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呆了两个星期,不断地和来自附近岛屿的北朝鲜的船只进行战斗,俘获在低潮时从大阜岛渗透来的敌
人。夜间,他把南朝鲜年轻人派到仁川港去测量泥滩、水深和防浪堤的高度,刺探北朝鲜人的兵力和防御
工事。在他的冒险经历中,克拉克和他的助手俘获了30只船只,其中几只船上还有警察和士兵。克拉克的
行动有两点非同寻常:南朝鲜人中没有人出卖他;他的行动说不上秘密,竟然没有引起北朝鲜人的警觉,
为仁川入侵做应对准备。
入侵舰队进入海峡时,克拉克仍然呆在那里。事实上,克拉克还修好了一只重要的导航灯,给舰队导
航,因为通往仁川的飞鱼海峡,危机四伏。9月14日午夜,克拉克点亮了八尾岛这座小岛上一只至关重要
的导航灯,帮助舰队进入海峡。克拉克上尉因其英勇而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海军十字勋章。
仁川进攻成功的关键是压制住只有1000英尺宽的月尾岛。这个小岛紧靠仁川,据说上面很深的堑壕里
埋伏着高速火炮。为了不把入侵地点暴露给北朝鲜人,海军策划者考虑,要到发起入侵的那天早晨的最后
时刻再轰炸这座小岛。但是,专家断然反对这一意见:在进攻日本本土前,对日本占领的太平洋岛屿的轰
炸经历记忆犹新;指望在一个上午就能压制住月尾岛未免过于乐观,这样的乐观情绪将是十分危险的。
这就迫使海军采取一系列迷惑敌人的举动,用斯特鲁布尔的话说,其用意在于防止敌人怀疑的探针指
向仁川。“密苏里号”战舰炮击了东海岸,包括三陟的铁路中枢和港口。另外,航空母舰不但轰炸月尾岛
,还轰炸了南边100英里处的群山以及北部北朝鲜首都平壤附近可能的登陆地点。然后在9月7日,斯特鲁
布尔又命令对群山发动佯攻。佯攻由英国护卫舰“白沙湾号”和一批美国陆军和皇家陆战突击队执行。
9月10日,对月尾岛摧枯拉朽的炮击开始了。从“培登海峡号”和“西西里号”上起飞的F4U海盗式轰
炸机用凝固汽油弹把这座岛烧成了焦土。海盗式轰炸机投下了95颗凝固汽油弹,岛上的大部分建筑和几乎
所有的植物荡然无存。在以后的两天里,飞机再次轰炸了这座小岛。
日本本州岛上的神户港和横滨港与九州岛上的佐世保港是入侵装备中心,在8月底就紧张地忙碌起来
。正当人们焦头烂额地做着准备的时候,简号台风9月3日扫过神户,风速高达每小时110英里,掀起的海
浪高达40英尺。7艘美国军舰的缆绳被刮断,一座200吨的起重机的钢缆喀嚓一声断裂。尽管遭受了损失,
神户港和装船的陆战队在9月11日的最后期限内完成了任务。9月10日,47艘为陆战队护航的坦克登陆舰驶
离神户港(其中37艘由日本船员驾驶)。到第二天,66艘货运船全部驶离港口,开往仁川。与此同时,第7
师驶离横滨,于9月12日和从釜山出发的第5陆战团在海上会合。
这时候,第二次台风凯齐亚号正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形成,预计9月12日到13日从朝鲜海峡经过,船
队刚好赶在了台风的前面。美国的指挥官们希望凯齐亚号台风按通常方式转向北去。因此,斯特鲁布尔上
将命令舰队在台风到来前出海。9月11日,斯特鲁布尔本人乘坐他的旗舰——重型巡洋舰“罗切斯特号”
驶离横须贺港。同一天,进攻部队司令多伊尔少将登上旗舰“麦金莱山号”,和陆战师师长史密斯将军及
其参谋人员一道离开神户。麦克阿瑟选中了“麦金莱山号”来观察攻击的进程,因为这比从“罗切斯特号
”上观察更靠近前沿。陪同麦克阿瑟的有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将军,远东司令部作战训练处的莱特将军,
阿朗索?P?福克斯少将和他的参谋长考特尼?惠特尼,以及麦克阿瑟邀请的顾问太平洋舰队陆战队司令
莱缪尔?C?谢泼德中将。他们先飞到板付空军基地,然后驱车到佐世保。9月12日大约午夜时分,麦金莱
山号冲破狂浪(海浪之大是多伊尔上将从来没有见过的)驶进佐世保港。麦克阿瑟一行登上舰船,半小时后
船便起航向仁川驶去。
9月13日一大早,舰队的部分船只在九州南端遭遇了狂风恶浪,那里的风速高达每小时60英里,巨大
的浪峰扑上船头。但是,就在这一天,凯齐亚号台风向东北刮去,当舰队经过朝鲜南端的济州岛时,前面
的黄海则显得相对平静。
尽管会暴露迫在眉睫的攻击,麦克阿瑟和斯特鲁布尔还是决定在9月13日派预备炮兵(炮火支援大队)
,把部署在月尾岛上护坡后面的75毫米火炮炸成哑巴。海军最担心的莫过于这些火炮了。倘若不把这些高
速火炮炸掉,在甲板单薄的攻击舰接近海滩时,它们便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经斯特鲁布尔同意后,炮火支援大队司令J?M?希金斯少将决定走一着险棋:他要在大白天低潮时进
入仁川,而不是在夜里。他之所以这样做,保守的理由是避免夜间接近时发生的危险:船只可能相互碰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