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献策对袁崇焕的看法表示赞同,也还有忧虑,说道:“如果说这一切都是徐龙星搞出来的,那么足以看出徐龙星心计很深,肯定还有后招,我们要往最坏的方向打算了。”
袁崇焕沉思一会,道:“宋先生说的不错,不过内忧外患之下,只能分而治之了,对内,派重兵围剿白莲教中人,对外,鞑子如果胆敢挑衅,一定要予以痛击……。”
宋献策补充道:“另外就是徐龙星本人和其党羽,一定要尽快下达抓捕命令,事情既然已经挑明了,就不能给他们生存的空间,一定要在道义和行动上使他们处于劣势。”宋献策说着,话锋一转,道:“皇上可能不愿意听,但是我觉得乱世必然要用重典,对那些不法之徒一定要从严之罪,株连九族,使后来者不敢越雷池一步。”
我认真的反思过,我的策略有优点,可缺点和短处也不少,这次徐龙星事件给我敲响了警钟,希望这警钟敲的不晚,能给我改过的时间。
袁崇焕对于宋献策所言大开杀戒,不敢认同,之前的反腐运动,三肃运动等等,已经整倒了很大一批人,国家内部积累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便是在关外,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老百姓和商人对崇祯皇帝的政策非常拥护,可那些有点家底,有些功名在身的人,却像是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惧中,对崇祯皇帝的态度如何不问可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大开杀戒,加重刑罚,只怕起到的作用有限,反而会激化矛盾。
“皇上,刑罚有轻重,宋先生说的固然有道理,但是值此多事之秋,笼络和搞好内部团结非常必要,只有那样才会给朝廷营造一个很好的环境,反之,弄的万民埋怨,官吏整日胆战心惊,只怕对朝廷对皇上并无益处。”
宋献策摇头道:“大帅说的话并没有错,但是对此时并无帮助,皇上一贯的政策都是严肃法纪,如果此时一反常态,只会给人以朝令夕改的印象,再说了,徐龙星的作为可以算作叛乱谋逆,他还有那么多党羽,一旦发展壮大起来,威胁就更大了,只有让人们明白,跟徐龙星一起是没有好下场的,才会控制住恶化的局势,不管大帅愿不愿意听,宋某觉得必须要这么做。”
宋献策说完,起身冲崇祯皇帝一低头道:“皇上,请准许献策刚才的提议,皇上刚才也说了,徐龙星在北京安插了许多亲信,很多都是军中的人,一旦他们寻找到机会搞串连,闹腾起来就不是这个场面了……。”
正文 第一二一章 超级减肥秘方
我听了袁崇焕和宋献策的话,权衡了一下利弊,对袁崇焕道:“元素,朕这次不得不听献策的话,有些情况元素并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也会理解朕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
宋献策见崇祯皇帝支持他的建议,马上道:“之前朱纯臣的案子一定要严办,即使不株连九族,也要灭三族,那个杀死朱纯臣的狱卒也要灭九族,另外皇上还要下一道恩赦令,凡是检举揭发徐龙星一党的人,皆有重赏,凡是包庇纵然徐龙星一党的人,一样要灭九族,至于徐龙星本人的亲信家属,一个不留……。”
我点点头,宋献策的话说的很对,可具体操作起来不能太过了,“献策说的不错,可是也要区别对待嘛!朱纯臣的小妾怀孕了,对扯出徐龙星,那个小妾还是有功的,朕也答应过她保全她们母子的安全,朕说话金口玉牙,朱纯臣一家,就饶了她们母子吧!还有徐龙星的父亲徐光启,大明帝国没有徐光启,很多东西都办不了,或者办不好,徐光启对朝廷是有功劳的,对有功劳的人不能做的太绝了,他们父子要区别对待,朕已经让礼部拟了一个追封的折子,打算追封徐光启为国公,赐姓为朱,两位爱卿觉得怎么样?”
袁崇焕对此举双手赞同,朱纯臣的小妾他不熟,但是徐光启的为人他太了解了,完全是为国不为家的人,徐龙星的所作所为跟徐光启铁定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因为徐龙星而将徐光启过往的功劳一笔抹杀,也太让人寒心了,袁崇焕觉得崇祯皇帝这个决定很不错,使臣下都会觉得心里暖和。
宋献策点头道:“皇上说的不错,将徐光启赐姓为朱,也算断了他们父子的情分,旁人也不会说什么……。”
王承恩一溜小跑来到崇祯皇帝面前,上气不接下气,道:“陛下……陛下……辽东急报……。”
听了王承恩这话,再看看王承恩的表情,众人的心弦都绷紧起来。袁崇焕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辽东可是他的心窝子。
我接过急报看了看,眉头不由自主的紧紧拧起来,看过之后交给袁崇焕,道:“鞑子打通了和蒙古诸部的联系通道,广宁危在旦夕,最为主要的是,鞑子手中有很多火器,从制式和威力上看,是我军的武器。”
袁崇焕的心突然一翻,对鞑子作战,除了人数上的优势之外,就是火器上的优势了,如果鞑子也有了相同的火器,那么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他不禁怒道:“鞑子怎么会有精良的火器,是谁给他们的,难道……。”袁崇焕想到了他的部下,难道真的有人卖国求荣?
宋献策看过之后,道:“这笔帐即使不安在徐龙星身上,跟徐龙星也脱不了干系,徐光启是大明火器监的负责人,徐龙星最有机会接触到那些东西,用火器来换取鞑子的策应支持,对徐龙星来说是笔很划算的买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