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二战潜艇洞库_未知【完结】(7)

  随着德国潜艇战事的日趋不利,出航的潜艇自保尚难,更鲜有英雄凯旋的欢迎仪式了。但对于疲于奔命的潜艇官兵来说,海天间显现出来的那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无疑依旧是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欧洲地区常驻潜艇舰队

  布雷斯特

  布雷斯特是第1潜艇支队的母港,历任指挥官是汉斯?艾克曼(1940年1至10月);汉斯?寇豪斯(1940年11月至1942年2月);海因兹?布克豪斯(1942年2月至1942年7月);威恩?温特(1942年7月至1945年5月)。

  该支队从本土的基尔调到法国之时已经接受了改装,新装备的VII型潜艇代替了原先的II型艇,并装备了几艘更先进的IX型潜艇。一同驻扎在布雷斯特的还有第9潜艇支队。这只在战时才组建起来的部队,主战装备是VII型潜艇,两任指挥官分别是容克?奥斯登(1941年11月至1942年3月);海因里希?莱赫曼-威廉布洛克(1942年3月至1944年8月)。

  布雷斯特更是一批“王牌海狼”的“巢穴”其中最出名的是莱因哈特?舒伦和阿代尔贝特?施耐。舒伦刚出道时在U-48号上担任了望官,后成为U-564号的艇长,取得了击沉18艘,总吨位95000吨的战绩。施耐的U-201号击沉24艘,总吨位89000吨。

  洛里昂

  1940年夏天,第2潜艇支队进驻洛里昂。主要装备了VII和IX型潜艇,该舰队还拥有两艘IA型潜艇。舰队指挥官分别是:威恩?哈特曼(1940年1月至1940年5月);海因兹?费希尔(1940年6月至1940年10月);维克特?舒兹(1940年10月至1943年1月)恩斯特?卡尔斯(1943 年1月至1945年5月)。

  战时组建的第10潜艇支队也驻扎在此地,该支队装备了IX,XB及XIV多型潜艇。指挥官为古特?库恩克(1942年1月至1944年10月)。

  洛里昂在战时可谓众星云集,U-30的福里兹?尤里乌司?来普;U-47的普里恩;U-99的奥托?克里特舍曼;U-100的舍普克以及莱因哈特?哈德根的U-123。前五位的王牌潜艇U-48,U-99,U-103,U-124和U-107都曾到访此地。

  拉帕里斯

  法国沦陷后,第3潜艇支队从基尔港移驻此地,原先装备的老式II型潜艇被新型的VII系列取代。支队历任指挥官有:汉斯-鲁道夫?罗斯林(1941年3月至1941年7月);赫博特?舒尔兹(1941年7月至1942年3月);海茵兹?冯?莱曾(1942年3月至1942年6月);理察德?扎普(1942 年6月至1944年10月)。

  此地前三名的王牌分别是U-333、U-432、U-402。

  圣纳扎尔

  原驻扎在但泽的第6潜艇支队移驻此地,装备VII型潜艇。指挥官分别是:威廉?舒尔兹(1941年9月至1943年10月);卡尔?艾恩曼(1943年10月至1944年8月)。

  战时两艘最著名的潜艇居于此地,它们是海茵里希?莱曼-威廉布洛克的“开心旗鱼”U-96号和艾里希?托普的“红色恶魔”U-552号。

  波尔多

  卡尔斯?舒伦兹(1942年10月至1944年8月)旗下的第12潜艇支队和部分意大利潜艇部队驻扎在此。德国人的主要装备是IX型和XIV系列的潜艇。

  波尔多早期出名是因为这里驻扎有意大利的补给潜艇,随着战事的进展,这里升起了一颗最璀璨的王牌之星——沃尔夫冈?鲁斯。他指挥的U-181号艇共击沉47艘舰船,总计221000吨,鲁斯也因此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加橡叶佩剑钻石勋章。

  特隆赫姆

  第13潜艇支队,驻扎在这个挪威的基地,全部装备VIIC型潜艇,指挥官是鲁尔夫?鲁根伯格(1943年6月至1945年5月)。特隆赫姆也涌现了一批出色的“海狼”。马克斯-马丁?泰切特的U-456号击沉了皇家海军“爱丁堡”号巡洋舰;击沉皇家海军驱逐舰“阿什提”号的U-711号艇长汉斯-古瑟?郎格获得过加橡叶的骑士铁十字勋章;U-968号有击沉三艘战舰的佳绩;保罗?布来撒克的U-737号也战绩不俗。

  卑尔根

  装备了VIIC型潜艇的第11潜艇支队,两任指挥官先后是汉斯?克豪司(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海茵里希?莱曼-威廉布洛克(1945年1月至1945年5月)。

  驻守此地的王牌潜艇是U-1202号,另外大批经验丰富的潜艇官兵在这里接收了新型的XXI型潜艇。

  基尔

  第1、3、5、7潜艇支队的原驻地,战争爆发前各支队只是系留在各自的码头上,并没有洞库给他们使用。随着战争的爆发,这些支队很快便转移到被占领地区新建成的各个洞库中去了。

  威尔赫姆沙文

  该港驻扎有第2、6、22、31潜艇支队,第22和31支队在战争后期进驻。

  皮尔鲁

  位于但泽湾内,是德国众多专供训练舰队驻扎的基地之一。战争期间,德国人基本掌握了波罗的海的制海权,这一地区非常适合缺乏经验的潜艇新手进行训练,该基地常驻单位有:第19、20、21和26潜艇支队。

  哥登霍芬

  位于但泽湾西部,驻有第22、24、25和27潜艇支队,全部是训练部队。

  赫拉

  位于波罗的海,靠近哥登霍芬,作为训练基地,无常驻舰队。

  但泽

  驻扎有第23、24、25潜艇支队,主要任务进行水下鱼雷发射训练,所有支队都是训练部队。

  除以上的基地外,德国人还在其他地方修建了一些基地,以下略。

  太平洋及远东地区基地

  日本加入轴心国后,多次要求纳粹德国提供潜艇,参与印度洋上对盟国的作战,然而,当时德国潜艇在整个大西洋战区力量仍显不足,只得婉言拒绝。但是,随着盟国反潜力量的不断增强,德国潜艇在大西洋战区越来越难有作为,而盟国在远东的反潜力量还很薄弱,于是邓尼兹将眼光逐渐投向远东的黄金水道,他调拨了一批 IX型大型远洋潜艇,由威廉?多米兹挂帅,成立远东作战部,总部设在槟榔屿。并在槟榔屿、新加坡、巴塔维亚以及神户借助日本帝国海军的力量设立德国潜艇的维修及补给基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