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川军:国民党四川军队抗战秘闻_夔剑/孙宏志【完结】(18)

  “日军装备优势悬殊,每一条线都够得我们打!”王铭章说。

  “就是,所以,还要看到底是怎么个指挥办法,是所有川军部队集中使用,独立负责一个战区,还是分散使用。我觉得两种方式各有所长,但最好是集中使用,便于协同,就像当年湘军、楚军和淮军跟太平军打仗那样——当然,这次抗战的性质完全是两码事。”赵渭宾接着说。

  “还有装备!得尽快更换装备!这一点千万不能忽视!”王志远补充说。

  “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抓紧更新装备是当务之急。”王铭章赞同道。

  “这的确是大家的共识。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赵渭宾跟着说。

  “对头,我们总不能都去用钝刀子割肉嘛!日本政客不心痛他们武士的脖子,我还心痛弟兄们的膀子呢!”王铭章笑道。

  大家都笑起来。

  “对了,象贤,铁松的成绩出来没有啊?我还等着他帮我们造飞机呢!”王铭章问道。

  “还没。你看看,铁松说我比他还着急,我看,王师长比我更着急!”赵渭宾笑着对王志远说。

  “我确实很心急,不能不急啊!战争更形势逼人啦!全国好不容易出几个有本事造出飞机来的人才,谁不想其中有我们122师的子弟呢!”王铭章爽朗笑道。他随即说:“可惜,我们眼前只能将就现有的简陋装备进行备战。”

  “唉!就是,眼下,保持旺盛的斗志很重要。”王志远说。

  “对头!士气高昂可以弥补装备悬殊,这是我多年带兵打仗的一个切身体会。我们要一边争取装备,一边鼓动士气。”王铭章说。

  “这就针对淞沪之战写些抗战标语张贴出去,怎么样啊?”赵渭宾叹口气后接着问。

  “好!这件事情还是有劳你了。志远和我再好好商量一下训练的事情。”王铭章当即同意。

  赵渭宾见王铭章实在太忙,没功夫照顾道纯,就让正由李绍坤陪着玩的纯纯跟着自己看写标语识字。小道纯帮着走纸、磨墨,还跟着赵渭宾的警卫和政训员一起在驻地内外张贴标语,忙得不亦乐乎。

  “川军将士坚决支持淞沪抗战!”、“誓死捍卫国家领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迅速张贴到驻地内外。

  后来,赵渭宾还专门给道纯写了一个标语:“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道纯十分高兴,打算开学后拿到学校去张贴。

  王铭章决定利用这次去成都开会的机会,顺便把道纯送回新都老家,省得她呆在军营里没有玩伴,影响自己和赵渭宾工作。

  第三章 抗战烟枪(8)

  轿车快到新都县城时,副官罗辛甲对王铭章建议说:“师长,听说这几天成都天天都有学生和市民在街上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昨天游行的人超过10万,新都这边学生和团体也在响应,不晓得今天大街上还有没有游行队伍,我们从小路绕一下,可能更顺当一点。”

  “回自己的家还用走小路?没关系,就走城关大道!真要是碰上了,就顺便看看新都的学生究竟是怎么游行的。”王铭章答道。

  小车刚开进新都城门口,就碰到一支游行队伍正在游行。

  “来了一辆小汽车,一定是当官的。我们先过去发传单、贴标语。”一个学生对另旁边两个正在发传单的同学说。

  “好!”三个学生说着就跑过来。

  “有几个学生朝我们这边跑过来了。”坐在前面的侍卫官李绍坤提醒王铭章和车内的人说。

  “司机,你把车子停到路边。罗副官,你下去向他们要一套传单。绍坤,把你旁边的车窗摇下来。”

  “是部队的车子,里面下来一个军官。”跑在前面的学生跑过来透过车窗往里看。

  “还有一个中将和一个小女孩呢!”旁边的同学一眼看见正从里面往外看的王铭章,从肩章上认出他的身份。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日寇铁蹄在中国横冲直撞,土地被强占,同胞被屠杀,你不赶快带兵到前线去抗战,还带着小娃娃在街上兜风,还算是中国人吗?”一个学生质问道。

  “胆小鬼,你出来跟我们说清楚!”另一个学生说。立即有学生和群众围观过来。

  王铭章宽容地笑着打开车门。罗辛甲见状,赶紧抢站在王铭章前面对学生们说:

  “同学们误会了,这是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将军。我们这可不是兜风哦。因为部队就要出川抗战了,王将军有事去成都,顺道把孩子送回家,大家不要误会。”

  “大哥哥,不许你胡说八道!我爸爸才不是胆小鬼呢!我也不是小娃娃,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再过一年就要读中学了。”先前在颠簸的车上昏昏欲睡的道纯被吵醒了,跟在王铭章身后下了车,她抢在罗副官之前大声回敬。就在李绍坤赶紧下车护着两人之际。道纯已经从书包里掏出那个标语,大声说:“你们看,这是我爸爸部队的赵叔叔刚写的标语,我要带回学校去张贴!”

  同学和围观的人群看到那张“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的标语,顿时无语。一个同学更是为自己刚才的鲁莽含羞道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