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不是“完全一致”。
麦克阿瑟与哈里曼会谈中提及的另一个话题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可是迪安?艾奇逊和杜鲁门总
统本该看得出那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麦克阿瑟打算在仁川登陆之后,将长驱直入北朝鲜,尽管美国官方的
政策仅仅是将北朝鲜人驱回到三八线,而不是超过三八线。7月13日麦克阿瑟就曾告诉柯林斯和范登堡将
军,他打算摧毁,而不是仅仅击败北朝鲜军队,这就意味着占领整个北朝鲜。哈里曼的报告引述了麦克阿
瑟计划在战争之后举行全朝鲜大选的观点,并引用麦克阿瑟的话说:“倘使北朝鲜人保证不受俄国人或共
产党的干涉,他们也将投票支持非共党政府。”麦克阿瑟曾有两次吐露他心目中的美国政策:一次是在7
月13日,另一次是在哈里曼访问的某个时候。在他看来,美国应该摧毁北朝鲜政府,并使之并入联合国主
持选举的统一的朝鲜。
杜鲁门政府本该基于美国国家利益立即着手处理并解决这一问题。麦克阿瑟的计划和北朝鲜入侵南朝
鲜一样,都是侵略性的,并且潜藏着引发俄国和红色中国干预的危险。美国有可能在亚洲卷入一场大规模
地面战争,美国政府,尤其是国务院,有责任对此可能的含义进行研究。结果是,政府直到9月27日才作
出最后决定。这个决定不是基于对美国国家长期利益的严密推理和仔细判断,而是基于心存侥幸、一厢情
愿的政治宣传。
麦克阿瑟向杜鲁门政府和美国政策以及美国在远东的利益提出了挑战,在处理这种挑战中,迪安?艾
奇逊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可悲的。不知道艾奇逊是否曾经实事求是地估量过,采取麦克阿瑟式的侵
略而不再局限于旨在恢复战前局势的“警察行动”时美国将要面临的危险。然而,正如艾奇逊的传记作者
戴维?麦克里兰所说,国务卿是“政府中唯一一位不遗余力地向麦克阿瑟提出挑战的人”。由于朝鲜战争
是一场实质上出于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限战争,艾奇逊拒绝干预。麦克里兰说,这“大大地贬低了政治家
责任”。其结果是使麦克阿瑟处于无与伦比的境地,没有哪个美国领导人能够与他比肩并同他抗衡。将军
在他的同代人面前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派往东京去说服麦克阿瑟的美国领导人反而一个个被他说服,有
时甚至违背了他们的意愿。就这样,麦克阿瑟对政治决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作为一个战区司令官所具有
的影响。
第24章 决策仁川
8月9日李奇微回到华盛顿后,用不同凡响一词来称赞麦克阿瑟对仁川计划的阐述。哈里曼本人不是军
人,但对总统却有极大的影响力,他大力支持这一计划,并使杜鲁门相信,仁川登陆可能会一举解决朝鲜
战争。这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参谋长们都与哈里曼、李奇微、诺斯塔德和国务卿艾奇逊一起讨论这一计划
。但是正如布莱德雷在他的自传中所说的:“我们同意在北朝鲜军后方发起两栖攻击这一观念,不过,对
选定仁川作为登陆点仍然疑虑重重。”
第二天,参谋长们亲自去见杜鲁门并获得了他的批准,把满员的海军陆战师调给麦克阿瑟。他们还获
准派出第3步兵师。这样,美国就只剩下一支光杆主力部队,即第82空降师,去应付世界其他地方的突发
事件。在与杜鲁门的会谈中,福里斯特?P?谢尔曼上将评论说,他“确信麦克阿瑟将军将会妥善使用军
队,但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必须审查他的两栖登陆计划。”而参谋长们只要有半点疑虑,就不会不负责任
。
现在麦克阿瑟得到了调给他的军队,但实际上,送往远东的一切东西几乎一到朝鲜的海岸线,就立即
投入战斗。除了第1暂编海军陆战旅(第5陆战团)要作为入侵进攻部队之外,其他部队再也抽调不出来。这
样,麦克阿瑟被迫指派他留在日本的唯一一支部队,即第7步兵师,作为仁川行动的后备队。这个师被拆
解得只剩下大约9000人,只有半个师的兵力。于是,他只好在8月份的几个星期里把大部分的兵源都输送
进去,并实施了一项美军军史上最奇特的实验:把南朝鲜的士兵补充进去以充实该师队伍。尽管这个方法
被推广到其他美国陆军师,但是并不成功。语言上的困难极大,虽然实行了“帮对体制”,即一个南朝鲜
人和一个美国人结成一对,由美国人来教南朝鲜人,但仍使训练和战斗行动大打折扣。美国人和南朝鲜人
不同的习惯和特点造成很大的误会。训练活动逐渐结束了,还算让人满意。第7师补充了8600名南朝鲜人
,他们中许多人都是从大街上被稀里糊涂拉过来的平民。由于补充了南朝鲜人和新兵,当这个师投入入侵
行动时,兵力已经接近2.5万人。
8月21日,经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麦克阿瑟在远东军司令部内创立了一个新的军司令部(第10军),
以指挥入侵行动中的两个突击师。他指派远东军司令部参谋长内德?阿尔蒙德任军长,这让阿尔蒙德感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