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朝新语》卷7
《长生殿》之狱
康熙丁卯、戊辰间,京师梨园子弟以内聚班为第一。时钱塘洪太学窻思升著《长生殿》传奇初成,授内聚班演之。圣祖览之称善,赐优人白金二十两,且向诸亲王称之。于是诸亲王及阁部大臣,凡有宴会,必演此剧,而缠头之赏,其数悉如御赐,先后所获殆不赀。内聚班优人因告于洪曰:“赖君新制,吾辈获赏赐多矣!请开筵为君寿,而即演是剧以侑觞。凡君所交游,当延之俱来。”乃择日治具,大会于生公园,名流之在都下者,悉为罗致,而不及吾邑赵□□□[星瞻徵介]。时赵馆给谏王某所,乃言于王,促之入奏,谓是日系皇太后忌辰,设宴张乐,为大不敬,请按律治罪。上览其奏,命下刑部狱,凡士大夫及诸生,除名者几五十人,益都赵赞善伸符(执信)、海宁查太学夏重其最著者也。后查以改名慎行登第,而赵竟废置终其身。
《柳南随笔》卷6
圣祖知三藩之宜撤
康熙甲寅,尚可喜请撤藩,吴三桂、耿精忠亦阳请以觇廷议。满洲米敏果公坚言宜撤。既而三桂、精忠相继叛,人谓撤藩速变,圣祖谕廷臣曰:“朕少时即以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岂因其叛,遂委过于人耶!”
《清稗类钞•明智类》
亲书为政三大事于宫中柱上
圣祖皇帝初亲政,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爰亲书大略,悬之宫中柱上。至三十一年谕旨述及之,犹云至今尚存。圣人之宵旰勤民,即此可见。
《郎潜纪闻三笔》卷6
其二
康熙二十八年,上谕廷臣云:“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工、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未尝偶忘。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见靳辅本传。
《茶余客话》卷1
康熙谕九卿举廉吏
康熙二十九年谕九卿察举廉吏,灵寿令陆陇其、三河令彰鹏、清苑令邵嗣尧、麻城令赵苍璧。同被引见,擢隶宪府。四人者,果皆耿直廉干,声实俱美。圣祖之知人则哲,用贤勿贰如此。
《郎潜纪闻初笔》卷3
精通音律历算
康熙三十一年,御乾清门,召大学士、九卿等至御座前,取太极图及五声、八音、八风图,指示群臣,复推言算法,用方圆诸图遂一验算,无不吻合。至乐律“隔八相生”,其说不同,是日召乐人以笛和瑟,次第审音,至第八声还本音,因言:“声音高下,循环相生,复还本音,必须第八,此乃一定之理。”又命取测日晷表,以笔画示曰:“此正午日影所至处。”令置乾清门正中。诸臣候之至午,日影与御笔画处恰合,不爽铢黍。
《养吉斋余录》卷3
第一册(2)圣祖康熙玄烨(1654—1722)(5)
奖赏满洲官兵
康熙三十二年十二月,上谕本朝满洲官兵,从来精锐骁勇,所向无敌。前厄鲁忒噶尔丹之役,官兵不能悉体朕意。即行剿灭,致失机会,罔奏肤功。朕每念及,时罣于怀,故比年以来,简阅官兵,岁凡两举,朕躬亲临,指示训诲。顷阅武时,见诸士卒行列整齐,队伍明晰,进退娴熟,严肃无哗,所有军令,无不遵守。该管官员,号令约束,既严且善,此皆官兵协志同心,各加奋力所致,朕心深喜。八旗前锋护军拨什库骁骑兵等,各赏给一月钱粮,闲散官员、火器骁骑兵,亦照护军赏给,有管辖职官,赏给内库缎匹。户部会同总管内务府衙门议奏,这次阅武时,官员内有降级罚俸者,俱准开复,以示朕体恤将士、申明赏罚之至意。至八旗步军官兵,有察缉盗贼、巡理道路等役甚多,极为劳苦,亦各赏给一月钱粮。步军官员,亦给缎匹,奖恤勤劳。用称朕意。
《广阳杂记》卷3
圣祖亲题熊学士闲道录
康熙癸丑冬,上特召孝感熊文端公至起居注,同叶方蔼、张英、韩辈试作《太极图说》,公作尤称旨,拔置第一。问平时所著明道之书,公以《闲道录》对,命取进呈。公趋归,取刻本诣弘德殿恭进。次早,入侍讲筵,上霁色谓曰:“朕披阅所著《闲道录》,正大精醇,斯诚斯文的派也。”少顷又曰:“录中崇正辟邪,极透切,有功圣道不浅。”遂亲题其签曰“熊学士《闲道录》”,置之御几,宋元理学诸儒臣,无此荣遇也。
《郎潜纪闻三笔》卷4
圣祖加恩范承勋之优渥
汉军镶黄旗范大司马承勋,开国名相文肃公第三子,闽督殉难忠贞公第(应为弟字)也。康熙三十二年冬,以云贵总督陛见来京师,值上谒孝陵,因迎至米峪口。上见公,大颜和霁,谕曰:“尔盛京旧人,尔父兄累朝效力,尔兄又为国尽节,朕见尔,思及尔兄,心为惨切。不见尔几八九年矣,尔须发皓白如此,郊外寒冷,今将貂帽、貂褂、白狐腋袍赐尔。此时更换,恐受风寒,明日可服之来谢恩。”并赐御书“世济其美”额。自古君臣定分,廉远堂高,即轸念贤劳,推恩勋旧,亦必无纶音恺恻,浃沁心脾,至于此极者也。
《郎潜纪闻三笔》卷6
圣祖之远虑
康熙三十二年,俄罗斯遣使进贡。仁皇帝谕曰:“外藩朝贡,虽属盛事,恐传至后世,未必不因此反生事端。总之,中国安宁,则外衅不作,当以培养元气为根本要务。”仁皇帝又云:“岛国互市广东,百年后必为中国之患。”圣明远虑,早洞见今日时势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