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势中原_王玉彬/王苏红【完结】(58)

  “疯狗就疯狗!反正谁也别想炸我的炮!”

  “你还他娘的是个班长!这是命令,你懂不懂?!”

  “命令?谁下命令也不能炸!要炸,你们连我一块儿炸吧!”

  炮兵营长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突然发现刘邓首长,急忙举手敬礼。

  刘伯承走近李二狗,温和地说:“炸炮谁都心疼,是不得已;就是留着炮,过了黄泛区,到南边尽是山路,炮也没法行动。”

  李二狗不知道跟他说话的是什么首长,还梗着脖子,火气挺冲:“炸!炸!炸!你知道这门炮是咋得来的吗?”

  两行泪决堤一般夺眶而出,把脸上的泥冲出两道沟。

  去年10月,在鄄城战役中,李二狗带领4班战士冲在最前面。借着阳光的反射,他突然发现前面有个东西在闪光。他命令全班停止前进,一面火力封锁这个奇怪的目标,一面命令突击组员秦元兴爬到前面侦察。一会儿,秦元兴回来报告,那是一门榴弹炮,敌人正在挖工事。李二狗一听是炮,高兴得简直发狂。他立即命令匍匐前进,夺下那门炮。榴弹炮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全班。爬!爬!爬!在离炮30米的地方,战士王永福牺牲了;在离炮14米的地方,副班长李正荣牺牲了。距离越近,弹雨越密。爬到大炮跟前那一瞬间,战士张三功、张玉琪又倒下了。鲜血溅满了炮身,染上了血色的大炮显得更壮观了。李二狗、秦元兴面对大炮宣誓:“全班就剩下咱俩,打死也要把它保住!”敌人拼命反击,企图夺回阵地。后面的大部队冲上来,发现已经负了伤的李二狗和秦元兴紧紧地抱着大炮轮子……

  “首长,它不是炮,是俺4班的人啊!”李二狗泣不成声。

  刘伯承:“小鬼,要看到将来。将来,我们会有很多的炮!’

  邓小平:“同志,我们后面有追兵,炸炮是总指挥部的决定。”

  炮兵营长急眼了:“快下来!”

  李二狗仔细辨认面前的首长,似乎意识到什么,跳下炮架。

  刘伯承、邓小平相视一笑,离去了。

  炮兵营长瞪李二狗:“还犟!那是刘司令员、邓政委!”

  李二狗猛地抬起头,惊讶地望着在泥水中跋涉的首长,突然转身动手卸炮栓。

  营长:“还干啥?”

  “留个纪念!”

  落日西沉了,晚霞殷红。

  几声沉闷的爆炸。

  申荣贵间卫士长:“是炸炮吧?”

  卫士长不语。

  行进的队伍停下来,万千人转身回望。

  刘伯承、邓小平没有回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议论。

  “咱们这是往哪儿去呀?,’

  “我听说是去大别山,保密。”

  “大别山在哪儿?”

  “南边。”

  “越走离家越远。”

  连长王崇乐插话:“咋越走离家越远?当兵的吃了百家粮,穿了百家衣,就是百家人,四海都是咱的家,走到哪儿都没离开家。”

  其实,王崇乐心里也酸酸的。河南兵恋家是出了名的,在本地很能打,就是离不开故土。王崇乐所在的营是卫河支队改编的,都是河南人。过去,这支部队打仗南不过陇海,西不过平汉,东不过津浦,北不过德太,就在冀鲁豫这块地盘转。南下前,营长发话:“在座的都是连以上干部,丑话说前边。咱们都是河南人,有离不开家的,现在说话,趁早拿了路费回你的炕头上去。决心南下的,别给河南人丢脸,五尺高的汉子也长长志气,把兵一个不少地带到大别山去!有人说共产党再有办法也带不出去河南兵,我就不信!你们信不信?”没人说话,心里没有底儿。但是没一个不想“长长志气”。越往南走,连长们越忙活,队前队尾地关照,掌握部队的情绪变化。

  王崇乐见刚才议论的几个战士不吭声了,一咧嘴笑道:“我看咱得学学大雁,春来秋去,南北到处飞,不总恋着一处。”

  一战士说:“那不如学蜗牛。”

  “咋讲?”

  “它把房子背在身上,走哪儿哪儿是家。”

  王崇乐被逗乐了。

  另一战士说:“咱们现在不是和蜗牛一样吗?背包往身上一背,走哪儿哪儿吃哪儿睡。”

  王崇乐道:“说得好。谁说咱河南兵没出息?听听!”

  黄昏,部队走上一片辽阔的沙坡,地图上标着“陈园集”。从地名判断,也许当年这是个繁华的集镇,现在却只剩下一副形骸:高低不平的沙地上这里一堵瘫墙,那里一片瓦砾,茅草稀稀拉拉地摇晃着,像一片荒凉的乱坟岗。

  休息号声响了。一身泥水的战士们像一堆泥,倒在沙地上就睡,饭也没人吃了。

  刘伯承在李达的陪同下四下巡视,他心痛地看着酣睡的战士,说:“赶紧布置防空警戒!”

  李达:“部队太疲劳了,休息时间延长两个小时吧?”

  刘伯承沉默,走了几步,果断地说:“不行。才走出20多里,若再延长休息时间,大亮前走不出黄泛区。慈不掌兵啊!”

  刘伯承在堵断墙下席地而坐,皱着眉头伸直腿,靠在断墙上。他摘下眼镜,揉着红肿的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