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问你们,朱纯臣在入狱之前,有没有跟你们说过什么特别的话,交代过什么事情没有?给没给你们什么东西……。”
那个朱纯臣最为宠爱的小妾突然如梦方醒,扑通一下跪倒在地,道:“罪妇……罪妇有话说……。”
我的心像是被注射了大剂量的兴奋剂,抖声说道:“坐下说话,坐下说话,来人,给她水……。”
“罪妇……罪妇已经有孕在身,恳请皇上能饶过罪妇性命,给朱家留下一点香烟……。”
我被她这几句话说的打回原形,原本以为有什么线索呢!原来是要求生的,真是驴唇不对马嘴,我正懊恼呢!她又接着说了。
“我家老爷曾经交给罪妇一封信,说是让罪妇万不得已的时候保命用,罪妇不知道信上写的究竟是什么东西,不知道是不是皇上需要的……。”
我的心又揪了起来,这一起一落真像是坐过山车啊!迫不及待的问道:“信在哪里?如果真是朕需要的,饶了朱纯臣全家都没问题。”
我看着手里的信,字迹非常潦草,说是信,还不如说是朱纯臣的遗书更合适些,而且肯定是他在入狱之前就写好的,否则字迹不会如此仓促潦草,难道他对自己的命运有某种预感吗?
开头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是交代一些家事,后面一页却笔锋反转,说到了我最希望得到答案的地方。答案是得到了,可我清晰的感觉到,仿佛处身在寒冷的北极,我的心已经凉了,几乎结冰。
乔允升、卢象升等人看着崇祯皇帝苍白的脸色,几个人互相看了看,不知道是什么内容让崇祯皇帝如此失态。
“起驾,回宫。”我将信件揣到怀里,走了几步回头对乔允升道:“将朱纯臣的家眷另行看押,不要放任,但也不要为难他们。”
回到紫禁城,看着日渐破败的宫殿,我的心颤抖了一下,脚下跟着一阵踉跄,险些摔倒。
“陛下小心。”王承恩快步跑过来搀扶住崇祯皇帝,大热的天,他感觉崇祯皇帝身上冰冷,把他吓了一跳。
我看看王承恩,苦笑道:“朕现在知道他为什么又走回老路了,因为人心隔肚皮,确实是找不到比你们更值得他信任的人了,起码在他的心里是如此想的。”我所说的他是指原版的崇祯皇帝,他拔除了魏忠贤一党,最后却不得不又宠信太监,可能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吧!因为在他看来,还是太监更靠近他一些,而我,现在竟然也有了这种感觉,难道这就是历史的必然吗?
王承恩不知道崇祯皇帝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看出崇祯皇帝有些不对劲,一边搀扶一边道:“陛下,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
“眼前就是过不去的坎啊!”我示意王承恩松开我,“如果,朕最信任的人背叛了朕,你说,这个坎能过去吗?”
王承恩的心颤悠了几下,崇祯皇帝的话让他也突然感到很冷,说道:“陛下,朝中的几个大臣,我都有印象,他们是不会背叛陛下的,陛下不要想的太过,那样反而不好。”
“这两年,朕疏忽了很多事情,不是,不是疏忽,而是压根就没筹划到位,才酿成今日的局面,再则,也是朕太天真了,以为有理想,有行动就能成功,岂不知成事的内因和外因同样重要,朕这叫自食其果啊!”我越发觉得是这样。
正文 第一一一章 革命革掉谁的命
王承恩听的云山雾罩,不明白崇祯皇帝是因何而发此言,但是他感觉到事情真的很严重了,否则崇祯皇帝不会如此模样,到底是怎么了呢?“陛下不要妄自菲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总是要解决的,还望陛下振作,大明的江山社稷还需要陛下担当下去呢!”
“江山社稷?朕看还不如做隋炀帝,同样是亡国之君,人家活的那才叫潇洒呢!什么福都享到了,哪像我,没日没夜的像个老黄牛,到头来白忙活一场,遭的都是罪,哪里享福了。”我越想越是这个理,发起了牢骚。
朱纯臣的遗书揭露的是冰山的一角,然而就是这一角,足以让崇祯皇帝丧失原本就不坚强的信心。
这位“崇祯皇帝”的到来,确实改变了历史,使真实的历史越来越偏离属于它的轨迹,然而,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改变了历史,历史也改变了很多人。
拿崇祯皇帝的改革来说,袁崇焕不但没有死,反而受到重用,成为大明帝国北方的军队统帅,卢象升被提前发掘提拔,成为帝国的新星,后金皇太极的实力被数次削弱……不知不觉在培养新的利益集团的过程中树立了一个新兴的利益集团,靠近崇祯皇帝改革思想的利益集团,商人、农民等新兴利益集团得到了实惠,也真正的拥护了崇祯皇帝……。
这些都是好的方面,可是坏的方面绝对不比这少多少,在崇祯皇帝的打压下,大明帝国的内部矛盾前所未有的激烈冲突起来,在崇祯皇帝的强势下,新旧势力的碰撞是无形的,可危害却真实的显现出来,这一过程中,极个别的别有用心的人浑水摸鱼,大发利市,将所得不多的改革成果收归囊中,最为可恨。
在朱纯臣的遗书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徐光启的儿子徐龙星,正史中的徐光启是没有得到重用的很有思想的人才,而在这个历史时空,徐光启却得到了崇祯皇帝毫不怀疑的信任,出任国家的宰辅,荣耀一时无二;正史中的徐龙星是个大孝子,惟父命是从,可这个历史时空中的徐龙星变了,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帝国蛔虫。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