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弗利特本是担心和平谈判开始后作战放松,部队斗志松懈下来。他感到战绩下滑,士兵在巡逻时
满不在乎,甚至抓不到俘虏。后来他曾说过:“一支驻守不动的部队,在遇到敌军进攻时,必然会不战而
溃……作为第8集团军的指挥官,我不能让自己的部队麻痹大意,失去战斗力。”
范?弗利特打算在朝鲜东部太白山防线内越过低凹处。北朝鲜人在东、西、北三面的阵地都居高临下
,在华川水库东北20公里处有一块环形低凹地,北朝鲜人可从各高地俯瞰联合国军阵地及部队移动,并可
对准阵地开炮。如能攻占这些高地,既可消除来自这些高地的压力,又可缩短并拉直第8集团军的防线。
7月21日,即停战谈判开始后不久,范?弗利特指示第10军制定攻占洼地西部边缘的计划。7月底,第
2师在克拉克?L?拉夫纳少将的指挥下,在西沿攻占了一个巡逻立足点1179高地。更大的冒雨作战行动受
到了限制,一直到8月18日时,南朝鲜部队在洼地西南,才向一个丁字型高地进攻,但遭遇到了北朝鲜人
利用坚固防御工事的防守,结果激战一直持续到8月27日,才将该高地之敌扫清。隶属于美军第2师的南朝
鲜军第5师第36团也在8月18日向洼地西南的983高地展开进攻。结果这座宽2英里、纵深3英里的大山包被
部队的星条报称之为“喋血山岭”。
进攻983高地前的序幕,是一整天的集中猛轰。这次轰炸过后,整座山头寸草不生,只剩下横七竖八
的树干和一片灰黄的景象。南朝鲜人沿伸出的山梁向山顶正面发起了进攻。南朝鲜人这种战法在以后两年
内的千百次战斗中成了样板,在山岭间的大规模战斗和小分队出击都一律采用。大炮的轰击和飞机的轰炸
虽然清除了林木和灌木丛,但这破坏不了共产党的地堡掩体和地雷阵。这些地堡和掩体是用大木料上覆盖
大堆土石构建而成的,只有大口径重炮直接命中才能摧毁掉。但直接命中十分困难,因为表层遍是浮土,
极难识别。最有效的武器是155毫米的汤姆式远程大炮,但这种炮相对较少,而且不能部署在低弹道直射
的阵地上。结果,在南朝鲜人一进到地堡射程内时,北朝鲜人就用自动武器和下雨般的手榴弹来打击进攻
者,将进攻者赶下山去。
经过5天的正面攻击,南朝鲜人曾一度拿下了这座鲜血染红的山岭。但在北朝鲜人反攻下,又只好撤
走。在这种情况下,拉夫纳将军只得将第2师第9团的部分兵力投入战斗,但北朝鲜人却岿然不动。南朝鲜
第36团遭到严重伤亡,士气急剧下降。8月27日,这个团的有些单位垮掉逃散了。这种恐慌也散播到了第9
团身上。
第10军新任司令克劳维斯?E?柏耶尔少将决定在全军前线对共产党施加压力,以期迫使敌人分散火
力,使之顾不上支援“喋血山岭”。他命令南朝鲜第5师攻打洼地西北,又命令陆战第1师攻占洼地东北边
,而由第2师拿下“喋血山岭”。南朝鲜第7师则向“喋血山岭”西部进攻,夺取这一带阵地。陆战1师很
走运,他们进攻时正巧碰上北朝鲜军队换防。陆战队员们的强攻奏效了,攻下了洼地靠北边的边沿。
第2师又对“喋血山岭”展开正面攻击。尽管该师作战勇猛,但还是没有把北朝鲜人撵走。前锋9团伤
亡惨重,但北朝鲜人还在坚守着阵地。临时指挥第2师的汤姆斯?E?戴夏佐准将制定了双重包围计划,在
第9团继续正面攻击这座山岭时,同时使用该师的第23团和第38团进行协攻。9月4-5日,北朝鲜人损失太
大,坚守不住,在山顶留下500具尸体,撤出了这座“喋血山岭”。在将近3星期的作战中,南朝鲜和美国
人共死伤2700多人,估计共产党则损耗1.5万人。
范?弗利特显然仔细查看了“喋血山岭”死伤的数字,因为他在9月5日通知李奇微说,原来拟定的“
魔爪”作战计划,比进攻“喋血山岭”规模要大得多。执行这项计划,要在人力、物力上付出那么大代价
,不值得。他提出在9月末到10月1日前后,第8集团军东翼进行休整,而计划在西部由第1军发动进攻。如
果第1军进攻得手,范?弗利特计划在东海岸靠近通川、北距元山30英里处进行两栖登陆,然后与由金化
北进的陆上部队会师。李奇微在书面上虽然批准了这项计划,但最后却没有执行,因为这要冒失败的风险
,得不到上级同意。但李奇微却不反对在条件许可时发动有限攻势。范?弗利特在9月8日很快发布了指示
,强调要进行有限目标的攻势及侦察、巡逻战。同一天,他指示10军拿下“喋血山岭”正北面的一座山岭
。
这座山岭在面积和高度上与“喋血山岭”差不太多。第2师又接到进攻的任务。这座山与相邻的“喋
血山岭”在朝鲜血战的纪年史上是齐名的,它很快就获得了记者们所说的“伤心岭”称谓。
撤退的北朝鲜人从“喋血山岭”转移到了“伤心岭”。他们构筑了地堡掩体、堑壕和炮位,其坚固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