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在清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二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3月15日)生在盛京,母亲是孝庄文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姓博尔济吉特氏)。他于清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八月二十六日(1643年10月8日)在盛京继帝位时,年龄尚不足六岁,由叔父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辅政,年号则在第二年改称“顺治”。如此,就有了以后的“顺治皇帝”这一称谓。
当顺治在襁褓中长成,还不知自己未来帝座之上的命运的时候,明朝的崇祯皇帝,正在为烽火连天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寝食难安。而顺治登上大清国帝座不足一年,大明国的崇祯皇帝就在手刃了一家数口后,自己也在煤山(北京景山)自缢了。那是明崇祯十七年(1644),原因是李自成的大顺军攻进了明朝都城北京。
明朝的皇帝死了,但军队还在。驻守在山海关、以防备清军为责任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在得知爱妾陈圆圆被农民军挟持以迫自己归降后,选择了放清军进关,协同明军剿灭农民军的道路。但大清军的铁骑一经踏入中原的土地,在剿灭农民军的同时,也就收服了本属于明朝的政权和军队。顺治元年(1644)九月,辅政的叔父多尔衮在前面拼杀,顺治帝就在另一辅政的叔父济尔哈朗的护送下,从沈阳抵达北京,诏告天下,开始努力实现对这片土地的统治。中国历史,进入了以满族贵族为核心统治的清王朝。顺治帝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
因为摄政王多尔衮的突然病逝,顺治八年正月十二日(1651年2月1日),顺治帝实现了提前亲政,这一年,他才十四岁。鉴于多尔衮的擅权给自己造成的多年压制和伤害,顺治帝毅然决定从此亲自处理一切政务。为了克服阅读汉文奏章的困难,广泛吸收中国历代帝王的治国经验,他在政务之余,开始孜孜不倦地苦苦学习,涉猎十分广泛。在领悟了文教治天下的道理后,开始学习用汉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和伦理道德不断完善自己对国家的统治。同时,他深知帝王临御天下,必须以国计民生为首务,所以推行招降弥乱、以抚助剿的军事政策,推行屯田开荒、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并且注重整顿吏治,建立廉洁有效的政府机构。到顺治十六年(1659)春天,除地处东南沿海一隅的郑成功外,讨平了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武装力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从而实现了祖父和父亲关于迈过山海关统治这片美丽富饶的国土的梦想。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承袭着满族勇猛顽强又容纳了汉族文治民生思想、刻意求治又实现了权力统治的年轻皇帝,为什么会有弃位出家的说法呢?
第一部分
第6节 顺治出家了吗
关于顺治出家,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顺治并非在二十四岁亡于天花,而是在这一年脱去龙袍换上袈裟,于五台山修身向佛,并于康熙五十年(1711)左右圆寂。期间,康熙皇帝曾经数次前往五台觐见父亲,但都没有得到顺治的相认,所以康熙才会写出“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的诗篇。至于其出家的原因,则是因为爱妃董鄂氏,也就是被掳献进宫的江南名妓董小宛的去世。选择五台山修行,则是因为梦见董小宛在那里。这种说法的有关记录,主要存在于《顺治演义》、《顺治与康熙》等野史和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当时著名才子吴伟业(梅村)写的一组《清凉山赞佛诗》,诗文影射顺治在五台修行,并用“双成”的典故和“千里草”代指“董”姓。由于吴伟业的诗素有“史诗”之称,而他苦恋着的,是与董小宛齐名、才高气傲的名妓卞玉京,所以信者云云。而这一切,又可以在五台山找到相关的附会。
另一种说法,来自于《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年谱》、《旅庵和尚奏录》、《敕赐圆照茆溪森禅师语录》、《北游集》、《续指月录》等僧侣书籍的记载。这些书用语录及偈语的形式,记载顺治曾经在十七年(1660)十月中旬于宫中,由湖州(浙江吴兴)报恩寺和尚茆溪森为其举行了净发仪式。但剃了光头本已出家的顺治,又在茆溪森的师父、报恩寺主持玉林L的谆谆诱导和要烧死茆溪森的胁迫下,回心转意,蓄发留俗了。
如此,我们首先需要搞清的,是顺治帝在二十四岁那年,是不是真的去世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明朝、清朝遗留的原始档案一千余万件。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中,最受其时皇家尊崇保护的,是《实录》、《圣训》和《玉牒》。它们在漫长的清朝统治时期,被单独专门保护在皇史k(位于北京南池子)的金匮里,由专职守尉看护。其中的《实录》,是由继位的皇帝组织人员,依据各种文书档案,按照年月日的顺序,为去世的皇帝编写的事实记录。由于精心的保护,《清世祖实录》金黄色的绫面到现在还像新的一样。在该《实录》卷一百四十四,这样记录着:“顺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亥朔,上不视朝。免诸王文武群臣行庆贺礼。孟春时享太庙,遣都统穆理玛行礼。壬子,上不豫……丙辰,谕礼部:大享殿合祀大典,朕本欲亲诣行礼,用展诚敬。兹朕躬偶尔违和,未能亲诣,应遣官恭代。著开列应遣官职名具奏。尔部即遵谕行。上大渐,遣内大臣苏克萨哈传谕:京城内,除十恶死罪外,其余死罪,及各项罪犯,悉行释放。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这段话的意思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顺治帝免去群臣的朝贺礼仪,而且当日应该举行的春季第一月祭祀太庙的礼仪,也派官员前往。初二日,顺治帝身体不适。初六日,顺治帝传谕,应该由自己参加的大享殿礼仪,因为身体不适,需要派官员代祀,让礼部列出代祀官员的名单,并且因为病情迅速加剧,又传谕赦免京城内十恶死罪以外的一切罪犯。初七日的凌晨相当于现在零点到一点这段时间内,顺治帝就去世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