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卷:一步与一生请以“一步与一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800字以上片段:杜甫说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流行;事了拂衣去,不留声与名。
这个就证明10步=一人,代表我们的一生。
杜甫的这个理论,是从唯物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生和步伐的关系。
当时他的规定太死板了。
为什么十步才能够杀人?而不是九步呢?我们再来计算下,1千里=50000000米,我们要走多少步呢?所以在杜甫这首诗歌蕴涵了人生与步伐是很漫长的关系。
我们从易经里可以看出,降龙八卦,抗龙有悔,从五行八卦而言,一而二、二而三,三生万物,所以在这个关系上一步与一生不能够形成对等的关系,不知道那个出提的家伙是怎么想的,居然搞这个题目。
看我辩穿肠,老师一见就断肠 ------
乞丐老人一句话,感动天下中国人
有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吃。
后来被他找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
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个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午饭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个旁边闲扯,这是个很慵懒的午后。
在我们要第二盘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
饭店地处繁华地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
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剩饭给一口就成。
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
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小饭馆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
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我那哥们也是浅尝辄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
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
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
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
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
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
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
老人说不用不用。
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老爷子,你参过军?”
“是呀是呀,当了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参加的是哪只部队啊?”
“新四军六师,就是后来的华野六纵。”
“您还记得你们纵队司令是谁吗?”
“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老人语言含糊不清的念叨起来,我和朋友都默然了一个来自乡下的老农显然不会知道这些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历史,这是支我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孟良崮上,张灵甫被这支部队击毙,使该纵队一战成名。
我们给老人夹菜,倒酒,继续我们的话题“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是呀是呀,美国人的飞机厉害呀,我就是在朝鲜受伤后才复员的啊!”
“那您参军年应该是干部了,怎么是复员呢?”
“没有文化啊,当不了干部。”
看见我们狐疑的神色,老人着起急来:“你们两个娃不信吗?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
老人慌慌地在怀里摸出一个包得很仔细的小布包打开来,两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本,一个是复员军人证书,另一个是二等残废军人证书。
老人慢慢卷起左边的裤管,我看见了一条木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现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