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上午8点钟时雾气散去,斯蒂芬斯上校看见另外4辆坦克呆在村子里,他请求空中打击。与此同时,
迫击炮声静了下来。
上午9时,直接从全义涌出来的北朝鲜步兵向美军山岭阵地的中央发动了攻击。一名炮兵前沿观测员
指挥炮火朝他们轰击,并将他们赶了回去。全义的T34坦克此时从村庄里开了出来,开始用机关枪向美国
人扫射。上午11点时,左侧比克斯勒中尉的那个排受到了轻兵器火力的猛烈攻击,并遭到了北朝鲜步兵的
一次直接进攻。比克斯勒通过无线电向斯蒂芬斯报告说,他的士兵伤亡惨重,需要更多的人手,并请求撤
退。斯蒂芬斯说援兵已在途中。5分钟之后来了两架美军喷气式飞机,它们朝着坦克发射了火箭炮弹,但
没有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然后又朝涌到比克斯勒阵地的北朝鲜步兵开枪扫射。之后不久,弹药耗尽的两
架喷气式飞机飞离战场,北朝鲜人于是又恢复了进攻。坦克的炮火摧毁了该排炮兵的通讯线路,而此时那
位前沿观测员的无线电已失灵。美军的炮弹开始向山岭上倾泻。显然,由于炮兵的炮火指挥中心以为前方
的步兵阵地已经陷落,而他们是在向北朝鲜人轰击呢。斯蒂芬斯上校跑到散兵坑后面他的吉普车上的无线
电跟前,下达了停止炮击的命令。但炮火仍在不停地猛烈倾泻着。3分钟后,比克斯勒报告说,敌人已经
将他包围,他的大部分战士都已阵亡。这是他的最后一次报告。比克斯勒的大部分士兵都死在了散兵坑内
。
与此同时,山岭右端的一些美国军人已经逃走。大约在比克斯勒那一排人被打垮之时,其他人也已经
开始临阵脱逃。斯蒂芬斯上校号召军士们“把那些高价士兵弄回到阵地去”,但是什么也制止不住这种恐
慌,只有几个士兵在坚持战斗。
午后不久,斯蒂芬斯意识到那些仍然呆在山岭上的士兵若想活着出去,就不得不撤出阵地。他发出了
信号,士兵们便跑下山脊,穿过开阔地,朝着一片果园和果园后边的稻田跑去。他们在那里发现,要想在
狭窄而又光滑的田埂和小路上穿过灌满水的稻田极为困难,尤其在当时还有两架美国喷气式飞机向他们俯
冲扫射。那两架飞机将他们当成了北朝鲜人。美军士兵跳进稻田里,没有被击中。但是有过这次经历的人
没有一个说哪怕一句空军的好话。
参加这次短暂战斗的第1营损失了五分之一的人马:33人被打死,35人受伤;而重型迫击炮连则失去
了14名士兵。
斯蒂芬斯上校命令第1营身后留作预备队的第3营向北朝鲜人发动反攻。这场反攻打得十分艰苦。他们
夺回了山岭,但没有夺回比克斯勒的阵地。北朝鲜人防守得非常凶狠。在这场反攻中,第3营救出了10名
炮火之下没有撤出的士兵。
几辆M24查菲式轻型坦克支援了第3营的反攻。这是美军首次在朝鲜战争中动用装甲部队。一辆M24坦
克向一辆T34坦克首先开火,并使之失去了战斗能力。但美军却损失了两辆M24坦克。
将近子夜时分,第3营的指挥官卡尔?C?詹森中校将该营从山岭上撤了下来,返回他们原先的预备阵
地。3营的士兵吃了一惊:北朝鲜人已经渗透过来,进入了他们原来的散兵坑。又经过夜间一小时战斗才
赶走了北朝鲜的队伍。与此同时,第1营已沿着公路运动到鸟致院以北两英里远的新的阻击阵地。
次日(7月11日)早上6点30分,第3营的士兵们听见,在他们前方的一片雷区(这是美军先前布下的)的
另一侧有坦克的声音,但因为有雾却无法看到。几分钟工夫便有4辆T34坦克穿过了雷区,突然出现在该营
的防区。要么是北朝鲜人在夜间排除了地雷,或者坦克没有碰上地雷;要么是地雷埋设不当或是哑雷。
与此同时,敌人的迫击炮集中火力,猛烈地轰击该营的指挥所,炸飞了通讯中心,并打中了弹药点,
造成了严重伤亡。约有1000名北朝鲜步兵迅速从该营阵地的两翼绕过;而其他敌军则在南边的道路上设置
障碍,以防止伤员撤离,并阻止弹药的补给。
这几乎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双层包围圈。头天夜里从阵地上被赶走的那些北朝鲜人一定提供了有关第3
营战斗部署情况的详细情报,因为敌人的第一阵炮火就摧毁了通讯系统,使得该营乱了阵脚。美国人在被
打垮之前战斗得非常顽强,有时甚至是你死我活的交手仗。美军伤亡惨重:该营667名军人中,一半以上
阵亡,其中包括营长詹森中校。那些幸存下来的人经过数天的跋涉,穿过丘陵和敌占区,辗转返回到了部
队。有些士兵疲惫不堪、垂头丧气到了极点,不愿再往前走了。他们干脆停下脚步,等待北朝鲜人的到来
。
史密斯上校率领的第21团第1营,那天夜里在鸟致院以北两英里处公路和铁路两侧的阻击阵地里,忐
忑不安地休息了一个晚上,他们知道北朝鲜人正在到来。(7月12日)黎明时分,一支北朝鲜巡逻队走了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