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赖斯戴尔率领的特遣队11月29日一早便出发了,但却在环形防线北边不远处遇到了部署在壕沟内的
中国军队。德赖斯戴尔一直等到17辆中型坦克开过来,才命令坦克在前面开道,三支战斗队伍乘坐卡车跟
在后面,师指挥部一帮人断后。队伍行进得很慢,因为M26潘兴式坦克要不断地停下来,用90毫米大炮轰
击掩体和房屋内的共军。共军被赶出来后,他们又要用机枪向敌军扫射。中共军队的迫击炮也开始向美军
队伍射击,一发炮弹正落在一辆陆战队的卡车上,车上的所有士兵都被炸伤。
特遣队抵达古土里北边大约4英里处时,坦克指挥官向德赖斯戴尔上校和第1海军陆战团G连连长卡尔
?L?希特尔上尉报告说,他们认为,坦克队可以冲过去,开到下碣隅里,但卡车队继续前行是不明智的
,因为中国军队的阻击力量正在增大。德赖斯戴尔上校用无线电向史密斯将军请示。对于史密斯来说,这
个决定也非常难做,但因下碣隅里的形势危急,他命令特遣队继续前进。
特遣队继续向北挺进。但在离下碣隅里还有一半路程时突然停了下来,原因是他们走进了一段长1英
里半的谷地,逐渐增强的共军火力从侧翼猛烈地向他们攻击。谷地的右侧是一片突起的高地,左侧是一条
冰冻的小溪和一片几百码宽的低地,一直延伸到一条小河边,远处是树木覆盖的山丘。德赖斯戴尔上校称
之为“地狱之火谷地”。这一名称真是名副其实。
英国和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员以及美国步兵又一次涌出车外。中国人的一发迫击炮弹打着了这支队伍南
边的一辆卡车,并将队伍截为两段。中共军队的轻兵器火力和迫击炮的炮火从山丘上向队伍倾泻下来。那
辆被毁的卡车也无法移开。在此时刻,德赖斯戴尔率领的先头部队以为后面的部队会跟上来,于是又开始
向前挺进。但是正在燃烧的卡车后面的队伍却无法绕过卡车,只得滞留在原地。德赖斯戴尔的先头部队包
括坦克队、四分之三的皇家海军陆战队、第1海军陆战团的G连和一些步兵。留在“地狱之火谷地”的是61
名英国别动队队员、步兵连的大部分人马和海军陆战师指挥部的所有官兵。
海军陆战师后勤部助理、高级军官亚瑟?A?奇德斯特中校被挡在那辆燃烧着的卡车南面,他下令被
堵车辆掉转车头,试图退回到古土里。然而车辆还没来得及调转方向,中共军队又将他们截为两段,分割
成两个孤立的小块,并向他们射击。奇德斯特中校受伤被俘,显然因伤而亡。
被切断的美军和英军在路边的壕沟里和一条废弃的窄轨铁路周围寻找藏身之处,但却几乎无处可藏,
因为中国人就在高地上,可以居高临下向他们俯射。开始时,中共军队的火力并不猛烈,因为有陆战队的
海盗式飞机在战区上空向暴露目标的共军射击。随着夜幕降临,敌人的胆子大了起来,不过还是等了好几
个小时才运动到手榴弹投掷的范围以内。被分割开来的队伍分散在1200码长的路段上,北面形成了一块大
的防御圈,南面那块形成了三个小的防御圈。
在此时刻,支援特遣队的12辆陆战队坦克正从古土里开过来,他们有可能突破敌人的阻击,前去增援
被包围的队伍。但陆战队的这支装甲部队遇到了猛烈的抵抗,无法向前推进。这表明美军向北进军时,中
国军队已紧随其后跟了进来。距古土里最近的几辆坦克很快就返回古土里。往北挺进得稍远一些的另一组
坦克被共军切断,但几个小时后最终还是回到了古土里。然而,向北挺进得最远的那一组坦克却被困住,
动弹不得,当晚只好呆在防御圈内,这里是从古土里射出的集中炮火形成的保护圈。天一亮,这几辆坦克
也返回到古土里,躲过了一场灾难。
中国人一直到将近半夜时也没有对被围困的队伍发动坚决的攻击,而是在抢运遗弃在卡车上的物品。
共军的指挥官只是牵制住防御圈内的队伍,围而不打。11月30日凌晨,中共军队开始用手榴弹进行试探性
攻击。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约翰?M?麦克劳克林少校指挥下的北面那一大块队伍,已到了绝望的境
地。美联社摄影记者弗兰克?诺埃尔和另外两个人,大约在凌晨两点钟时试图冲出中共军队的火力网,但
走了还不到100码远就被俘获。早上4点半时,共军指挥官将这三名俘虏送回防御圈,并让他们带回一道敦
促部队投降的命令。麦克劳克林在一名英国别动队队员的陪同下,前去与共军谈判,希望借此拖延共军新
一轮的攻击时间,好让一些士兵跑掉。然而中共谈判小组并没有上当受骗,他们威胁说要发动全面进攻,
一举摧毁防御圈。他们给麦克劳克林10分钟时间,让他决定是否投降。麦克劳克林一个个询问了所剩的40
名身体健全的士兵,大家手中所剩余的子弹都不超过8发。最后少校决定同意投降,但条件是他的重伤员
必须撤离。中国人答应了这一条件,于是“地狱之火谷地”的战斗平息了。麦克劳克林长时间的谈判使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