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尚书为正三品,下面侍郎为正四品,农学院院长为从三品,正好介入尚书与侍郎之间,杨勇大喜:“儿臣谢父皇信任,不过,农学院关乎国家社稷大事,儿臣愿意亲自担任院长之职。”
杨勇这个农学院院长本来就是为自己量身打造,他身为太子,虽然可以参预处理国家大事,其实多数只是提提意见,最后主意还是皇帝自己来定,杨勇早就想摆脱毫无自由的生活,成为农学院院长之后,自然有借口出城,甚至出京也不是没有可能。
“准!”杨坚想也不想答道,这个农学院既然是太子提出的,又是东宫属下,太子亲任院长并无不可,只要让副院长能挑起重任即可:“各位爱卿,你们可有副院人之人选?”
听到太子亲自担任农学院院长,众人脸上都微微失望,虽然眼下农学院还没有影子,但直属太子,又是从三品高官,谁都想能为国举才,为自己家族争得这个职位,只是太子竟然要亲自担任,众人只得打消念头,不过,皇帝的问话众人又心动起来,能争到一个四品的高官也不错。
工部尚书长孙毗自以为当仁不让,首先道:“臣以为都水使者吕文钦精通水利,可担任副院长之职。”
副水使者是从五品之职,与从四品相差两级,杨勇大为不乐,他已将农学院看成是自己的盘,哪容长孙毗插一个人进来,连忙向杨坚道“父皇,农学院副院长儿臣已有人选,长孙爱卿推荐之人虽然精通水利,可是水利只关系到农学院一小部,并不适合由一个都水使者担任。”
一听太子已有人选,其余正想与长孙毗争执的人顿时住口不言,杨坚连忙问道:“太子举荐何人?”
“父皇,此人正是刚封为工部员外郎的云定兴,云定兴曾有大周军械处为官的经验,又有新式织机的功劳,正适合担任副院长之职。”
“不妥,不妥,升迁太速。”杨坚不由摇头,从一个白身升到正七品已是破例了,若是连正七品的官服都没换,又升为从四品,传出去恐怕会让人以为大隋的官职不值钱了。
“父皇,现在农学院只是草创,何妨就让云定兴以工部员外郎的身份暂代副院长,若是日后有了成果再升迁不迟。”杨勇只得极力争取。
“好吧。”杨坚勉强同意,今天他颇为高兴,毕竟他是杨勇的父亲,看着大儿子成长迅速,心中只有欣慰,心中想道这个农学院既然是太子弄出来的,那么由太子折腾也无妨。
正副院长都让太子定下了,其他职位也没什么好争,对于这个小小的农学院,众臣都没有太放在眼中,虽然太子的奏章说得有道理,可是千百年形成下来的农耕技术哪有那么好改进。等到日后农学院推下一项项成果,许多百姓都视农学院为神时,在场的大臣才发现当时看走了眼。
今日几乎得到了所有自己想要的,杨勇迈着轻松的脚步回到东宫,第一件事就是默写下数十个人名,这些人都是今天在殿上还没等他献出礼物就对他弹劾之人,写好之后,又重新看了一遍没有遗漏,才唤吕沐霖过来:“把这张纸传给暗衣卫,对这些人暗衣卫进行重点监视。”
第二十三章 难封的长孙晟
过这张名单,吕沐霖不由一呆,这上面尽是六七品的以上官员只有数名,而且十之七八出自御史台,里面的名单几乎占了御史台一半官员。
御史的职掌是纠察弹劾,有风闻奏事之权,吕沐霖不由疑惑,这样的官员哪有监视的价值?
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现任御史大夫正是清河公杨素,如今杨素正领兵在前线,这些御史在御史大夫不在的情况下,敢于向太子弹劾,若不是急于表现,便是身后有人指使,杨勇虽然不知道历史上正是杨素掌握了御史台,才能不停的利用御史台在杨坚面前构陷他的坏话,最终导致太子被废,只是杨勇自然深知积毁销骨的道理,现在杨素不在,御史台就有这么多人反对他,如果以后杨素回来,又下决心与自己作对的话,御史台恐怕就会成反对自己的一块铁板。
看着吕沐霖发呆,杨勇问道:“怎么,有问题吗?”
吕沐霖忍不住将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太子,暗衣卫现在的实力还不足,同时监视这么多官员恐怕力不从心,何况他们都是一些小官,有必有花如此大的代价吗?”
杨勇微微一笑:“暗衣卫力量不足,本宫又不是要他们一下子就达到要求,这样,你可令袁浩从这张名单的先后顺序排定监视人选,本宫要他将这些人平时与哪个大臣联系最紧,他们有什么把柄都一一呈报。至于你说他们都是小官,你别小看这些官员,他们就靠弹劾别人才能获得政绩,若是对本宫群起反对,你说说在父皇心目中会留下什么后果?”
吕沐霖一惊:“他们真敢如此?”
“为什么不敢,反正本宫手又伸不进御史台,为了名利,朝庭历代都不缺投机取巧之人,又有板倒谁能比太子更能天下闻名。本宫不能蹈刘据的覆泽。”
吕沐霖听得大汗淋漓:“殿下放心,属下一定让暗衣卫将这些人紧密监视,就是他们与妻妾在床上谈话也一字不漏全都要知道。”
刘据是谁,吕沐霖当然明白,那是一代雄主汉武帝的儿子,从七岁起为太子,做太子三十年。仁恕温谨,一直得到大臣和百姓交口称赞,却遭到汉武帝身边近臣江充的陷害,在巫蛊之案中被逼反,最后死于非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