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修公路,但道路不畅仍影响了第8集团军的推进速度。这种缓慢的推进持续了6周之久。尽管联合国军
并未成功地大量歼灭敌人,但毕竟从共军手中收复了南朝鲜大部分失地。
“撕裂者”行动最惊人的结果是使汉城内外共军的处境发生了变化。联合国部队从春川两侧向北挺进
,如果李奇微决定向西部突破,切断汉城通往北边的道路,那么,汉城内外的中国军队将会腹背受敌而无
退路可言。不过,中国军队未等李奇微动手,便于3月14、15两日撤出了汉城。14日晚至15日晨,一支南
朝鲜巡逻部队发现中国军队已基本上放弃了汉城,南朝鲜和联合国部队便在无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迅速占领
了汉城。交战9个月来,首都汉城已是第四次易手。
与此同时,东部太白山区却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在联合国部队的后方,即在东海岸三陟镇的西
部春邦山脉一带,北朝鲜第10师一直在活动。虽然有4个师之多的南朝鲜兵力对它进行围攻,并使它遭受
惨重伤亡,但该师仍然保持完整,并于3月17、18日从南部一路突破南朝鲜第3和第9师的防地,从后方攻
入了前线,并在北部消失了。
在第9军战区的公路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坦克地雷。山坡上也发现了地堡、战壕、有顶棚的掩体
以及无计其数的机枪掩体。看来要有一场艰苦的阵地战。尽管中国军队在春川南部进行激烈抵抗,有时还
不得不通过白刃战才能将敌兵赶走,但第9军仍稳步向前推进。与此同时,其他部队,如第1海军陆战团,
第1骑兵师、第24师、南朝鲜第6师和英联邦第27旅也一直向前挺进。隶属于第1骑兵师的有希腊营和泰国
营。而第27旅也于最近补充了加拿大帕特里夏公主轻骑团第2营,新西兰第16野战炮团和印度第60野战医
院及外科手术队。
到了3月19日,美第9军巡逻队已进入了春川谷地。此时,空投第187空降团战斗队显然已无必要,因
为中国军队早已撕破包围圈。李奇微于是制定了一个应急计划:3月23日,他命令第187空降团战斗队在汉
城西北大约20英里处,濒临临津江的汶山里一带实施空降,此次行动的目的是想再次围歼汉城以北美第1
军和临津江之间的大批中国军队。“陷阱”已经布下,但这回“猎物”又一次逃脱了。
3月底,第8集团军基本上已挺进到三八线,而东海岸的几支南朝鲜部队甚至越过了三八线几英里。尽
管这具有讽刺意味,但以往的一条政治分界线而今却成了一条战线。不过,这条战线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从杜鲁门总统回答记者的提问中可以看出,三八线已基本上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3月15日,他在回答一
位记者就有关联合国部队是否准备越过三八线这一问题时说:“这是一个由战地司令官决定的战术问题。
远在7000英里以外的总司令不会干预战地行动。我们一直在为解放大韩民国而工作,并按照联合国的意愿
建国。这与三八线毫不相干。”是否越过三八线,最终要由李奇微来决定。征得麦克阿瑟的同意后,李奇
微越过了三八线,继续向北挺进,以期最大限度地消灭共产党部队。
共军主力现集中在铁三角以及华川水库至麟蹄一带,并在为春季反攻做准备。第8集团军严阵以待。
李奇微和其他指挥官尚不能肯定的唯一一点是共军将在何时何地发起进攻。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共产
党军队并未打算从铁三角一带向后方撤退,因为他们没有在后方构筑任何防御阵地。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
,情报部门已查明了中共部队9个军(27个师)的兵力,并且基本查明北朝鲜的18个师和6个旅,以及中共另
外10个军(30个师)的兵力。尽管这些部队都曾遭重挫,中国人也不大可能动用57个师的兵力,然而他们的
力量强大,进攻的势头显而易见。
在这种情况下,李奇微认为与其让第8集团军按兵不动,还不如让他们向前推进为好。于是,4月5日
,继“撕裂者”行动后,他又命令联合国军开始了“狂暴行动”。此次以“堪萨斯线”为目标,向北全线
出击(参见图12)。“堪萨斯”这条新线沿三八线以北的高地而划,西至临津江,那里地势较低,由联合国
部队把守。这条战线绵延115英里,其中包括汉江流入黄海之前的14英里水段和10英里宽的华川水库这道
水障。此座水库为汉城提供水源和电力。在东部山地,山势险峻,几乎无路可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方
的行动。而在这条战线的其余地方,第8集团军可以控制大部分阵地。
向“堪萨斯线”挺进的速度颇为迅速:到4月9日,除了第10军和南朝鲜第3军尚未走出高耸入云的太
白山外,其他部队都已推进至该条战线。这两支部队行动迟缓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敌军的阻滞,而是崎岖不
平的山路。不过,这两支部队也在快速向此战线推进。当天,北朝鲜部队打开了华川水库的水闸,企图淹
没流向西南的北汉江下游流域。不到一个小时,江水水位就猛涨了几英尺,冲垮了一座由工兵架设的浮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