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隋炀帝_王占君【完结】(76)

  “我等全系携厚礼等待千岁召见。”

  “看来各位已等候多时?”

  “那是,”富绅叹口气,“据悉千岁正欣赏歌舞,说不准今日能否召见呢。”

  瘦财主有同感:“千岁高兴了,画舫移湖至江,也许一日一夜尽欢舟中。”

  窗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人风尘仆仆从窗下经过,快步直奔后宅院而去。

  富绅流露出羡慕:“这人送礼直入内宅,定是至亲密友,我辈望尘莫及呀。”

  “玉树后庭花”临近尾声,亦到高潮,杨广看得如醉如痴。(奇.书.网)他双眼死死盯住那身穿杏黄色纱衫的领舞宫女,目光恨不能穿透那薄如蝉翼的纱衣。一个身躯突然遮住了他的视线,杨广勃然大怒:“何人竟敢……”他没有骂下去,是风尘仆仆的宇文述站在面前。“哦,原来是宇文先生,快说,报喜还是报忧?”

  宇文述见礼后说:“请千岁摒去闲杂人等,容下官详细禀告。”

  杨广把手一挥:“退下。”

  舞女、乐工都一窝蜂离开,杨广身边仅剩王义一人了:“说吧,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千岁,喜忧参半。”

  杨广依然沉稳:“你先说说这喜。”

  “杨勇太子已废。”

  “好!”杨广高兴得站起来,“宇文先生,此乃天大喜事,快说说经过。”

  宇文述扼要讲述了杨勇被废过程。

  杨广越听越得意:“看来,一切都不出本王所料,杨勇他还是钻入我们的圈套里。”

  “千岁,事情并非完全顺利,尚有隐忧。”

  “忧从何来?”

  “圣上不肯立千岁为太子,当面对娘娘的提议不予理睬。”宇文述加重语气,“最让人头痛的是,圣上秘召李渊,派他微服来扬州,让他来考察千岁的政绩与德操。”

  “派的李渊。”杨广脸上没了笑容,“这厮一向与本王不睦,想来不会说好话的。”

  “千岁,眼下严重的是,你不听下官嘱诫,沉湎歌舞,迷恋酒色,广收贿礼,扰民……”

  杨广有些不悦地抢过话:“本王何曾如你所说。”

  “千岁,须知众口铄金,人言可畏,满城沸沸扬扬传千岁劣行,李渊岂能不知。”

  “本王叫那李渊有来无回!”杨广腾起杀机。

  “此乃下策。”宇文述劝阻,“李渊若在扬州失踪,万岁岂不立刻疑心于你?这太子之位就彻底砸了。”

  “依先生之见呢?”杨广此刻还算虚心。

  宇文述堪称机敏,已有主张在胸:“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李渊已在扬州,何不作个样子给他看看……”宇文述细说了应变之策。

  杨广虽然认为此举不算高明,但也点头认可了:“就依先生,照此办理。”

  一个时辰后,杨广已身在校军场。这里濒临长江,水陆并用。岸上,三千精兵列成方阵,江中,数十艘战船,一字排开。当李渊随十三名送礼的官绅来到时,眼前的情景使他大为疑惑。只见杨广把令旗一挥,在五色旗帜引导下的步军方阵,不时变换着队形。或一字长蛇,或二龙戏珠,或三才五行,或七星八卦。水中战船亦进退有序,攻守快捷。李渊好生纳闷,难道半日来听到的有关杨广的劣迹,都是传闻失实不成?

  操练告一段落,王义引十三名官绅在点将台下拜见杨广,李渊不声不响地混在随从人员中。

  杨广与众官绅相见,极为客气:“承蒙各位专程拜望,本王不胜荣幸,奈何政务繁冗,难以畅叙,各位有何要求尽请直言。”

  江阴县令、富绅、瘦财主等逐一呈上厚礼,说些溢美之词。末了,无非是请杨广关照,或求升迁,或谋官职,不一而足。

  杨广逐一听完陈述,看过厚礼,敛笑正色说:“各位礼品之精巧之贵重,令我这生长在帝王之家者都叹为观止,爱不释手。然本王奉旨镇守扬州,自当谨遵父皇教诲,恪尽职守为国为民,焉敢收受一草一木。各位也许误听传言,本王绝无中饱私囊之举。礼物一律璧还,休怪本王无情无义。至于升迁遴选,国家用人之际,自当择贤能者而仕。只要有一技之长,大隋必不埋没人才,各位好自为之吧。”

  这期间,宇文述一直在暗中密切注视李渊的表情变化,见李渊脸上始终挂着问号,显然仍有疑问。待十三名官绅被打发走后,宇文述决心揭开闷葫芦,装作漫不经意地发现李渊:“哎呀!这不是李大人吗?”

  李渊也正想亮明身份,便走近杨广:“拜见晋王千岁。”

  杨广故作惊讶:“李大人如何来到扬州?又缘何如此打扮?”

  李渊并不急于解释:“千岁适才操演水陆兵马,堪称训练有素,兵强马壮,万岁果然慧眼识珠呀。”

  “李大人此话何意?”杨广更觉李渊来意莫测。

  “千岁,下官是奉旨而来。”李渊有意卖关子,“微服出京,是便于暗中私访啊。”

  “如此说,本王所作所为,已全被李大人访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