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无可赦,哈哈,罪无可赦,我宇文家的人什么时候轮到普六茹坚来赦免。”赵王狂笑起来。
元冑冷冷的道:“王爷,请不要辱及丞相。否则休怪我等不客气,给王爷来个刀斧加身。”
“辱及,今日他敢杀我宇文招,是铁定了心篡我大周江山,他一个乱臣贼子还怕别人辱及他么。”
“王爷,别忘了你大周江山是怎么得来的。要动手快点,否则我等自行动手了。”元冑说完,带着人向宇文招逼近了数步。
宇文招想起眼前杨坚的这个侍卫长姓元,正是以前大魏皇室之姓,顿时一窒:“好,今日既然死在元氏子弟手里,也算报应。”将腰间的长剑抽起,往脖子上一抹,轰然倒。
赵王死后,元冑在厅中果然检查出夹墙和下室。下室足可以藏上百人,若是前面赵王吃完瓜时让他借故离开,下室埋伏的人群突然杀出,虽然卫士就在外面,恐怕也来不及救援杨坚。
若说宇文贤的死只是让宗室不安的话,赵王的死不异于一场大震,汉王,秦王两人再蠢也知道杨坚对宗室不怀好意,连忙窜唆小皇帝将杨坚招入宫中。对杨坚责问。
汉王宇文赞在宣帝刚死时,曾经搬进皇宫和小皇帝同吃同住。杨坚当时并没有完全掌握军政大要,嫌他碍眼,便让刘昉对宇文赞劝道:“静帝年幼,不能担当重任,先帝刚刚驾崩,群臣人心惶惶,政情尚且不稳定,大王是先帝胞弟,整日与皇上同进同出,恐有挟幼主谋大位之嫌,大王不如先回府中静候,等一切安定下来后,我等迎大王入宫,拥戴为天子,这才是万全之策。”
宇文赞信以为真,乐滋滋的回到府中,从此不再上朝,每日只是饮酒作乐,后来郑译,刘昉两人又分别送了数个美女到汉王府中,宇文赞更加认定群臣将会拥他为帝,所有政事一概不管,他这个右丞相顿时成了摆设。
接到小皇帝诏书,杨坚不敢怠慢,马上进宫,拜见静帝宇文阐,宇文阐已经做了二年皇帝了,宣帝没死时,虽然传位于他,只是宣帝传位不传权,他一人住在东宫,除了一个名声是皇帝外,和太子并无两样。
宣帝死后,静帝虽然搬进天台宫,成了真正皇帝,只是年龄才八岁,又能决断何事?自然事事都依从太后还有郑译,刘昉等人的意思,杨坚做了大丞相,开始还要在皇宫中理事,刘昉三言二语将汉王哄回到家中后,从此所有政事皆出于丞相府,除了上朝时做一个样子,大臣连皇宫都懒得来了。
此时静帝坐在高高的御椅上,右下是帝太后朱满月,左下便是皇太后杨丽华,而汉王宇文赞和秦王宇文分立两旁,其余殿中除了侍卫,再无一个大臣。
“臣参见皇上,太后娘娘,帝后娘娘。”杨坚只得抱拳施礼,他是丞相,可以带剑上殿,免去跪拜。
见到杨坚,汉王宇文赞、宇文两人就马上对杨坚指责:“左丞相,你今日擅杀赵王,可是想造反?”
宇文赞是右丞相,宇文是大柱国,杨坚在还没有撕破脸之前,对两人多少还有一点敬意:“两位王爷说笑了,赵王谋害微臣,证据确凿,
是擅杀。”
宇文赞道:“即使赵王谋害丞相,那也应该获准皇上恩准再下旨捉拿,你这样直接派兵。实在是目无皇上,与造反何异?”
“皇上,微臣担心赵王潜逃,来不及请旨,才先行派人将赵王府围住,没想到赵王不甘束手就擒,拼命反抗,才遭军士误伤,还请皇上恕罪。”
宇文赞。宇文两人都不是什么能言善辨之人,对杨坚的话顿时无法反驳,只好转向小皇帝:“皇上,普六茹坚没有皇命,擅杀赵王,决不可轻饶。”
“这……”小皇帝才为难起来,赵王虽然是他叔爷,只是离开京师数年,早已没什么映像。要让他为了这个没见过几面的叔爷惩罚如今天天替他决断国事的外公,宇文阐哪有此魄力,不由转头向太后杨丽华望去。
朱满月虽然是静帝的生母,但杨丽华是大皇后,静帝其实是杨丽华带大,何况朱满月是宫女出身,家中并无倚靠,自然无法和杨丽华相争。
杨丽华也觉得父亲擅杀赵王不妥,只是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开口惩罚自己的父亲,遂道:“皇上。依哀家看,丞相也是迫不得已,此事就此结束,下不为例,皇上,你看呢?”
“好。下不为例。”宇文阐正是贪玩年龄,在椅上如何坐的住,马上就宣布退朝,跳下椅子,自顾自向后走去,两名太后也连忙跟在后面。
汉王,秦王两人顿时傻眼,杀了一个赵王只是一句下不为例就可以了,他们本来还想借机惩罚一下杨坚,免得杨坚太过猖狂。尤其是汉王赞,现在还指望着杨坚能拥立他为帝,只是小皇帝自顾自走了,他们可没有权力对杨坚如何,只得悻悻的下朝。
李德林和高颎两人得知杨坚杀了赵王时,急忙赶到丞相府,只是杨坚先到皇宫中,他们两人只得耐心等待,杨坚一回到丞相府。李德林就埋怨道:“丞相,为何要杀赵王。岂不知赵王一死,大周再无宁静否?”
杨坚对于李德林责问的口气大为不满,虽然这段时间杨坚对李德林几乎是言听计从,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杨坚决不会以为一个谋士可以事事代替主君作出决定,不悦的反问:“赵王设宴谋害孤,孤杀之,是赵王咎由自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