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拉伯通史_希提【完结】(67)

  ⑥Mas‘ūdi,vol.v,pp.69—73;参阅Tabari,vol.ii,pp.174—177。

  ---------------

  齐雅德原来称为伊本·艾比(他父亲的儿子),因为他是一个血统搞不清楚的人。他母亲是一个女奴,又是塔伊夫的妓女,穆阿威叶的父亲艾卜·素福彦同她发生过关系。齐雅德原来是亲阿里派的。在一个紧要关头,穆阿威叶承认齐雅德是他合法的弟弟①。齐德雅给他的哈里发哥哥大帮其忙。他对十叶派的中心之一的巴士拉城施用了无情的高压手段。穆基赖死后,他升任库法的长官,这个职位使他变成了帝国东部地区(包括阿拉比亚和波斯在内的广大地区)独断独裁的统治者。他有四千名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护卫,他们既是侦探,又是警察,他凭着这些人来残暴地统治库法,凡是敢于对阿里的后裔表示好感或者辱骂穆阿威叶的人,都要被跟踪缉拿。

  穆阿威叶的政治手腕运用得十分灵活,恐怕比任何哈里发都高明得多。阿拉伯的传记家认为,他最高的美德是容忍(hilm)②,因为有这种美德,所以必须在绝对需要诉诸武力的时候,他才动武,在其它的一切情况之下,他总是运用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他的态度是慎重而且温和的,敌人往往因此而解除武装,不好意思反对他;他能绝对地克制自己,不轻易发怒,因此,在一切情况之下,他都是优胜者。相传他曾这样声明过:“用鞭子就可以的地方,我不用宝剑;用舌头就可以的地方,我不用鞭子。在我和同胞之间,即使只有一根头发在联系着,我也不让它断了;他们拉得紧,我就放松些;他们放松了,我就拉紧些。”①当哈桑同意退位的时候,据说穆阿威叶写了下面的信件答复他:“由于血统的关系,我承认你是更适于这个崇高的职位的。假若我相信你的才能足以履行这些任务,那末,我毫不迟疑地对你宣誓忠顺。现在,请提出你的意愿。”穆阿威叶在一张空白纸上盖了印,附在信封里送给哈桑,让他填写他的要求②。

  穆阿威叶尽管有这些优点,但是,在现存的几部历史著作的作者看来,他并不是受人敬爱的人物。他们认为他是伊斯兰教的第一个国王;在阿拉伯人的眼中,国王这个称号是讨厌的,他们专用这个称号来称呼非阿拉伯的统治者。这几位史学家的态度,反映了清教徒的态度,他们谴责穆阿威叶使伊斯兰教庸俗化,把先知的继任(khilāfatal-nubū’ah)变成了世俗的王朝统治(mulk)③。他们指出他的许多世俗的创造,例如:在清真寺大殿里设置哈里发专用的私室(maqsūrah)④。聚礼日(星期五)的说教改为坐着念⑤。他首创王座(sarīral-mulk)①。阿拉伯的编年史大半是在阿拔斯王朝或在十叶派的影响下编辑的,编者都攻击穆阿威叶不虔诚。不过从保存在伊本·阿萨基尔著作里的叙利亚传说看来,他还是一个善良的穆斯林。他给伍麦叶王朝的继任者遗留下一个先例,这个先例充满了慈悲、勤勉、机智和治才,后来有许多人企图效法他②,但是成功的很少。他不仅是阿拉伯的第一个国王,而且是最好的阿拉伯国王。

  ---------------

  ①Dīnawari,pp.232—233;Tabari,vol.ii,pp.69—70;ibn-‘Asākir,vol.v,P.397。

  ②Fakhri,p.145;‘Iqd,vol.ii,p,304;Mas‘ūdi,vol.v,p.410。

  ①Ya‘qūbi,vol.ii,p.283;‘Iqd,vol.i,p.10。

  ②Tabari,vol.ii,p.5。

  ③Ibn-Khaldūn,Muqaddamah,pp.169以下;Ya‘qūbi,vol.ii,p.257。

  ④Ya‘qūbi,vol.ii,p.265;Dīnawari,p.229;Tabari,vol.ii,p.70,l.20。

  ⑤Ibn-al-‘Ibri,p.188。

  ①Ibn-Khaldūn,Muqaddamah,p.217;al-Qalqashandi,Subhal-A‘shā,vol.iv(Cairo,1914),p.6。

  ②Mas‘ūdi,vol.v,p.78。穆阿威叶的坟在大马士革城小门外(al-Bābal-Saghīr)的墓地里,现在还有人去凭吊。

  ---------------

  第十八章与拜占廷的敌对关系

  当穆阿威叶在新的位置上还不安全,还忙于处理国内事务的时候,他愿意向拜占廷皇帝君士坦斯二世(641—668年在位)每年缴纳贡税,以换得(658或659年)休战。西奥方斯曾提及这种贡税③,白拉左里也述及纳贡的事实④。但是后来不久,就拒绝纳贡,而从海陆两路侵入拜占廷的领土,穆阿威叶在袭击拜占廷方面所表现的热心和坚决,是后来的任何继任者所不及的。穆阿威叶曾将他强大的臂膀,两次伸向敌人的首都。他屡次侵入鲁木国(Bilādal-Rūm,罗马人的领土,即小亚细亚)的主要目的,当然是获取战利品,但是以攻占君士坦丁堡为长远的目标,也是可能的。侵略渐渐成为每年夏季例行的公事,而且成了使阿拉伯军队保持强健体质和良好训练的手段。但是,阿拉伯人在小亚细亚并未建立一个永久的立足处。他们沿着一条阻力最小的路线,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引向东方和西方。否则,阿拉伯人和拜占廷在小亚细亚,甚至在黑雷斯蓬特海峡①的关系,会大不相同的。在北方,险峻的陶鲁斯和前陶鲁斯山脉,由自然界永远定为界线,阿拉伯语似乎被冻结在山脉的南面的斜坡上面。后来,塞尔柱克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虽然把小亚细亚纳入伊斯兰教的政治范围以内,但小亚细亚的居民,从来没有变成说阿拉伯语的人民。自远古以来,从喜特人时代起,那里的基本居民始终是非闪族的,那里的气候严寒,阿拉伯文化不能在那里的土壤上生根发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