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屈子传_曹尧德【完结】(119)

  过了许久,屈原欲离开溆浦了,他们一行登上船只,乡亲们都赶到河边来送行,那一群群梅花鹿也依依不舍地来到河边。乡亲们恸哭不止,梅花鹿也眼含热泪昂起长颈嘶鸣,闻者无不撕肝裂胆。

  公元前278年夏历的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罗江殉国。消息传来,溆浦人民无不悲怆号天,泪湿沾襟。自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当地百姓都要在溆水里划龙舟、丢粽子,怀念三闾大夫。屈原曾经住过的小山上,每到这天更深夜静之时,都会传出一阵阵梅花鹿的鸣叫,人们晓得,这些有灵性的梅花鹿又在思念三闾大夫了,于是便命名此山为“鹿鸣山”,还在山上建了一座屈子祠。这是后话。

  离辰溪县城十余里,沅水中有一个江心小岛,名唤木洲。屈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乘坐沅水里的舟船溯流而上,一天傍晚在木洲的码头上靠了岸。多么诱人的江心小岛啊,青山高耸,绿水缠绕,岛上顺山形水势稀稀落落地点缀着三五个村落,远地里望去,简直就是蔚蓝夜空中的一轮皎洁的皓月和数颗星斗,硕大荷叶上的几粒晶莹的明珠。然而虽是晴朗的天空,落日似艳妆少女丰润的面庞,晚霞将沅水染得一带橘红,木洲上却似乎笼罩着无形的阴影。小船搭好跳板,屈原上了码头,放眼望去,河洲上的茅屋一幢挨着一幢,天到这般时候了,却不见有一处炊烟升起。睹此,一向关心百姓疾苦的屈原不禁暗中生疑,为了探个究竟,他迫不及待地走进一幢低矮的茅屋。这哪里是人可居住的家呀,简直就是洞窖穴窟――阴暗,潮湿,酸、臭、臊、霉、腥诸味汇成一股恶作气,呛人口鼻,令人作呕。初进屋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待眼睛慢慢适应了这昏暗的光线,才发现这里的全部家具只有一张破旧不全的矮几。矮几后边坐着一位八旬老翁,他身材高大,但却瘦骨嶙峋,满脸深皱,眍眼,塌鼻,陷嘴,双目无光。周围左右是他的儿孙们,俱都骨瘦如柴,三根青筋挑着个头,一个个没精打采。祖孙三代皆破衣烂衫,叫花子一般。东间躺着一位老妪,病痛与饥饿折磨得她只有一息尚存。西间床上翻滚着一位青年妇女,这是老翁的一位孙媳,其时就要分娩,只见她面无血色,大腹高耸,辗转反侧,声声呻吟,惨厉揪心。床前有一接生婆,正在心急火燎地徘徊无奈。

  正间里一家人席地而坐,霜染须眉、形容枯槁的老人把一只只黑不溜秋的野果分发给他的儿孙。屈原上前躬身施礼道:“老人家,打扰了。”

  老翁闻声欠欠身,大约他已无力起身还礼了。他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半天才说了句:“客人请了。”

  屈原并不嫌弃这里气浊屋脏,走上前去,挨老翁坐下,亲切地说道:“船泊贵处,特来看望您老人家。”

  老翁听了屈原的话,两个眼圈里都汪着混浊的热泪,讷讷不出于口道:“岂敢!岂敢!穷乡僻野,让客人见笑了。”

  老翁见屈原的目光紧紧盯在那黑不溜秋的野果上,急忙解释道:“实不相瞒,只因今年遭了水灾,故而以野果充饥。”

  屈原关切地询问:“该河洲之上家家如此吗?”

  老翁有气无力地叹息道:“唉,家家如此啊。这里已经十多天没有人家动过烟火了。”

  听了老人的话,屈原不由得心内惨伤。他拿起一只野果,只见果皮略皱,黑不溜秋,如同黑炭团一般,自己竟从未见过。他正想问个究竟,老翁的长子已经替父亲诉说开了:

  这野果名叫“火烧柑子”,为雪峰山所独产。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宫御膳房里有一位烧火的丫头,长得聪明伶俐。一天,她误入蟠桃园,心想,御膳房里的师傅、丫头们,整天家烟呛火燎,辛苦流汗,却不曾尝过这蟠桃的味道,便偷偷摘了一篮,分送给大家美美地大饱了口福。不料事情泄露了出去,王母娘娘大发雷霆,欲将烧火丫头贬到下界凡间。烧火丫头对凡间人民的苦难生活略知一二,苦苦要求下凡后变成一株蜜橘,赐福于穷苦百姓。王母娘娘假意应允,却耍了一个花招,把她变成了又黑又酸又涩的火烧柑子,长在雪峰山间,沅水两岸。说也奇怪,今年这里闹水灾,庄稼草木被洪水一扫而光,唯独这火烧柑子枝如铁,干似铜,站立着纹丝不动,照旧开花结果。虽说它又酸又涩,但总可填塞辘辘饥肠,度过荒岁。我们穷苦百姓从心底里感谢那位烧火丫头啊!……

  听了这一席话,屈原的心里万分难过,眼圈不由得红了,湿了。他伸过手去,向老翁也讨了一枚火烧柑子,剥去那黑不溜秋的皮,将柑瓣填到嘴里慢慢咀嚼,啊呀,既酸且苦又涩,弄得他龇牙瞪眼,几度伸长脖颈,也难以下咽。既至咽下了第一口,后边似乎好了许多。他一边吃一边在想,这样苦涩之物,怎么能够充饥果腹呢?倘说青壮年尚可勉强以此活命,那么,东间奄奄待毙的老妪,赖此能活多久?西间痛苦呻吟的产妇,无饭食怎能有力下排婴儿?即使婴儿命大,勉强能够降生,可怜的母亲,又到哪里去弄乳汁喂养?既无以为哺,岂能久活于世。新婴何罪,竟无生存的权力!……可是,谁是造成这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如狼似虎的暴秦,倘无秦之频频侵犯蚕食,楚为维护国土完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荆楚,何以会如此贫穷?是无主见的怀王,倘怀王能纳忠谏,拒谗佞,坚持对内变法改革,对外联齐抗秦,则荆楚早就中兴崛起,令秦望而生畏矣;是顷襄王,倘顷襄王能牢记国仇家恨,借怀王客死于秦之机,率沸腾之怨民奋起抗秦,秦断不会有今日之猖獗;也在自己,都怨自己无能,未能劝谏二王循正道而疾进,竟成了南后、靳尚之流的手下败将,落得如今这般悲惨的结局……屈原这样想着,想着,禁不住老泪滂沱,泪水一滴滴、一串串洒在那火烧柑子上面,惹得老翁及其儿孙们都在陪着挥洒热泪,低矮邋遢的茅屋里一片哭声,茅屋浸泡在泪水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