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军饷和公务员工资赈灾,只能是杯水车薪。军饷、工资和赈灾款项,中央再也不能拖欠我们了,这个事情很重要,会上要提出来讨论解决。”邓汉祥说。
“那就由绩丕负责提。”刘湘说。
“嗯!我把中央发给绥署的军费,和绥署下发的军费账目,统统拿给财政监理处长关吉玉核对,让他晓得我们绥署为给川军弟兄发军饷,实际上是倒贴钱的。”甘绩丕立即答应下来。
“好!这个办法不错!”刘湘当即肯定,众人纷纷喝彩。
“可是,南京方面一直没同意移兵屯垦的办法,这件事情也得在整军会上商讨。”邓汉祥接着说。
“这两年旱灾实在严重,全省各地都在饿死人,总不能只管裁减川军,不管川军生存嘛!我看,这件事情,没有啥子商量头!他们要是不同意这个办法,我们也不理他们的整军要求。”刘湘亲信旅长刘兆藜气愤地说。
“嗯!要是兆藜兄是老蒋或者何应钦就好了。”邓汉祥笑道,大家都苦笑一通。
邓汉祥接着说:“第三方面的议题,是军队的人事权。南京方面要求收走各军团长以上中高级将领的任免权,由中央统一负责军官任免。”
“收走了人事权,中央倒是加强集权了,我们又怎么指挥下面的部队?”立即有人抗议。
“还有更厉害的。第四,是财权。所有部队、所有官兵的军饷,以后每次都由行营方面派人点名发放。”
“哦!”众人哗然。
“每个月都要到所有部队去跟每一个官兵点名发饷?他们重庆行营不嫌麻烦,我还嫌累哟!”又有人抗议。
“都是第二次大裁减了,怎么可能还有空额嘛。我看,他们只不过是想把手直接伸到川军各部的中下层去。”有人猜测说。
“嗯!多半如此!”随即有人附和。
“未免手也伸得太长了嘛!”有人讽刺说。
“另外,还要我们交出所有的兵工厂,包括兵器修理厂和钢铁厂。”刘湘插话道。
“狗日的!这么黑啊!”有人骂起来。
“这一项,实际上是既不让我们制造武器,也不让我们修理武器,武器装备全都由南京方面统管,以后要更换装备、补充弹药乃至于日常维护,都得向南京方面打报告请款,才能进行了。”潘文华解读说。
“他妈的,我们川军的装备本身就非常简陋了,现在连土枪和修理都不许自己搞,这样子整下去,我们迟早都得重新用菜刀打仗!不行,这一条坚决不能接受!”有人骂道。
“其实啊,在这一条上,我们这边还稍微好一点,现有的装备和弹药勉强可以应付一段时间,装备比我们残破得多的川北邓锡侯45军、孙震41军,这次不跳起来才怪。”刘湘不动声色地插话说。
众人立即明白话中含义,不再抨击这一条,静下来听邓汉祥接着讲:
“原则性的东西,六月份的讨价还价已经敲定了。当时讨价还价之艰苦,在座的有的可能还不太清楚。3月18日,我第一次奉命到南京协商,一下机场,就被几十个中外记者包围了,说是盛传四川要造反,向我求证这件事情。”邓汉祥说完苦笑了一下。
“打了二十年内战,四川军民早就厌烦战乱了,如果南京方面不欺人太甚,川军怎么可能造反嘛!”刘湘说。
“他妈的,肯定是他们派特务造的谣。”
“贼喊捉贼!”有人骂道。
“就是,我就搞不懂,这个蒋介石,怎么就这么喜欢内斗,唯恐天下不乱,打了几十年内战,还不厌烦。结果,先前东北军在中原大战的时候全力挺蒋,帮中央军获胜,蒋介石和张学良称兄道弟,算是铁哥们了,也被老蒋的内战政策逼得发动西安事变了,搞得天下哗然,狼狈不堪。”潘文华嘲笑说。
第一章 川康整军(3)
“这就叫做‘走夜路必撞鬼’!”刘兆藜大声说,众人嘲笑一通。
“问题是,这个老蒋,刚刚从西安拣了条命回去,不思反省,却反过头来搞甘陕整军,整垮了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的三位一体,现在又要来整我们川康。”刘湘又说了一句。
“就是!要是张学良当时不意气用事,直接把老蒋彻底解决了,我们哪有这么多的麻烦!”另一个旅长说。
刘湘怕大家大发牢骚过头,赶紧又把话题拉回来:“张学良当时放人是应该的,不然真要重新爆发大内战了。这个事情,说来话长,今天就不要在这里议论了,还是说整军会的事情。”
邓汉祥赶紧说:“这次会议,主要是议定整军的一些具体原则和具体方案。最终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或许大家都已经听到一些风声了,这次整军主要是针对甫公和我们在座诸位的。就我们所掌握的情报,蒋介石企图拉拢樊绍增、刘文辉、邓锡侯、李家钰等一部分川军将领,对我们这些甫公的嫡系部队施加压力,造成不利于我们的整顿办法。”
“依我看,他们的如意算盘,不单单是整甫公和我们这些亲信,而是要分散瓦解,企图先把刘主席这个四川军政领袖搞垮,一旦川内群龙无首,就只能任凭南京方面宰割了。”潘文华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