南海的难以捉摸的季风,因此,在公元前1250年间,他们能独占南海的贸易。亚历山大的海军大将尼查斯说,绕阿拉比亚航行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阿拉比亚人却已成为现实了。据希腊—罗马的领港人看来,“乳香国”是“关山险阻的①”。《红海周航记》说:“沿着整个的阿拉比亚海岸航行,是很危险的,因为那里没有海港,锚地又坏,而且有许多暗礁和岩石,故闭塞难入,每条航路,都是可怕的。②”红海里的主要航线,是从曼德海峡航行到埃及中部海岸的瓦迪哈麻麻特。在红海里航行,特别是在红海北部航行,有种种无法克服的困难,故赛伯伊人发展了也门与叙利亚间陆路的交通,即沿半岛西岸向北行,经过麦加和皮特拉,在陆路的北端,分为三条支路:一条到埃及,一条到叙利亚,一条到美索不达米亚。到叙利亚去的支路,可以直达地中海的港口加宰(加沙)。哈达拉毛所产的乳香,特别丰富,贩运乳香的队商,从哈达拉毛到赛伯伊的首都马里卜,然后沿着主要的商路北上。有几个赛伯伊的殖民地,是建立在这条南北交通的要道上的。亚述和希伯来的文献中所描写的赛伯伊人,就是从这些殖民地来的。《创世记》(37:25)里给我们保存了一个历史的速写镜头:“有一伙米甸的以实玛利人③,从基利来,用骆驼驮着香料、乳香、没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