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_[美]贝文·亚历山大【完结】(52)

  把这一命令传达到全师所有的人。我希望人人都明白,我们要守住这条战线!我们必胜!”

  沃克将军“死守”的命令实际上与他们的那种将防线撤回到洛东江的方案并不一致。这在当时曾引起

  某种混乱。不过,沃克显然不是像希特勒在二战中对德国军队发出的疯狂命令那样,要他们“死守阵地”

  ,而是希望借此来改变美国军队在北朝鲜人的包围与渗透面前轻易撤退的态度。幸运的是,沃克的指示刚

  一作出,美国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就恰巧派来了充足的兵力,这便使南朝鲜和美国部队得以构筑一条还算说

  得过去的比较坚固的延伸战线。这样一条战线在大炮、迫击炮和轻型武器火力的联合防护下,敌人很难对

  其实施侧翼攻击。因为对一支防御部队进行包抄,进攻者自己的两翼就会暴露给其他防御者,受到他们的

  火力攻击。况且美军在一战和二战以前,总是在一切可能的地方采用其熟知的常规安全战术,即建立一条

  延伸战线,为美军提供部队所依靠的安全保障。

  美国人是擅长打这种战争的:在战争中,他们将空中力量、大炮及各种重型火力方面的优势发挥得淋

  漓尽致。美国人总是在武器弹药上不惜代价,以换取较小的人员伤亡,这也是一贯出了名的。自第一次世

  界大战以来,美国一般奉行的教条是,建立长长的防御战线,并由受到保护的铁路和公路来提供补给;倘

  若其侧翼得不到保护,退却及补给线被切断或受到威胁,或者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请求别的部队前来增援,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常常缺乏信心,不那么胸有成竹。而这正是北朝鲜军队所擅长的。因此,退守到一

  条壁垒森严的防线,就是使美国人恢复自己的优势,在战斗中占居上风,同时又创造了条件,使北朝鲜军

  队的优势大大削弱。

  第8集团军于8月1日和8月3日之间开始向洛东江后面撤退。其中有一个重大变动:沃克将军把第25师

  派到朝鲜最南端,该师和刚刚抵达的海军陆战旅以及集团军所属的第5团战斗队,奉命前往阻击,并要把

  他们赶回去,而北朝鲜第6师当时正向马山进军,并企图从那里突破,直取釜山。

  撤退命令传来时,第1骑兵师正与北朝鲜第3师在金川附近打得不可开交。但到8月3日夜幕降临时,除

  了殿后并保卫倭馆西南主要铁路和公路桥梁的第8骑兵团第1营外,第1骑兵师的人马全都越过了洛东江。

  江上的这些桥梁极为重要,第1骑兵师师长盖伊将军命令,除了他以外,任何人不得下令炸桥。

  8月3日黄昏,第8骑兵团的殿后部队屹立在公路大桥的西头。他们身后成千上万的难民正涌向洛东江

  大桥,力图向南边逃避。根据阿普尔曼对朝鲜战争最初几个月的官方战史记载,当时情况是这样的:盖伊

  将军打算,只要第1骑兵师的殿后部队一过桥,就把桥炸掉。但是朝鲜难民不愿留在桥西。部队一次又一

  次着手过桥,而大批难民就会接踵而至。盖伊将军命令殿后部队回到桥西,把难民挡回去。一切就绪后,

  部队就冲向桥东,这样便可把桥炸掉。殿后部队一连试了几次,每一次难民都紧跟在部队后面。最后,直

  到天快黑下来时,盖伊将军觉得自己别无选择,只有下令炸桥。这是一个冷酷的决定,桥炸塌时许多难民

  命丧黄泉。

  在向洛东江运动的过程中,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军队向后退却,形成了所谓的“釜山环形防御圈”,

  这是一个南北长约100英里,东西宽约50英里的长方形地带。向南流动的洛东江构成了西面的界线,但从

  南江和洛东江交汇处,到最南端的朝鲜海峡,有大约15英里长的河段,洛东江从两江交汇处突然改变方向

  ,流向东边和东南方向,在釜山注入大海。而这段15英里宽的防线,正是北朝鲜第6师直取釜山企图要突

  破的战线。防御圈的北侧从洛东里附近向东延伸,穿过崇山峻岭,直达日本海海岸的盈德。防御圈的整个

  北侧和西北角,由南朝鲜的5个师来防守;西边,从倭馆向南一直延伸18空里(而江防战线则有35英里)由

  第1骑兵师派兵镇守。接下来是第24师防守的一段正面战线,直达南江和洛东江的交汇处。这段战线长约

  25空里,沿江有40英里。往南到朝鲜海峡,由第25师来防守,该师收编了第29团溃不成军的两个营,这样

  便成为第一个达到正规编制的美军师,即通常每团拥有三个营(第24团已经有了三个营的兵力)。此外,新

  近从夏威夷来到朝鲜战场的第5团战斗队,来自美国本土的4700人的第1临时海军陆战旅(即第5海军陆战团

  ),也附属于第25师。另外还有南朝鲜第7师和一群几支小部队的幸存者,相当于一个团的兵力,以及几支

  曾被看做是闵基植上校指挥的特遣队。第5团战斗队带来了14辆装备有90毫米高速火炮的中型M26潘兴式坦

  克,海军陆战旅有整整一个M26坦克营。除此之外,从太平洋岛屿打捞出的54辆二战时期的M4A3谢尔曼中

  型坦克,经过日本军械修理厂的一番处理,也交付给了刚刚组建的第89中型坦克营使用。美国人终于有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