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势中原_王玉彬/王苏红【完结】(10)

  黎曼凑过来:“我那张是湖北黄安的。”

  “你们说,这意味着什么?”

  “是不是我们的部队要打出去?”

  “对。我看差不多。”于乔很自信地说,“大概要进大别山了!”

  科长走过来,很严厉地说:“制图员的纪律是什么?忘了?”

  “我们自己说说,”黎曼辩解道,“又不会出去乱讲。”

  “自己也不许谈论!你们简直不明白自己在说什么!”

  三个人吐吐舌头,各归原位。

  制图室又恢复了寂静。

  只有笔、尺、圆规在制图板上挪动的声音。

  河南安阳 蒋村 1947年6月24日

  刘伯承、邓小平到第3纵队看望部队,刚进门,情报处处长柴成文便拿着刚刚截获的一则电讯追来了。

  电讯:

  共匪刘、邓部队正在豫北展开攻势。国军前线司令

  部发表时事述评,判断刘、邓之匪部东进不成,而改为

  百窜。他们在豫北发动的攻势,无非是为他们退回太行

  山清扫道路。

  “兵不厌诈,敌人就范了!”刘伯承扔下手里的帽子,“连敌前线指挥部也深信不疑,该我从中举事了。”

  邓小平:“好啊!就让蒋介石看看刘邓是如何‘西窜’吧!”

  刘伯承向李达下达命令:“根据渡一号作战命令,令各部队向待渡地点集结。立即出发!”

  邓小平俯案疾书:

  军委并告陈粟、陈谢:

  我野战军准备有日(25日)开始出动,月底渡黄

  河。

  ……

  大势中原大势中原第2章 暗渡陈仓

  河南濮县至山东东阿渡口 1947年6月30日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似一条黄色巨龙,卷着万顷泥沙,唤着九天雷霆,烟波荡荡,浊浪滔滔。

  人道黄河十滩九险,6月伏汛的黄河更是无滩不险。仿佛接了天河,通了地脉,混浊的黄水暴满了河床。举目望去,滔滔黄浪,飞腾冲荡,十几里宽的河面上浪峰一个跟着一个,沙崩似的重叠起来,滚成巨大的漩涡,发疯一般冲向堤岸,没撞碎的又退回去,和接踵而至的浪涛碰在一起,轰隆一声,拍向半天空,又瀑布似的崩泻下来,气势之磅礴,令人肃然。蒋介石把它比作“40万大军”,并不夸张。

  6月30日,正是旧历五月十二。橄榄形的月亮从柳枝梢尖升起,慢慢向中空爬去。幽蓝的夜空纤云缕缕,月明星稀。大地在熟睡,除了永远醒着的黄河,只有夜风吹动芦苇与菖蒲叶子,发出悉悉碎碎的声响。

  寂静的夜色中,千军万马预伏在东阿至濮县300里河堤附近。

  寂静的夜色中,沿河八个县的水手走向各个渡口。

  船上的树枝、蒙布在寂静中揭开了。

  船坞里的大船在寂静中被推上渡点。

  芦苇、菖蒲丛里的小船在寂静中划出水面。

  青纱帐里的一排排大炮在寂静中昂起炮管。

  一切都在寂静中进行着。

  上午,刘伯承、李达驱车察看了几个大渡口,对渡船、掩护等任务—一做了详尽安排。

  李桥渡口的渡河前卫是第6纵队第18旅。颜参谋长举起望远镜向对岸望去,月光下敌人的哨兵像虫子一样在沙滩上蠕动着,沿岸的防线50米一个暗堡,5米一个单人掩体,暗堡与掩体之间由一条二尺宽的壕沟联系着,沟前便是浊浪掠天的黄河。

  旅长肖永银在河防指挥部里抽烟。那真叫抽。一口下去,嘶啦啦燃掉半截子。他抽一口,看一眼表。嘀嘀嗒嗒,时针指到了晚上10时30分。

  肖永银把手里的烟头一摔,抓起电话机:

  “前卫团,五分钟内到达渡点!”

  前卫团突击队四分钟就到了。

  一些在休整期间人伍的新兵还没有见过黄河,他们一边急匆匆地赶路,一边小声叨叨:“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过黄河不死心……”一站到黄河大堤上,便忍不住“呀”了起来,心似乎为了证明它的不死,“咚咚咚”地跳个不停。

  渡河前,部队已经详细地学习了刘伯承的《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人人写了立功计划。突击队2小队1排副排长李祥云一口气报了无数个第一:“我要带第一个班坐第一只船,我要第一个上船、第一个下船、第一个登陆、第一个占领暗堡、第一个炸毁河堤上的碉堡……”

  白天动员的时候,肖永银要求突击队渡河后迅速占领交通沟,巩固前沿,只要坚持半小时,第二梯队就能赶到。前卫团提出半小时内占领对岸河堤,计划1小队占领东子谷和营里村,2小队夺取河堤上的碉堡。

  渡口上的船夫、水手已经站在自己的船位上。许多人身上脱得赤条条,油亮的身躯镀着银辉,如一尊尊青铜雕塑。

  这一带本是梁山好汉的家乡。数百年前,好汉们揭竿造反。聚义梁山水泊,为后人留下了经世不衰的“一百单八将”传奇佳话。他们的后世子孙秉承了祖先不甘做奴隶的抗争性,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国民党,都吃过他们的明枪暗箭,弄得大一黑就不敢在这一带出没。豪放义勇的梁山好汉现在又为渡送刘邓大军大显身手。为了争第一船,打擂台,比武艺,一下子跳出了几百个“浪里白条”。10年前,他们都是“玩船”好手,水上功夫如蚊龙一般,专寻大河巨浪、波峰险恶之时纵身钻入浪里,与暴躁的黄河挑逗戏弄,享受征服者的欢娱。自从苗黄河改道,10年没展示过这种功夫了。那时候河面比现在窄,但就是划个来回也得半个点儿。接到护送大军渡河的任务后,他们集中起来,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已经把时间缩短到20分钟。这天晚上他们提出只要13分钟。这些好汉不仅艺高胆大,而且心也细,船帮都包裹上了棉胎、旧布,以防船只互撞时发出声响惊动敌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