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弘图点点头道:“皇上,我们还是进船舱里吧!外面实在太冷了。”他跟着崇祯皇帝走进船舱,边走边道:“这次出征的战舰基本上还装备不了蒸汽机,真想看看装有蒸汽机的战船是什么样子啊!”
“那可比现在的战舰速度快多了,装载能力会大幅度提高,也就直接提升了战斗力,朕己经想过了,等朕平定了樱国,定国和罗汝才会师之后,大明帝国的海军将会整体的换装一次,那时候,才是大明帝国扬威世界的时候啊!”
高弘图被崇祯皇帝的话语感染,道:“臣从来没有想过大明帝国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跟臣之前的认识完全的不同了,如果臣这十年没有呆在大明帝国,现在回来肯定会认为到了仙境呢!”
我微微一笑,道:“爱卿此言有奉承之嫌疑啊!朕知道大明帝国确实变化了很多,但是不足之处更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太多了,快速的崛起所产生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没有几十年的时间,大明帝国是消化不了这些变革的。”
“臣只要能一路走来,见证大明帝国的变迁,那就死而无憾,能成为大明帝国中兴的见证人,为帝国的中兴出一份力,臣这辈子值了。”高弘图激动道。
我觉得高弘图说的非常好,能够亲自的参与大明帝国的变革,确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足以不辜负数十年的生命了。
崇祯皇帝一行抵达辽东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随着辽东的和平回归,大明帝国的一些特定产物也都发展到了这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报馆了,在短短的时间内,辽东己经有了六家报馆,而且发行的是女真和汉语两种版本。
每家报纸都用了大版面报道了崇祯皇帝抵达辽东的消息,由此引发了很多讨论,几家报馆的主笔纷纷亲自操刀撰写评论,高度的赞美了崇祯皇帝的辽东之行。
皇太极没有料到崇祯皇帝会到辽东来,而且还要到沈阳来,这让他在意外之余又有些感慨,他觉得崇祯皇帝的个人魅力通过这次的辽东之行完全的放大了,别的暂且不说,普通的八旗子弟肯定会更加的把心贴向朝廷,而这个朝廷指的当然是大明帝国了。
岳托骑着快马来见皇太极,给皇太极送来了一个爆炸的消息,说莽古尔泰的一个家将带着二百多人准备在沈阳刺杀崇祯皇帝。
“不争气的废物,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不切实际的东西,刺杀崇祯皇帝?他是不是活的腻歪了……?”皇太极破口大骂。
岳托迟疑了一下,道:“大……王爷,莽古尔泰的想法我能猜度到一二,他认为王爷还在沈阳,而果仑又是巡抚,一旦制住了崇祯皇帝,那么大金国将会再度崛起……。”岳托本想称呼皇太极为大汗,可是想起皇太极的吩咐,马上改了口。
皇太极叹了口气,道:“岳托,你也见过崇祯皇帝,你觉得崇祯皇帝是一个给别人留有机会的人吗?本……本王不是傻子,大明帝国的政策在辽东施行的时间虽然还不到半年,但是己经把原本抱成一团的八旗子弟分化了,大明帝国的那些政策实在太厉害,就算本王现在反悔,跟着本王的人只怕不到全族的一半啊!”
岳托知道皇太极说的都是实情,能跟着皇太极忠心不二的人越来越少了,普通的八旗子弟的心己经被朝廷的那些政策而束缚住了,平心而论,岳托觉得大明帝国在辽东下了很大的本钱,粗略估计光是花在普通八旗子弟身上的成本就不下三百银元,人心,早就随风而去了,也只有莽古尔泰那样的人才会想着逆天。
皇太极突然正色对岳托说道:“你觉得崇祯皇帝会是宋太祖赵匡撤还是会成为宋太宗赵光义?”
岳托起初没明白皇太极是什么意思,但是略微一想马上明白了这二者的区别,赵匡撤杯酒释兵权,虽然剥夺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但是却让石守信等人性命无优;而宋太宗则在南唐李后主投降后,变着法子的折磨李后主,甚至让小周皇后去跟他睡觉,李后主的下场无疑是十分悲惨的。
“王爷,崇祯皇帝既不是赵匡撤也不是宋太宗,他是一个更有雄才大略的人物,我现在总算明白了周瑜在临死前为什么会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了,王爷也是不世英雄,但是比崇祯皇帝还差了一些,希望我说这些王爷不要责怪。”岳托见皇太极面带微笑,接着道:“崇祯皇帝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迫使王爷投降,这己经说明了他的心中并无阴险念头,是真的不想在辽东动兵戈,只要我们愿意,做个富家翁绝对会一直终老的。”
皇太极哈哈笑道:“岳托说的好,‘既生瑜、何生亮,,本王才算找到贴切形容本王心情的话语呀!你的分析和本王不谋而合,现在马上把果仑找来,将那个败家子收拾掉吧!”
岳托知道皇太极现在虽然贵为辽王,但是真正握有实权的却是以前的大学士,现在的巡抚大人果仑,想要拿住莽古尔泰还得果仑配合才行。
皑皑白雪之上,我披着毛皮大衣眺望着前方的沈阳城。
下船后我走了这一路,分别去了几次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询问了一些情况,所知让我略感欣慰,说明果仑这个巡抚干的还是非常称职的,尤其是过年的时候还给女真族人家里送了很多慰问品和银元,真是深得我的真传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