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士谈荟》
日记数则
予馆山东藩署时,得读倭艮峰先生日记,其学笃实,精密,薛文清、胡敬斋一流也。后又见其所进呈《帝王盛轨》、《辅弼嘉谟》二书,得古大臣培养君德之道,为学大旨六条,则正学之津梁也。同治九年冬,予入都拜谒,见其貌温而气肃,言简而念深。连日三见,所谈皆近里著己之言。送客必至门外,立俟登车而后反。惜甫别年余,而遂薨,无繇再见矣。艮峰先生日记有曰:“平日要将祸福利害生死心破除净尽,然后可以有为。”又曰:“名心触著便发,试自问实德何在?”又曰:“有急欲化人之心,莫已入计功谋利否。”……
艮峰日记曰:“学术当恪守程朱,此外皆旁蹊小迳,不可学也。”又曰:“天下未尝无才,待朝廷大气转移之。大气谓何,诚而已矣。”
《柏堂师友言行记》卷4
一钱不敢纳
仁慎密,不妄荐拔,故门下士恒寥寥。自奉俭,冬一狐裘已露革,其表则布也。不通馈遗,有姻家官广东澄海县知县,以卓异觐京师,馈银千两,仁峻拒之。坚请纳,则曰:“姻娅之间原不废投赠,特君方述职,予适为冢宰,虽一钱亦不敢纳,况千金乎!无已则为君投之粥厂,以供贫民食,庶几两全道也。其人愧服去。时值弘德者为祁倭翁李四人,間藻心存早死唯仁及鸿藻授读久。其殁也,穆宗哭失声。欲亲临奠,孝钦尼之。然亦嘉仁操行,赠太保,谥曰文端。仁躯干短小,而慈祥之气溢于眉宇。与人语,?1?1若恐不尽。以拒设同文馆颇为学者所称,而实胶执。……素交曾国藩呼为畏友,及治天津教案乃贻书绝交,中有执事媚献朋辈之羞即士林之耻。国藩虽引咎自贬,而未尝不笑其迂也。
《近代名人小传》
倭文端守旧
初,派学生出洋及入同文馆学习,曾文正谓应多派举贡生监,倭文端谓举贡生监,岂可使学习此等事。卒如倭议。又定税则,文端谓烟酒琐碎之物朝廷何屑科税,遂定烟酒食物不税之例。又条约定每年六部九卿堂官分诣各国公使贺年,惟倭文端及祁子和侍郎未尝一投刺云。
《清代之竹头木屑》
门人挽联
倭文端公仁丁酉典福建乡试,予出其门下。薨于位,门人公挽一联云:“匡道统于圣学绝续交,诚意正心,讲席敢参他说进;夺我主于国事纷纭日,排和议战,明朝无复谏书来。”
《楹联四话》卷4
第三册宝鋆(1807—1891)
宝鋆,索绰络氏,字佩蘅,满洲镶白旗人。道光进士。咸丰时曾任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同治时任军机大臣上行走,并充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光绪时晋为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靖。
宝文靖之风趣
宝文靖无效軻,出身寒,备知民间疾苦,通显后,尤能持正不阿。咸丰庚申之变,公奉命守城。时肃顺侍上于热河,欲尽提户部存饷至行在备用,公抗疏力争,以是忤肃,衔之次骨。会内务府失印,肃遂奏请降公五品顶戴,开去守城之任。旨到,公适在署,自摘其冠大言曰:“冠下之物且不顾,遑计冠上区区者哉?”一时直声震野。然平时性和易,偶作诙谐语,辄令人解颐。山东尹编修琳基,官翰林,久不迁,郁郁不自得。乃纵酒自遣,醉则谩骂座客。至与乡人郑侍御溥元龃龉。郑摭其阴事劾之,人皆不直郑。旨下,尹、郑俱休致。枢臣述旨退,公顾语同列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此二语可移赠尹、郑两君矣。”公与李高阳同值军机,时高阳新娶姬人曹姓,颇宠幸。一日退值出。高阳曰:“吾近来精力锐减,老境逼奈何?”公默然不答,再询之,则曰:“吾适诵《孟子•陈仲子章》,心有所注耳。”盖取“井上有李”句以相戏也。高阳为之莞然。
《慧因室杂缀》
宝文靖遗事(二则)
恭忠亲王在政府,与宝文靖相得,王恒呼文靖为龟。一日退值偕行,过一丰碑下,王指负碑之?;,戏文靖曰:“此为何物?”文靖正色对曰:“王爷乃不识此物乎?此龙生九种之一耳。”王亦鼓掌大笑。
宝相国退闲后,常语门下士曰:“吾他日身后,得谥文靖,于愿足矣。”及其薨也,易名之典,适符素志。盖门下士具以公意启枢臣,而枢臣为之乞恩也。
《春冰室野乘》卷中
宝鋆宦海沉浮
咸丰之末,文宗出狩热河。时端华、肃顺窃政柄,欲辇京仓米输热。宝师适贰户部,以根本不宜摇动,力持不可。得旨宝某著即处斩。嗣文宗宾天,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乃改以五品衔署户部侍郎。旋即大用,与恭忠亲王、文文忠公(祥)同心夹辅,蔚成中兴,不得谓非一时之盛也。洎甲申越南之役,朝士以枢臣失职,交章弹劾,遂以礼亲王出代恭邸,而宝师遂与同直诸公同时出军机矣。
《春明梦录》卷上
宝鋆论崇礼其人
宝师尝告余曰:“汝同乡陈伯潜参崇礼曰:‘识字无多,习气甚重。’谓不应任以礼部尚书也。渠特未知崇礼来历耳。当洋兵之毁圆明园也,两宫以列祖列宗圣容为重,有旨命我往视。及到园,满地灰烬,村无居人。时崇礼以奉宸苑苑丞独守官舍,我询以洋兵踪迹及连日蹂躏情形,相对而泣。旋告以来意,假以从骑,同往各处寻觅。二人奔驰十余里,见圣容散佚地上,残破不堪,惊惶无措,崇礼乃泣言曰:‘圣容毁坏至此,即捡拾亦不能全。若举以覆命,不特徒增国耻,且益伤圣心。以苑丞愚见,不如归之火化,较为得体。’我以其言甚中肯,乃嘱其寻觅稻草举火,跪地泣而焚之。归以遍寻不见覆奏。自是我甚重其人,遂由苑丞渐渐升到郎中。二十余年,循资按格,得一尚书,似不为过。今谓其识字无多,苑丞何能与太史公比?但事理之明白与否,自又当别论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