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论_[德]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完结】(56)

  第十一章 空间上的兵力集中

  最好的战略是首先在总兵力方面, 然后在决定性的地点上始终保持十分强大的力量。因此除了努力扩充兵员(但这往往不是统而所能决定的) 以外, 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除了为实现迫切的任务必须把兵力调开以外, 任何部队都不应该脱离主力。我们要严格遵守这一准则, 并把它看作是一种可靠的行动指南。至于什么是分割兵力的合理的理由, 我们将会逐步认识清楚的。同时, 我们也会看到, 上述准则并非在每一次战争中都产生同样的效果, 由于目的和手段不同, 它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有些人只是糊里糊涂按照别人的习惯做法把兵力分割和分散了, 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这种现象听来好象难以置信, 但却重复过几百次了。

  如果我们承认集中全部兵力是一个准则, 而任何分散和分割兵力都只是例外, 只是有了充分的根据才是可行的, 那么, 我们不仅可以完全避免那种愚蠢的行动, 而且还可以杜绝某些分割兵力的错误理由。

  第十二章 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我们在这里要谈的概念在实际运用时很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错觉, 所以有必要把某些概念阐述和明确一下, 为此, 我们再来作一次简短的分析。

  战争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力量的碰撞, 从这里自然会得出结论: 较强的一方不但可以抵销对方的力量, 而且还可以迫使对方作反方向的运动。因此, 在战争中根本不容许陆续( 逐次) 发挥力量的作用, 同时使用规定用于一次碰撞的全部力量必须看作是基本法则。

  但是, 只有战争确实象机械碰撞一样, 才会产生上述现象。如果战争是双方力量持续不断地相互抵销的过程, 那么力量的作用当然也就可以陆续发挥了。在战术上就是这样, 这主要是因为火器是一切战术的重要基础, 但也还有其他原因。如果在火力战中以一千人对五百人, 那么双方伤亡的多寡同双方参战人数的多少都有关系。一千人发射的子弹比五百人多一倍, 而一千人被击中的可能性也比五百人被击中的可能性大些( 因为一千人的队形一定比五百人的队形更为密集) 。假定一千人被击中的可能性比五百人大一倍, 那么双方的伤亡就会相同。例如用五百人战斗的一方伤亡二百人, 那么用一千人战斗的一方也同样有二百人伤亡。如果用五百人战斗的一方还有五百人保留在火力范围以外, 那么, 双方都还有八百个可以战斗的人。但是, 其中一方的八百人中有五百人是弹药充足、体力充沛的生力军, 而另一方的八百人却都是队形松散、弹药不足和体力受到削弱的士兵。不过, 仅仅由于一千人比五百人多一倍, 被击中的可能性就大一倍, 这样的假定当然是不正确的。因此, 保留半数兵力的一方也可能在一开始就受到较大的损失, 这是一种不利。同时还必须承认, 在一般情况下, 用一千人战斗的一方一开始就拥有把敌人逐出据点和迫使敌人退却的有利条件。但是, 他以后作战时只有八百名经过战斗而处于松散状态的士兵, 对方却有五百名生力军, 而且参战过的士兵的战斗力被削弱的程度也不会比他严重得很多, 这是对他不利的。至于上述两种有利条件同这一种不利条件能否抵销,这已不是进一步分析所能明确的问题,必须依靠经验来判定。在这里, 凡是稍有战争经验的人, 大概没有一个人不认为, 在一般情况下, 优势在拥有生力军的一方。

  由此可见, 在战斗中使用过大的兵力将会导致多么大的不利。尽管使用优势兵力在最初可能带来很大的利益, 但是在以后却可能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

  不过, 只有当军队秩序混乱、队形松散和体力疲惫时, 换句话说, 当出现每次战斗中都会有的( 胜利的一方也会有的) 危机时, 才有上述危险。因此, 当一方的军队处于削弱状态时, 对方相当数量的生力军的到来就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 当胜利一方的松散状态已经消失, 只剩下胜利带来的精神方面的优势时,对方再投入生力军就不能挽回败局了,相反, 这支生力军也会被卷入失败的旋涡。一支被击败的军队, 是不可能依靠强大的预备队在第二天转败为胜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战术和战略之间的一个+ 分重要的区别的根源。

  战术上的成果, 即在战斗进行中和在战斗结束前取得的成果, 绝大部分是在队形松散和体力疲惫的情况下取得的, 而战略上的成果, 即整体战斗的成果或终局的胜利( 不论是大是小),却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战略上的成果, 是在部分战斗的成果结合成一个独立的整体时才产生的, 这时, 危机已不存在, 军队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损失的只不过是实际被消灭了的那一部分。

  根据这种区别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战术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 而在战略上兵力却只能同时使用。

  在战术上, 如果开始阶段取得的成果不能解决一切, 而必须考虑到下一阶段, 那么, 自然会得出以下结论: 为了取得开始阶段的成果, 只能使用必要的兵力, 而必须把其余的兵力配置在火力战和白刃战的杀伤范围以外, 以便用来对付敌方的生力军, 或者用来战胜已经削弱了的敌人。但在战略上却不是这样。一方面, 如同我们上面指出的那样, 在战略上一旦产生了成果, 就无需担心敌人的反击, 因为随着战略成果的出现, 危机也就不存在了;另一方面, 并不是所有在战略上使用了的兵力都一定会受到削弱。只有在战术上同敌人冲突的那部分兵力, 即参加战斗的那部分兵力, 才会被敌方削弱。也就是说, 只要在战术上不无谓地滥用兵力, 那么被削弱的就只是不得不被削弱的那一部分, 而决不是在战略上参加冲突的全部兵力。在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 某些参加战斗不多甚至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 仅仅由于它们的存在就可以同参加战斗的部队一同起决定性作用。战斗结束后, 这些部队还保持着原来的状态, 就象没有参加战斗的部队一样, 可以用于新的目的。这种用来造成优势的部队对总的成果会有多么大的贡献, 是十分清楚的。而且不难看出, 有了这样的部队, 在战术上参加冲突的那部分兵力的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