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隋炀帝_王占君【完结】(125)

  四个卫士齐声:“奉太子殿下将令,禁绝出入。”

  “太子殿下也要听万岁旨意,而今本官奉旨出宫,谁敢阻拦便是违抗君命。”杨玄感怒喝一声,“还不退后!”

  卫士并不买帐:“我等一介武夫,只听殿下号令,至于天子如何号令殿下,那与我等无干。”

  杨玄感拔出佩刀:“看来若不教训教训尔等,真就不知规矩。”

  卫士们刀枪在手,亮出门户,拉出了决斗架势。

  双方就要交手,刘安从门外转入:“杨大人,如此急于出宫,敢问有何贵干哪?”

  “啊,刘公公,入宫侍疾业已十数日,拙妻有病,欲回府探视。”杨玄感回头环视一下,发觉有约二十名东宫卫士围过来,明白动武没有便宜,便将刀送入鞘中。。

  刘安冷眼打量杨玄感,复又冷笑几声:“杨大人这番话若哄小孩子也许有用,咱家可是耳聪目明的,杨大人怕是出宫去传圣旨吧?”

  “哪有什么圣旨?”杨玄感双手一摊,“我这两手空空。”

  刘安逼近杨玄感:“身上夹带,倒也便当。”

  杨玄感一时无言,他在考虑对策。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如今只能用圣旨换取信任了。

  “怎么样,被咱家不幸言中吧。”刘安催逼,“放明白些,快将圣旨交出来。”

  杨玄感叹息一声:“咳,事已至此,我也只能向太子低头了。”他取出圣旨。

  刘安一把抓过,展开辨认,千真万确,果真是圣旨,而且明白无误写着废杨广再立杨勇的文字。刘安犹如吃了定心丸,也为自己立了大功而兴奋:“杨大人,看来你还是识时务的 。”

  “刘公公,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见风转舵乃人之常情。太子业已控制仁寿宫,我何苦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你主动交出圣旨,诚乃聪明之举,否则,就是将你乱刀砍杀,也要抄出圣旨。”

  “刘公公,这明争暗斗已使我心力交瘁,再也不想搅在这漩涡之中了。如今圣旨已交,乞公公网开一面高抬贵手,准在下回家与妻儿团聚,当没齿不忘大恩大德。”

  “你此后当真与世无争?”

  “是非成败,转瞬即空。朝中政事,风波险恶。在下本越国公之子,何不安享富贵呢。”

  “这才是聪明人说的明白话。”刘安想,让杨玄感离开,杨谅便孤掌难鸣,即慨然应允,“杨大人既有此意,咱家成全你,离开这是非之地吧。”

  “多谢公公!”杨玄感深施一礼,迅即出宫。待离开皇宫大门,他掉头直奔汉王府。

  大总管在府内正坐立不安,两天不见汉王传来信息,如今心中无数,挂念着汉王不知是吉是凶?杨玄感突然来到,总管在迎接中等不得到客厅,即边走边问:“杨大人,汉王所谋大事可成?万岁是否驾崩?”

  杨玄感略为解答后反问:“五千人马可曾齐备?”

  “俱已准备停当,只等王爷调遣。”

  “好,立刻出发,兵围仁寿宫。”

  “这,”总管现出不安,“集结几日,不见调用,我以为暂时无事,于今晨解散让他们回家去了。”

  “你,简直混蛋透顶!”杨玄感几乎气疯,“快,立即召集兵马。”

  管家有些不服:“杨大人,你已将圣旨拱手相让,集合队伍又有何用?难道还与杨广兵戎相见不成?”

  “你懂什么?本官那是以退为进,不如此又怎能平安出宫。圣旨虽交,皇上还在,还可再写。只要我兵围仁寿宫,杨广那二百东宫卫士,不过是一碟小菜,杨广还是被废的下场。”

  “奴才明白了,就派家人分头火速召集人马。”管家这才急了。

  此刻,仁寿宫寝殿内,文帝处于完全清醒的状态,宣华、容华都在床前,汉王杨谅在寝殿外间守候。文帝有些焦躁地问宣华夫人:“杨玄感还不曾转回?”

  “万岁,”宣华委婉作答,“杨大人想必就会把杨勇带入宫中。”

  容华夫人也说:“万岁不必焦虑,圣旨已下,大局已定,安心等候就是。”

  “夜长梦多呀!”文帝忧心外露。

  宣华也引发担心:“万岁健在,谁还敢逆旨不成?”

  “知子莫若父,广儿若知被废,只恐不会俯首贴耳地顺从。”文帝默默祷念,“但愿莫要走露风声。”

  寝殿外间的杨谅,也有些坐立不安了,在心中默算着杨玄感的行程。按时间推算,也应该返回了,可为何至今杳无踪影呢?来了!门外响起了脚步声。杨谅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几步迎到门前,却是杨广满面春风走进。杨谅心中大为诧异,杨广他逼奸母妃未遂,理当负罪隐匿,而他竟敢若无其事摇摇摆摆来见父皇,可算是厚颜无耻了。二人一向有隙,如今杨谅更是无话可说,见是杨广,扭头退回。

  岂料,杨广却是一反常态,先打招呼:“王弟,杨玄感在殿外,请你去有话说。”

  “他在殿外?为何不进来?”杨谅未免糊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