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屈原史事〕屈原力谏,不可轻信秦之谎言,怀王不听,命其不得参与朝政。
〔屈原作品〕《九章?惜诵》作于本年。
任国瑞案:《惜诵》一篇,大多认为作于怀王朝初谗见蔬之后。王夫之定为迁谪江南后。郭沫若定在顷襄王六、七年以后。蒋骥定在谗人交构、楚王造怒之际,即本年。夏大霖、游国恩、林云铭定为怀王十七年。陆侃如定在怀王二十四年。
二十八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2年,周赧王三年,楚怀王十七年。
〔有关史事〕楚屈??攻秦,秦大败之于丹阳(今豫西丹水之北),俘屈??等将领七十余人,取楚之汉中。楚悉发兵反击,在蓝田(今湖北钟祥西北)大败。韩、魏袭楚至邓(今襄樊北),楚兵惧,自秦归。韩宣王死,在位二十一年。子襄王仓立。孟轲约于本年离齐。孟轲主“性善”,劝齐宣王行仁政,劝滕文公行“井田”,均以迂阔难行,不受采纳。
〔有关屈原史事〕怀王复起用屈原以使于齐,齐楚复交。
〔屈原作品〕《九歌》约集成于本年夏天;一说集成于流浪汉北时。
任国瑞案:《九歌》之名,古亦有之。王逸认为:“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①王逸以后向无异词,但王逸将《九歌》说成是放逐江南时的作品,却遭到了汉代另一位著名学者谷永的反对。谷永说:“楚怀王隆祀祭,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师,而兵挫地削,身辱国危,则原之《九歌》盖为作焉。”“却秦师”,事在本年。
--------
①引自《楚辞章句?九歌序》。
二十九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1年,周赧王四年,楚怀王十八年。
〔有关史事〕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取楚召陵(今河郾城东)。惠文王愿分汉中之半给楚,与楚结盟。楚怀王愿得张仪,不愿得地。仪赴楚,因厚赂靳尚,并得怀王宠姬郑袖进言,得释归。秦惠文王死,在位共二十七年。子武王荡立。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使齐,顾反,张仪已去,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弗及。
三十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10年,周赧王五年,楚怀王十九年。
〔有关史事〕秦武王元年。张仪素为武王所不满,离秦赴魏。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仍事怀王为三闾大夫。怀王悟为张仪所欺,起用屈原为齐使,盖一时权宜之计,故使齐返而仍被疏。
三十一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9年,周赧王六年,楚怀王二十年。
〔有关史事〕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齐宣王欲为纵长,恶楚之与秦合,遣使遗楚王书,怀王犹豫不决,昭睢力谏,遂不合秦而合齐以善韩。
〔有关屈原史事〕屈原不能参与朝政,极可能通过昭睢等大臣敦怀王合齐。
三十二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8年,周赧王七年,楚怀王二十一年。
〔有关史事〕秦武王三年,甘茂取韩宜阳(今河南宜阳西)。
〔有关屈原史事〕居郢都,设坛教学。
三十三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7年,周赧王八年,楚怀王二十二年。
〔有关史事〕秦武王四年,攻韩,渡河,取北岸的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武王好勇,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折足死。异母弟昭王(昭襄王)稷立。昭王母楚人,号宣太后。以太后弟魏冉为将军。将军为官名,始见于此。赵武灵王十九年,攻中山至房子。令胡服骑射,得大臣肥义之支持。
〔有关屈原史事〕居郢都办教育。
三十四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6年,周赧王九年,楚怀王二十三年。
〔有关史事〕秦昭王元年,楚攻韩,秦甘茂救韩,楚兵退去。秦以武遂还韩。樗里疾、甘茂攻魏皮氏,未下。甘茂闻朝臣谗己,逃往齐国。樗里疾与魏议和而退。赵武灵王二十年,攻中山至宁葭(今河北石家庄西北),攻略胡地至榆中(今河套东北部)。
〔有关屈原史事〕居郢都。
三十五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5年,周赧王十年,楚怀王二十四年。
〔有关史事〕楚背齐合秦,秦昭王初立,厚赂于楚,楚往迎妇。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中山献四邑而和。秦昭王二年,武王弟庶长壮谋争位,魏冉平乱,杀庶长壮与大臣、贵族多人,冉从此威震秦国。
〔有关屈原史事〕居郢都。
三十六岁:
〔历史纪年〕公元前304年,周赧王十一年,楚怀王二十五年。
〔有关史事〕秦、楚之君会于黄棘(今河南南阳南),秦以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还楚。
〔有关屈原史事〕是年屈原流浪汉北。秦楚复合,与屈原谋划相反,而奸人必有谗言害之,避地汉北,当有不得已之情在,故《抽思》有欲归不得之意。
〔屈原作品〕《九章?抽思》作于本年。
任国瑞案:多数研究者认为屈原在怀王朝汉北时作《抽思》。蒋骥定为怀王十八年。夏大霖定为怀王二十四年。游国恩所定与夏同。林云铭定为怀王二十六年。屈复与林同。汪瑗定为顷襄王二十一年。郭沫若定为顷襄王二十年。饶宗颐定为怀王入秦以后。姜亮夫定为怀王二十六年。“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说明是刚到汉北时作的。从全篇内容看,与史实和《列传》也正相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