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丧黄泉。
在向洛东江运动的过程中,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军队向后退却,形成了所谓的“釜山环形防御圈”,
这是一个南北长约100英里,东西宽约50英里的长方形地带。向南流动的洛东江构成了西面的界线,但从
南江和洛东江交汇处,到最南端的朝鲜海峡,有大约15英里长的河段,洛东江从两江交汇处突然改变方向
,流向东边和东南方向,在釜山注入大海。而这段15英里宽的防线,正是北朝鲜第6师直取釜山企图要突
破的战线。防御圈的北侧从洛东里附近向东延伸,穿过崇山峻岭,直达日本海海岸的盈德。防御圈的整个
北侧和西北角,由南朝鲜的5个师来防守;西边,从倭馆向南一直延伸18空里(而江防战线则有35英里)由
第1骑兵师派兵镇守。接下来是第24师防守的一段正面战线,直达南江和洛东江的交汇处。这段战线长约
25空里,沿江有40英里。往南到朝鲜海峡,由第25师来防守,该师收编了第29团溃不成军的两个营,这样
便成为第一个达到正规编制的美军师,即通常每团拥有三个营(第24团已经有了三个营的兵力)。此外,新
近从夏威夷来到朝鲜战场的第5团战斗队,来自美国本土的4700人的第1临时海军陆战旅(即第5海军陆战团
),也附属于第25师。另外还有南朝鲜第7师和一群几支小部队的幸存者,相当于一个团的兵力,以及几支
曾被看做是闵基植上校指挥的特遣队。第5团战斗队带来了14辆装备有90毫米高速火炮的中型M26潘兴式坦
克,海军陆战旅有整整一个M26坦克营。除此之外,从太平洋岛屿打捞出的54辆二战时期的M4A3谢尔曼中
型坦克,经过日本军械修理厂的一番处理,也交付给了刚刚组建的第89中型坦克营使用。美国人终于有了
可以与T34相抗衡的坦克,而且还有80辆坦克正从美国海运而来。
最后,第2步兵师的两个团(9团与23团),再加上前来增援的炮兵营,也从美国本土来到釜山。8月中
旬,该师的第38团亦随之而来。美国大规模的军事集结正在加紧进行。
尽管美军加强了增援力量,但当时人们认为,北朝鲜的兵力远远超过美军和南朝鲜的兵力。例如,
1950年7月26日纽约的《时代》周刊报导说,北朝鲜部队“如波浪般一浪接一浪”地向永同的第一骑兵师
发起进攻。7月30日,该刊又报道说,北朝鲜的兵力仍然强于美军和南朝鲜军队,“双方的比例至少是4比
1”。
事实上,8月4日,美军与南朝鲜军队的作战兵力有9.2万人,而北朝鲜方面投入战斗的11个师仅有7万
人。除此之外,北朝鲜的炮兵力量已大大削弱。坦克数量也降至40辆,还不及刚刚到达的美军第89坦克营
一个营所拥有的坦克多。北朝鲜方面大炮与迫击炮的数量也减至战争刚开始时的1/3。就拿北朝鲜第4师来
说,8月5日到达洛东江时,据说他们只有12门火炮,而当时在朝鲜的一个美军师,至少也有48门榴弹炮。
造成对北朝鲜兵力估计过高的部分原因,在于美军情报机构不知道南朝鲜军队对北朝鲜方面造成的伤
亡有多大。7月27日,麦克阿瑟将军的情报部估计,北朝鲜伤亡人数为3.1万人,而陆军部的估计是7500人
。事实上,根据当时对战俘的审讯,北朝鲜人的伤亡约为5.8万人。无论出入有多大,也绝无理由相信美
军与南朝鲜军队在数量上仍处劣势。根据麦克阿瑟本人报出的北朝鲜的伤亡数字,8月4日,北朝鲜军队与
联合国军双方大体上势均力敌。因为美军的火力要强大得多,南朝鲜部队的火力也比较强,而且还有更多
的武器正从美国本土源源不断地运来。
尽管有这些数字为证,但几十年来一直流传着这样荒诞的说法:美军与南朝鲜军队在那段尘土飞扬的
炎热日子里,在洛东江沿线要面对具有压倒优势兵力的敌人,抗击他们那种“人海”式进攻。这一说法之
所以长期流传下来,原因之一也许在于北朝鲜人在洛东江战斗中掌握了主动权,持续不断地发起进攻。虽
然已被战争拖得精疲力尽,许多情况下甚至没有足够的食品,但是北朝鲜人面对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差异
,仍然挺了下来。勇猛果敢、充满必胜信心的战士所产生的力量错觉,从来没有像北朝鲜军队在1950年夏
天所表现得那么充分。
第18章 第一次反攻
釜山防御圈仍有一段门户敞开的战线,它位于马山以西,距釜山不到33空里,因而是最危险的地段。
为此,沃克在那里集结了一支拥有2万多人、令人生畏的军事力量,即第25师,一个海军陆战旅和第5团战
斗队。两个中型坦克营,即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营和第89营,也集结在那里。仅这一战区的坦克数量就是北
朝鲜人发动战争时坦克数量的三分之二。此外,停泊在朝鲜海峡的两艘护航航空母舰“西西里号”和“培
登海峡号”上,还有两个装备齐全的海盗式战斗轰炸机中队,也可随时增援。
沃克将军认为他在南部已拥有足够的兵力,完全可以发动一次大反攻,这也将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