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帝的~~~狐~~狸~~~精~~应应~~inginginging~~”吴广在野外喊了一宿,过足了配音的瘾,直到开始有真的狐狸跑来围攻他,这才青着眼圈,浑身是蚊子包地回来了。
士卒们次日清早纷纷传说:“陈屯长要被上帝挑出来当王了!”一边说,一边用眼睛指着屯长办公室的方向。
潇水曰:从黄帝时代起,三千年来统治中国的都是血统高贵的大家族:夏王大禹的老爹鲧原本是高级干部,鲧家族是华夏的贵胄。商汤是商诸侯之长,祖先一直是商族领袖,甚至最早是尧舜时代的高级干部。周文王、周武王也是方国领袖,祖先是赫赫知名的后稷等人。秦皇帝的祖先,也是夏商时代的贵族或诸侯领袖——总之都是蛮有地位的贵族,大家族子弟。而陈胜以为凭着自己一个匹夫的实力也可以称王称霸,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叛逆,非常有创意的。
普通民众,没有知名的祖先而能称王称霸,还没有先例。你必须有个好祖先才行,当时的人都崇拜祖先,因此对陈胜不能苟同。后来的大贤人张耳、陈余,都是建议陈胜立六国贵族的后人为王,而不要自立为王,因为陈胜没有好祖先。这不是张耳、陈余有偏见,而是他俩分析了人们的偏见而发出的建议。范曾(?)也是如此,他在向项羽分析陈述陈胜失败的原因时也说:陈胜不应该自立为王,而应该立六国贵族之后,这样才会有人响应。因为,陈胜是个匹夫,不配当王,人们不服,人民不习惯。当时人只迷信祖先,迷信有着高贵祖先的六国贵族之后,他们可以为王。匹夫不可为王!
王的儿子永远是王,贼的儿子永远是贼,匹夫的儿子永远是匹夫,贵族的儿子永远是贵族。
没有傲人的祖宗,休想当王!
陈胜很讨厌这种相传久远的祖先崇拜观念,他后来喊的“王候将相,宁有种忽”,就是反对贵族的祖先崇拜的。他说,我没有高贵的贵族祖宗,但我想以一个匹夫而称王,难道王是有“种”的吗?他的要求,是盘古开天以来的第一例。但是,人民不服啊,你没有高贵的祖宗,就是不行!
(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朱元璋以一个农民、和尚的低贱背景而当了皇帝,至今人们仍有些看不起、不服气他呢!是吧。呵呵。)
于是陈胜想,虽然我没有可以傲人的祖宗,但是我可以借助天命啊。他的“鱼腹藏书”、“狐狸夜语”,也就是编造了一个天意,用天命弥补他祖先的不足,让天和上帝发言帮他拉选票。
陈胜以自己的天命理论,终于弥补了祖先的不足,甚至想击破天子的祖先崇拜理论,取得了造反的理论依据。
而那个捕鱼的水湾后来被称为“鱼腹丹书湾”,在安徽宿州地区,是个人造景点。而“篝火狐鸣祠”则在附近,欢迎有空大家去宿州参观这些假景点儿。
顺便说一句,陈胜要求以匹夫而称王,也不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墨子也是讲“尚贤”的,只要你有本事,一样可以平民而跃居要津。为此,他不惜编造了尧舜禹的“禅让”故事。
自打陈胜、刘邦这些匹夫相继称王以后,中国的历史,从此也走向了一个新的天地。贵族大家族统治的时代——我所谓青铜时代(夏商周秦),从此也就彻底结束了。
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 戍卒叫、函谷举
5
--------------------------------------------------------------------------------
现在我们说说今天要死的两位苦主:将尉。我们知道,打仗的时候,各郡县都要出兵,由县尉带兵。县尉在秦朝是仅次于县令的第二把手,专管军事,俸禄为二百石至四百石左右,高于屯长二百石。
四百石是个什么概念呢?所谓四百石,其实是年薪。每石等于多少斤呢,每石等于120斤,相当于一个大学生体重,正好够廉颇先生那种饭量的人吃十顿(廉颇一顿吃一斗,即十分之一石)。
所以,四百石的年谷,够廉颇吃五年。鉴于带队的这县尉肯定比廉颇饭量小,所以应该能吃上十年。但是若他家有十口人的话,则又只够吃一年的了。
这一年全家人总是拼命塞小米吃,肚子和嘴巴恐怕也不会太爽,还想吃肉怎么办啊?秦皇帝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俸禄中的一半是折合成钱币来发给他,使得他可以买肉吃,富余的钱还可以去泡脚、松骨什么的。但是他一泡脚松骨,老婆孩子的米肉就得减量。总之,四百石的米俸,刚好够养活一家人,
如果他不出去泡脚的话。
而郡守(相当于省长)的俸禄通常是两千石,看来也并不富裕,但泡脚或稍可以了。而位列三公——如李斯这样的级别,则是一万石,这是最顶尖的级别了,可以泡很多脚。
是凡县尉(四百石)出去带兵了,就改叫将尉。这次带队的将尉有两个,分别叫做将尉A和将尉B。但我估计这哥俩平时并不呆在大泽乡军屯,否则陈胜吴广在那里闹鬼,士卒们都知道,他不会耳目比士卒还钝。如果他俩平时不在军屯的话,那么在军屯的栅栏里,陈胜吴广就最大。而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都是他俩的fans。
这天中午,将尉从县里赶来了,找陈胜、吴广他们喝酒,准备饱餐一顿之后,择日拔营启程北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