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川军:国民党四川军队抗战秘闻_夔剑/孙宏志【完结】(13)

  “好!我答应你的请求。”孙震说道。

  “好!”下面随即大声喝彩,掌声一片。

  第三章 抗战烟枪(1)

  1937年8月3日,共赴国难,蒋介石在南京召集最高国防会议,紧急商讨应对方略。

  7月10日当天,刘湘以川康绥靖主任兼四川省主席的名义,电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并通电全国各省市军政长官,主张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赴国难,并请缨抗战。通电一传到四川,川军将领和川中官民都非常振奋。

  第二天一大早,王铭章带着李绍坤乘车前往广汉,拜访邓锡侯所部45军127师师长陈离。

  陈离,字静珊,与王铭章是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同学,毕业后曾同属刘存厚师,讨袁护国战争时调到邓锡侯支队,川军易帜后驻防广汉、新都,与王铭章防区近邻,两人交往甚厚。两个防区之间没有设关卡,被老百姓誉称为“无国界防区”。

  陈离从大革命时期以来,就一直和共产党有密切关系。1930年,共产党在广汉发动起义,部队经什邡、绵竹至安县,被田颂尧部围攻,遭到失败。各方以陈离掩护共产党分子酿成重大事变,要求撤职查办。时任省主席刘文辉叫邓锡侯处理,邓锡侯本身同情共产党,只对陈离“撤职留任,戴罪立功”,继续保留原防区。两年后,又让陈离官复原职,并将部队扩大为师。抗战爆发后,中共派张晓峰入川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陈离将他安置在自己部队里,以上尉军官身份作掩护。

  “哎呀,是之钟啊,好久不见了,什么风把你给吹来啦?”陈离一见到王铭章,高兴地问。

  “还不是卢沟桥事变和整军的事,你渠道广,消息灵通,专门来向你讨教。”王铭章开门见山地说。

  “呵呵,好说,好说,凡我所知,有问必答。”陈离爽快地说。

  “那我就不拐弯抹角了。”

  “跟我还用得着转弯抹角?来来,先喝口茶。”陈离笑道,一边把声音降低下来,叫警卫把门带上,别让人打扰。

  “第一个问题,你看委员长这次会不会真心抗日?”

  “哦?一来就是这么严肃的问题呀。”陈离笑道。

  “还不是因为卢沟桥事变事关紧急啊。”王铭章笑道。

  陈离说:“倒也是。我认为,这次已经势在必行了。西安事变以后,形势大变,反内战、团结抗战呼声空前高涨,甫公以前是拥蒋反共的,现在也公开支持共产党的统一抗日主张,释放了政治犯。一些南京官员,本意还是想继续‘攘外必先安内’,进一步加强党政军的中央集权,这从西北整军和川康整军都不难看出。听邓副司令讲,这次重庆整军会议上闹得很凶,僵持不下,要不是爆发了卢沟桥事变,还说不定如何收场呢。现在,既然日军进攻平津,战争进一步升级了,不抗战已经没有理由了。中央政府再不积极抗战,可能就不单单是西安事变的问题了,整个南京政府的合法性都会出很大的问题。但是,我担心,日军习惯于速战速决,眼下我国却忙于整军,军心不稳,管理紊乱,中央对这次日军侵略行动明显缺乏应有的准备,至今还没有听说过部署有力增援的消息,估计平津很危险。我认为,必须一边立即组织先头部队驰援平津,一边迅速召集最高级国防会议,包括我们川军、西北军、东北军和红军的军政领袖人物都要参加才得行,弄不好,还真得组建一个临时国防政府。”

  “嗯!很有道理。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大问题。到底老兄和共产党打交道多,眼界就是不一样。第二个问题,川军首脑人物为争夺势力范围,混战了几十年,现在却一致要求出川抗战,你看是不是出于真心诚意啊?”王铭章接着问。

  “这一点我刚好也琢磨过。我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是真心的。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日本帝国主义灭亡我们中国的野心,现在大家都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东三省和沦陷后,张学良的东北军长期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终于不堪屈辱,发动兵谏,使全国各方都进一步看清了,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经行不通了,停止内战、坚决抗战是唯一的出路。第二,由于共产党人和一些著名民主人士的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已经在全国开展起来。特别是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发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之后,救亡运动更是波涛汹涌,势不可挡。我们四川也成立了很多呼吁抗战的民众组织,活动很积极。第三,我们川内的抗战气氛,你也晓得,打了几十年的内战,民怨沸腾,军内军外、上上下下都实在不想继续打内战了。由于共产党的大力推动,川内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一定会越来越高。”陈离轻声说,“我听说共产党派人做了刘湘和不少川军首脑的工作。”

  第三章 抗战烟枪(2)

  “怪不得,这样才好!”王铭章高兴地说。

  “第四点,”陈离接着说,“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抵抗政策酿成西安事变,当时大家都以为和共产党关系密切的张学良、杨虎城一定会干掉蒋介石,万万没想到共产党却出来做工作,释放了蒋介石。共产党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前仇,很得人心。共产党主张国共合作,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广泛支持,刘主席和不少川军将领都响应积极。反正我和邓司令是不会再打内战了。也正是以上这些因素,才有了现在的请缨抗战。所以,我认为川军将领的抗战意愿绝大多数人是真诚和强烈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