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_潇水【完结】(18)

  如果项燕得知,周文得出东边吉利的结论的依据,也许就是因为太阳在东边,所以东边吉利,那真要活活把项燕气死了。

  鉴于周文有这么不平凡的经历,陈胜当即就拜他为将军,派他率领西A方面军,向西直逼函谷关。而吴广监领的西B方面军,也顺着豫西走廊往函谷关方向冲击。两伙人马似乎要比赛争功似的。但是吴广是个死心眼儿,不太懂军事,非西进的路上,要在停在荥阳城这样的百年老墙下面督军攻坚,一连拖了几个月都毫无进展,把他属下的将官们气得半死。

  但是,吴广在荥阳等坚城下消耗,客观上为周文创造了机遇,可以避免荥阳等重要据点的秦军跑出来牵制周文军的西行。

  周文遂摆脱了秦主力的干扰,一路避实就虚,批隙导窾,于空隙无遏处用刀,不但没有太大消耗,反倒队伍越滚越大,抵达陕西东大门函谷关的时候,麾下竟已有士卒数十万,战车一千乘!经过一番史实失录的残酷战斗,周文竟一举攻克函谷关,长驱直蹈,直趋咸阳,一直打到了距离咸阳城仅仅几十公里的骊山脚下。周文带着墨镜,铺展在他身后,数十万大军和迤逦上千辆战车,猎猎的旌旗遮住了陕西一半天的阳光。数百年未见的巨大恐慌,笼罩着秦二世的朝廷!

  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 戍卒叫、函谷举

  9

  --------------------------------------------------------------------------------

  秦二世采用不光彩的手段刚刚继位的时候,天下的形势尚是可以收拾的。汉朝人贾谊说:秦二世初立的时候,嗷嗷待哺的老百姓们,是容易安慰和胡弄的。老百姓已经被老秦(始皇帝)使唤得半死不活,疲敝不堪,家家户户被刮得饥寒交迫。这样的饿者只要给他点糟糠吃;寒者给他个军大衣,他们就会非常知足了,就会对你这新政府,感恩戴德,舞蹈讴歌,大加颂扬的。

  但是,秦二世似乎连这个胡弄老百姓的一点儿假仁假义都不肯施行。小伙子秦二世这年21岁,非常有个性,他坚持两个“凡是”:凡是我爹搞的项目都不许停,凡是我爹用的人材都必须杀。终于使秦政权失去了最后转机的契机。

  我们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秦二世自亲政以后,对老爹秦始皇时代的文吏武将都摒弃不用,而是着意培植新人,办法是迅速提拔他们,使他们感恩戴德地效忠于我,我也就从此倚赖他们,我的执掌也就完成了(为政的道理说白了也就这么简单)。所以,文官里边提拔了赵高,武的就是后来的章邯、王离等辈。而蒙氏兄弟、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这些秦始皇时代的“累世名贵”大臣,都陆续被秦二世逼死或灭族了,而且从赵高和秦二世对话的口风上看,被杀的朝廷大臣还不止这些。

  注:赵高:“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因为据《史记》上说,秦二世继位初期,朝中大臣不服,地方官吏尚强——他们大约嫌秦二世名不正、言不顺、能力不突出、功绩约为零吧,所以不服)。所以必须杀一杀,以免秦二世沦落为窗边族。

  清洗朝堂的同时,他们又打了各郡县大吏的主意。

  赵高就此进言说:“天下各郡各县的第一第二把手,你认为‘不可’的(意思是感觉不跟您一条心的),应该赶紧找些罪名,把他们都干掉。然后把一些低贱的人提拔起来,远在地方上的人弄到中央要职,穷的赐予他富贵,这样,他们感恩戴德,您就有了一帮铁杆追随者,从而皇位牢不可破了。”

  秦二世对这个地方人事大换血的主意拍手称善。于是像他老爹那样巡行了一次天下,一边走一边诛杀大臣,

  注:《史记》:“乃行诛大臣。”“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杀掉您认为不行的,不跟您一条心的。

  简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地方大吏(郡县第一第二把手)们在秦二世这次杀人之旅中纷纷掉了脑袋,来不及联合起来谋求对策,就已被各个击破,脑袋下岗。整个过程秦二世显得非常决绝和迅猛。而且为了斩草除根,赵高建议他不惜采取连坐、灭族的办法。

  这些被干掉的可怜家伙,应该有很多忠贞守职、作风清正、干练有力之辈,想平白给他们捏造个罪名还真不容易。于是赵高说:“我们可以修改法令啊,把法网变得细密,条律变得苛刻,这样就好寻这些地方大吏的过失了。实在不行就实施连坐,比如,只要有一个小吏犯事被抓(比如他偷了仓库里一把扫帚),通过诛连,就可以把最大的县长给法办了。同样的办法也可以适用于郡守。”这大约就是现代话所说的“整人”吧。于是赵高成了整人家的祖宗。

  这一方面见出了赵高的阴狠毒辣,一方面也可见那些掉脑袋的朝廷大臣和地方郡县长官们往往都是正路直行,少有瑕疵,否则当不必如此苦心费力罗织罪名方能扳倒他们。秦王朝卸掉这些人的脑袋,算是自毁长城。原本高效运转的法家政府的中坚力量,纷纷进了地府。

  人都杀光了,事总得有人干啊。换上去的顶替者如果都是人才,那也还好。秦二世趁巡游的机会,对地方大吏迅速洗牌,更易地方大员,前后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其中多半还是在路上。我们有理由怀疑,如此仓促之间,秦二世能捕捉到几个称职的人才换上去呢,很值得怀疑。秦二世换上去的,都是他的亲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