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丛话》卷10
樊增祥记纪昀一事
恩施樊云门方伯增祥,于光绪己亥七月三日夕,得一曾孙,命之曰“喜子”并系以诗,末二句云:“合使阿珩蒙上赏,河间示罚我论功。”自注云:“纪文达公为其孙树馨娶妇,弥年不孕,文达笞之十。树馨守宜昌,亲为先祖言之。”云云。见《樊山续集》卷九。声木谨案:纪文达公遗事,后世相传非止一端,此为其孙树馨太守所言,更为的确。又见□□□□□言:有平姓娶妇,文达于常礼外,另赠《诗韵》一部。问之,则曰:“不过平上去入而已,无他异也。”闻者亦失笑。
《苌楚斋随笔》三笔
第四册刘墉(1720—1805)(1)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进士。曾任编修、陕西按察使、湖南巡抚、吏部尚书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善书法,名满天下。卒谥文清。
持躬清介
刘持躬清介,居官数十年依然门可罗雀。同时则有满相某专权恣肆,富敌万乘。其司阍某,亦积得暮夜金百余万,在京师设典肆十余所。刘恒以朝服向之质钱,而阍不知也。会元旦朝贺,同官皆狐裘貂套。刘独衣敝,状殊瑟缩,帝以为伪,颇不怿。翌日,问之曰:“刘墉你为什么有了衣服不穿,装成这穷样子?”刘叩首对曰:“臣一应衣服俱在某人处(指满相的家人处)。”帝召满相某问之。殊茫然。刘出质契示某相曰:“有凭据在,何得云无?”某相窘甚。乾隆谓某相曰:“刘某人的衣服你还了他罢。你看他冻得怪可怜的。”刘出,满相咎之曰:“石翁你要钱用,尽可向兄弟说,何苦弄只狡狯呢?”刘曰:“上问得凶,一时找不出话说,才拿老兄来推托的,莫怪,莫怪。”某相亦无如何也。
《南亭笔记》卷4
不受轻毳
刘文清公于乾隆戊戌、己亥间,督学江苏,不设阍人,一村童衣蓝布袍随之。后循斋先生督学两浙,亦不设阍人。时以为怪。不知其守家法也。余时在浙,以文清旧事言之,人乃叹服。戊戌秋九月,文清按试扬州、通州,试讫。已十一月,天寒,过扬时,公尚未有裘,鹾使者遗以轻毳,公不受,仅于某官借一裘去。明日即返之。
《忆书》卷6
刘墉敝衣恶服
乾隆末,和相当权,最尚奢华,凡翰苑部曹名辈,无不美丽自喜,衣褂袍褶,式皆内裁。其衣冠敝陋,悃幅无华者,人皆视为弃物。时刘文清公故为敝衣恶服,徜徉班联中,曰:“吾自视衣冠体貌,无一相宜者,乃能备位政府,不致陨越者何也?寄语郎署诸公亦可以醒豁矣!”时人争服其言。
《啸亭续杂》卷2
不修边幅带虱上朝
刘石庵相国墉书法出入颜柳,为清朝第一名家,然?'弛放诞,不斤斤边幅,衣服垢敝,露肘决踵,泰然也。一日召对,有虱缘衣领而上。蠕行须际,乾隆帝匿笑而相国不知也。退食归第,为仆人瞥见,请为拂去之。相国至是始悟帝对之笑者,盖为虱故,因效王荆公语,谓仆人曰:“勿杀此虱,此虱屡缘相须,曾经御览,福分大佳,尔勿如也。”其冲淡如此。
《南亭笔记》卷4
何妨宰相有堂餐
刘文清任外吏时,清勤刚正,一时有阎罗、包老之称。黄霸入相声名顿减。时和方炙手可热,文清委蛇其间,唯以囗稽悦容而已。一日会食军机处,同列有征唐宋宰相堂餐故事者,文清忽朗吟曰:“但使下民无殿屎,何妨宰相有堂餐。”一座为之喷饭。
《栖霞阁野乘》
刘文清勖焦循改习经学
刘文清按部扬州,江都焦孝廉循时年十七,应童子试,取入学,覆试日,公问:“诗中用?"字者谁也?”孝廉起应之。问二字何所本?以《文薮•桃花赋》对,且述其音义。公喜曰:“学经乎?”孝廉对曰:“未也。”公曰:“不学经,何以足用,尔盍以学赋者学经?”明日复谒,公复呼孝廉至前曰:“识之,不学经,无以为生员也。”孝廉归,乃屏他学而学经,卒成经师。孝廉尝作《感大人赋》,以识知己之恩,今冠《雕菰楼集》首。康祺年十七为秀才,长沙周侍郎亦于众中谬加褒赏,谓他日当以文章名,赠以书籍笺笔,及京师佩用之物。越二年,京江张文贞公继公视学,岁科九试,每出入场屋,必召至案前,谆谆以名世寿世相勖。今年将四十,羁绁冷官,学问无成,修名不立,以视孝廉五经纷纶,著述盈笥,不负文清之知遇者,辟诸草木,区以别矣。回首师门,惭惶无地。
《郎潜纪闻二笔》卷16
《刘梁合璧》
先生督学江苏、浙江,及予(王昶)在陕西江右,念及辄手书近诗见示。清新超悟,有香山、东坡风格。十余年所得甚夥,而渐次遗佚。门人陈子韶因合梁侍讲同书书,镌于西湖上,名《刘梁合璧》。今所采者皆合璧中诗,全集则未之见也。
《湖海诗人小传》卷14
赠纪昀砚
刘石庵阁师以宋砚赠河间师,镌字于匣云:“送上古砚一方,领取韩稿一部。砚乃朴茂沈雄之品,比之文格有如此也。”河间师题云:“石庵以此砚见赠,左侧有鹤山字,是宋人故手矣。然余颇疑工其依托。”石庵曰:“专诸巷所依托,不过苏黄米蔡数家耳。彼乌知宋有魏了翁哉!”是或一说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