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即美国总统,则更加错了。判断红色中国的意图是杜鲁门的事,而不是麦克阿瑟的事。
然而,人们还是肯定会相信,在有关中共意图的问题上,杜鲁门确实很重视麦克阿瑟的意见。由于他
在仁川的成功,他已成为非凡之人,他的观点很有分量并受到极大的尊重。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总统和
所有在场的人都没有对麦克阿瑟的意见表示怀疑,而这些人,正如阿普尔曼所说:“应该是熟知这一事件
最高级别的相关情报的。”
威克岛会谈在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了。杜鲁门发表了一个声明,称会谈十分令人满意,“在外交政策的
目标与执行方面,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这理所当然地意味着麦克阿瑟与总统共同制定了美国的外交政
策——从杜鲁门这方面来说,他可能是不经意地,但却令人瞩目地承认了这一点。不管杜鲁门是否真的相
信这一点,或者是在掩饰实情以不让国内的民众知晓,他宣称的意见一致却是错误的。一场巨大的风暴正
在酝酿之中。
第33章 清川江上
在着手进行越过三八线的进攻准备当中,麦克阿瑟向北朝鲜人发出了两次敦促投降书,尽管谁也不当
真认为北朝鲜司令部会有谈判的想法,投降就更不用说了。第一次声明是由国务院起草,由麦克阿瑟于10
月1日广播的。结果,一丝回音也没有。第二次是10月9日广播的,这一天,第8集团军发动了攻击。这则
通过广播和印刷的传单空投出去的声明包括10月7日联合国决议的文本和要北朝鲜军队“在朝鲜的任何区
域”停止抵抗的最后通牒。这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下令做的。作为答复,北朝鲜首相金日成第二天向他的军
队发布了一份挑战性通报,命令他们战斗到底。
第8集团军的先头部队由第1骑兵师充当先锋,从汉城北边的开城附近出发,向着北朝鲜首都平壤进军
。南朝鲜第3师已于9月30日在东海岸越过三八线,南朝鲜第6师于10月6日在中央前线的春川附近越过三八
线。到10月10日,南朝鲜第3师和首都师已经进入元山,到11日占领了东海岸这座港市,而此时第10军还
正在进行一场艰难的远征,以便从海上发起两栖登陆。当南朝鲜第3师留在元山地区固守,并迎接第10军
到来时,首都师已经沿海岸线北上了50空里。10月17日,该师占领了咸兴及其兴南港口。
与此同时,在仁川的第1海军陆战师和釜山的第7师于10月16日才全部登船,17日才从仁川起航,但是
由于元山港在俄国人指导下曾布下大约3000颗水雷,扫除这些水雷耽搁了时间,登陆迟迟不能进行。第7
师的航行因此耽搁了近两星期,而陆战队则在日本海上来来回回花了6天,陆战队员戏称之为“游游行动
” [ 译者注:游游(yo-yo)是一种拉线盘玩具,用线缠绕拉动,使盘状物上下往复运动。 ] 。10月25日
,陆战队的坦克登陆舰终于开进了元山港,第二天早上,部队开始下船。到10月28日,陆战师才在元山全
部上岸,而此时,这座城市已被南朝鲜军占领了两星期零三天。
同时,第8集团军已经挺进到北朝鲜的纵深处。到10月14日,经过一系列艰苦战斗,第1骑兵师包围了
金川,攻破了北朝鲜在开城以北的薄弱防线。从此以后,北朝鲜的协同防御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第1军
沿南部所有走廊向平壤进军,南朝鲜军则在东南边和东边从侧翼向北朝鲜首都发动进攻。到10月17日,4
个南朝鲜师,两个美国师(第1骑兵师和第24师)以及英联邦第27旅,都快马加鞭向平壤进军。此时,澳大
利亚皇家团中的一个营又加入到英国旅中。第1骑兵师率先于10月19日抵达平壤,其他各部也相继到达。
10月21日,麦克阿瑟飞抵平壤。在短暂的停留中,他检阅了最先进入北朝鲜首都的第5骑兵团F连。麦克阿
瑟请96天前随该连来到朝鲜的所有官兵出列。5个人站了出来,其中三个有伤在身,而96天前该连有近200
人。
随着平壤失陷,北朝鲜人已成强弩之末,只有个别队伍还在进行零星的抵抗。第8集团军朝鸭绿江继
续进军的道路已经畅通无阻。由于东海岸的第10军原来向西进军和第8集团军会合的计划落空,麦克阿瑟
便转而命令他们沿狼林山东侧向鸭绿江推进,而第8集团军则沿西侧独自朝江边进军。
此时,第7师还在釜山的轮船上晃晃悠悠地漂着,再让他们在元山登陆已经没有必要,麦克阿瑟因此
让他们转道利原登陆。利原这个小港距元山150英里,早些时候已经被沿东海岸北进的南朝鲜首都师快速
突击部队占领。10月28日,即陆战队在元山下船两天后,南朝鲜军已穿过利原,占领了位于兴南东北105
空里处的城津,并继续前进。
10月29日,第7师开始在利原的海滩登陆,到了11月9日,才把大部分装备卸下船。与此同时,麦克阿
瑟命令远东司令部仅有的战区预备队,即第3步兵师,在元山登陆以保卫元山-兴南一带的海岸线。这个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