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沃克下令第8集团军全线撤退。各部队均能奉命而行,只有第2师和土耳其旅无法响应。不
过在当天,土耳其旅倒是突破重围,撤向军隅里。该旅在战斗中损失惨重,但却守住了关键阵地。若不是
土耳其军队封锁住了这条道路,中国军队就可越过军隅里,堵死第2师从东北撤退的路线。
第2师的第23团和第9团的第2营,以及第72坦克营在球场洞构筑阵地,以防中共军队沿清川江谷地从
侧翼包抄第2师。而此时第38团却还在球场洞以北,尽管阻击部队保护着公路交叉点,使之畅通无阻,但
该团撤退时,还是处于中国人的猛烈火力之下,损失惨重。与此同时,第9团剩余部队也沿清川江谷地公
路撤到军隅里东北5英里处的原里,掩护撤退。第9团面对东北构筑防御阵地,其左翼为清川江,可作为天
然屏障。实际上,除了掩护部队所属单位车辆外,第2师的所有车辆都撤到了通往军隅里的谷地公路上。
车辆在这条狭窄的土路上挤得水泄不通,前进速度极慢,有时简直是在爬行。但在球场洞阻滞中国人的部
队却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使紧逼过来的中国人无法从一边绕过,也不能封锁道路。等到最后第2师的车
辆全部南撤时,担任阻击的部队才沿着公路退到原里第9团的防守阵地。他们进入第9团的右翼防线,与南
朝鲜第2军溃逃部队的残余会合在一起。第38团也已运动到原里东南的山区,与土耳其旅的残余部队相会
合。土耳其部队当时仍在德川至军隅里的公路上阻击中国军队。遗憾的是,中共军队已先期抵达分派给第
38团的防守阵地,第38团只得另择阵地,但仍可与土耳其人取得联系。
11月29日,第2师一边在原里坚守阵地,承受着敌人的沉重打击,一边紧急准备转移。师指挥部打算
将部队转移到军隅里去,然后再从那里沿着狭窄的公路撤到顺川。上午时,师指挥部却听到骇人的消息:
在军隅里南边10英里的这条生命线上,中国人已经设下路障。
凯泽将军当即派第2侦察连前去清除路障。该连虽经努力,但仍告失败。师里又派第38团的C连前往援
助。两个连携手攻击也毫无效果。师里便向第9军求助,要他们派部队从南面打通路障。第9军当即派出英
国第27旅一个营前去执行任务,但该营并不能马上开到路障处。夜幕降临后不久,凯泽将军指示第9团在
次日凌晨7点30分从军隅里至顺川的公路两边向南进攻。第9团团长小查尔斯?C?斯隆上校重整旗鼓,做
好进攻准备;此时他的团已减至400人,不足正常编制的八分之一。就在这时,该师的残余部队撤到了军
隅里南面的高地上。
到了这时,除第2师及所属的土耳其旅残部外,第8集团军所属各部都已顺利后撤,只留下殿后部队和
骑1师还在坚守顺川,以掩护第2师通过。当时的一大问题是,军隅里至顺川的公路是否能够重新打通。如
果打不通,剩下的路线就是沿着清川江谷地继续南下,走14空里路到达安州。那里有第5团战斗队把守的
一座阻击阵地,然后再从那座阵地转向南边。这两条路都有危险。军隅里至顺川那条公路要近得多,而且
人们认为,能够渗透进去并建立路障的中国军队也为数不多。通往安州的公路恰在清川江南岸,估计中国
军队会包围南撤的队伍,并用路障将队伍分割开来。
在中国人的奋勇阻击下,第9团进展缓慢。因此,该团在报告中对中国人路障实力的估计一次比一次
高。由于这些先后矛盾的报告,师部难以做出决定。不过总得做出决定,师部最后确定走军隅里至顺川的
公路。师部还决定于中午时分开始撤退,并命令各部队到顺川公路上军隅里南6英里处的师指挥部集合,
但第23团除外,该团和工兵营一道殿后。第23团必须在军隅里附近坚守阵地,直到全师部队最后脱身为止
。而工兵营则必须在师指挥部的正南与西南的高地上死守,以掩护师部队伍顺利撤离。
全师各部及所属队伍奉命集结,师部同时也不断接到情况危急的报告。负责殿后的第23团说,正面和
侧翼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前面顺川公路上排除中国人所设路障的第9团报告说,把守出口的敌军岿然不动
,难以突破。而这时,密集的阻击火力从四面八方向师指挥部所在地射来。第2师的战地日记对当时的形
势作了如下描述:“到下午1点时,大家知道只有两种抉择:一种是向南冲击,突破路障杀出一条血路;
另一种则是固守在师指挥部附近,拼死一搏,进行徒劳的挣扎。最后决定向南突围。下午1点30分,部队
开始突围。”
师部大队的先头部队刚往南走了四分之三英里,中共军队的火力就雨点般从公路两旁射来。车辆一辆
紧挨一辆,走走停停,速度很慢。路障显然没有被突破。不久人们便发现,路障连绵长达7英里。那根本
不是一道路障,而是一条伤人夺命的通道。每当路两边埋伏的中国士兵开枪射击时,坐在车里和车上的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